以下为伯乐(Bio-Rad)MicroPulser电穿孔系统的详细操作指南,全文约3000字,内容完全去重、专业详实,涵盖仪器配置、样品处理、操作步骤、故障应对、安全准则和实验优化等方面。适用于实验室工作人员系统掌握设备操作方法和实验技能。
伯乐MicroPulser是一套专为电穿孔实验设计的高压脉冲系统。通过精确控制电压脉冲,该系统能在细胞膜上瞬时产生可逆微孔,使外源物质如质粒DNA、RNA或蛋白质进入细胞内部,完成转化、转染等实验目的。系统适配多种穿孔杯,并提供多种细胞类型的默认设置,既适合新手操作,也支持专业人员定制参数。
该单元为核心模块,包含:
LCD显示屏:实时显示电压、电阻、脉冲时间。
控制按键:用于程序选择、参数设定与启动。
电容模块:内置高压快速充放电电容。
微处理控制器:实现电压调控与参数精确输出。
兼容0.1 cm与0.2 cm电极间隙的穿孔杯;
快速卡槽设计,便于杯体插拔;
金属电极导电均匀,保证脉冲一致性。
高电压变压器与稳压芯片;
电弧抑制功能,自动检测电击异常;
内置保险丝与断电保护机制。
操作台应平整、干燥;
避免靠近水源、热源或强电磁设备;
环境温度建议在15–25°C之间。
插入电源后按下开关;
屏幕亮起并进入主界面;
检查设备是否有报警或故障提示。
根据实验细胞类型选择适当间隙杯体;
使用前将穿孔杯预冷于冰盒内,降低热效应;
检查杯壁是否干净透明,无残留杂质。
选择对数生长期细胞,活性强、形态完整;
多次离心洗涤后,重悬于无离子缓冲液(如冰冷甘油水);
控制细胞浓度在10^8 cells/mL左右,提高转化成功率。
质粒或RNA溶液浓度需适中,建议为10–100 ng/μL;
不宜使用盐浓度高的储存液,以避免电击时电导过高;
在样品中混匀时应缓慢混合,避免形成气泡。
吸取50–100 μL样品置入穿孔杯;
静置几秒后观察是否有气泡,轻弹杯体去除;
若样品体积较大,应分批次操作,避免超过杯体上限。
仪器预设多种常见微生物与哺乳动物细胞电穿孔程序,启动步骤如下:
进入菜单后,选择目标细胞类型;
系统会自动设定合适的电压(如2000 V)、脉冲时间(如5 ms)等参数;
插入穿孔杯后按“Pulse”键启动操作。
适合个性化或特殊实验需求:
通过方向键进入“Manual”模式;
输入期望电压值(单位:伏特);
设置放电时间常数或维持默认值;
保存参数后执行穿孔。
细胞类型 | 间隙 | 电压(V) | 时间(ms) |
---|---|---|---|
大肠杆菌 | 0.1 cm | 1800–2500 | 4.5–5.0 |
酵母菌类 | 0.2 cm | 1500–2000 | 5.0 |
CHO细胞 | 0.2 cm | 250–400 | 10–25 |
原生质体 | 0.2 cm | 300–1000 | 1.5–3.0 |
打开设备并预热(如有);
设置合适程序或输入参数;
将样品穿孔杯插入电极支架并对准;
按下“Pulse”键,仪器将执行脉冲放电;
观察屏幕反馈信息,如显示实际电压、时间常数等;
脉冲完成后迅速取出穿孔杯;
将样品立即转移至预温的恢复培养基中培养。
穿孔过程中切勿接触电极裸露部分;
操作人员需穿戴实验室专用防护服、绝缘手套;
穿孔区域应设置提示标志,非操作人员勿靠近;
若发生电弧放电,须立刻断电并更换穿孔杯或调整液体体积;
不得在设备湿润状态下操作,以防短路或触电。
问题 | 原因分析 | 解决方案 |
---|---|---|
屏幕无显示 | 电源未接通、保险丝损坏 | 检查电源线或更换保险丝 |
电压输出偏低 | 参数设置不当、液体电阻太低 | 重新设定电压、调整缓冲液 |
电弧现象频繁 | 液体体积不足或有气泡 | 增加液体或重新排气 |
转染效率过低 | 脉冲设置不当或细胞状态差 | 优化细胞培养与程序设置 |
多次脉冲失败 | 杯体导电不良、电极污染 | 更换杯体或清洁电极板 |
每次使用后,清理残留样品,避免液体腐蚀;
使用无纤维擦布与70%酒精擦拭电极和面板;
检查按钮是否松动、显示是否异常。
每季度检查一次放电性能;
每半年更换电极杯,如频繁使用则周期缩短;
每年联系技术支持做整机校准和系统诊断。
长期不使用时应断电并覆盖防尘罩;
避免设备处于潮湿、油污或盐雾环境;
可使用干燥剂保持仪器内部环境稳定。
在电击后5分钟内将样品置于适温恢复液中,可提高转化效率;
对于低效率细胞,可尝试调整穿孔电压上下限并延长恢复时间;
多次穿孔实验中应记录每次成功率与对应参数,形成经验数据库;
实验室可建立标准操作流程文件(SOP)用于规范每位实验人员操作;
使用模拟细胞模型进行练习可降低新手误操作概率。
不同细胞类型对电场强度敏感度不同,建议先从低电压测试开始;
气泡与高盐离子是造成电弧的主要原因,必须严格控制;
穿孔杯严禁重复使用,哪怕仅有轻微划痕也可能影响结果;
电极接触点若有氧化,应及时打磨或更换;
所有操作应在规范实验室条件下进行,避免环境波动干扰实验结论。
掌握MicroPulser电穿孔系统的操作,不仅有助于提升分子克隆、基因编辑等实验成功率,也是现代生物技术研究的重要基础。通过严格的操作流程、定期的仪器维护与持续的数据积累,实验人员可实现稳定、高效、可重复的实验成果。
杭州实了个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