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乐(Bio-Rad)电转仪是一种专业用于蛋白质转膜的实验设备,广泛应用于Western Blot实验中,将SDS-PAGE分离的蛋白从凝胶转移到膜上(如PVDF或NC膜),为后续抗体杂交检测做准备。该仪器依靠电场作用完成蛋白迁移,可实现高效、清晰的蛋白条带转移。
伯乐电转系统根据应用场景分为多个版本,包括传统湿转系统(如Mini Trans-Blot® Cell)和快速转膜系统(如Trans-Blot® Turbo™),满足不同用户在转膜速度、精度、通量和操作便捷性上的需求。
主机电源模块:设定电压、电流和运行时间,带有液晶显示。
转膜模块:包括电极板、支撑夹层、转膜卡夹、冷却系统等。
电极接口和导线:红黑两极对应阳极和阴极。
转膜耗材:
聚丙烯酰胺凝胶;
膜(PVDF或NC);
滤纸(Whatman);
转膜缓冲液。
当电流通过转膜夹层时,蛋白质在电场作用下从凝胶迁移到膜上(阴极→阳极方向)。转移过程保持蛋白构象稳定,且尽量避免蛋白扩散或降解。成功转膜的关键是:
合理设置电压、电流;
确保夹层结构无气泡;
缓冲液电导性适中、温度控制良好。
凝胶处理:
电泳完成后取出凝胶,切除泳道不需要区域;
剪裁至合适尺寸,保留蛋白条带区域。
膜处理:
NC膜可直接使用;
PVDF膜需用甲醇活化1分钟后转入水→缓冲液中平衡;
剪裁大小略大于凝胶,确保完全覆盖。
缓冲液配制:
常用Tris-Glycine缓冲液,含20%甲醇;
配好后低温保存,使用时冷却至4°C。
滤纸和垫层准备:
滤纸和海绵垫剪裁与凝胶大小一致;
浸泡在冷缓冲液中至少5分钟,充分润湿。
装配顺序如下(自下而上):
黑色电极(阴极)侧:
海绵垫
滤纸
凝胶
膜(PVDF/NC)
滤纸
海绵垫
每层铺放后,用玻棒轻轻滚压去除气泡,尤其是凝胶-膜之间。
固定夹具夹紧后插入电泳槽,保证方向正确:
黑色(阴极)连接凝胶面;
红色(阳极)连接膜面;
电流方向为“黑进红出”。
根据蛋白大小和胶厚度设置不同参数:
条件 | 电压(V) | 时间(h) | 推荐类型 |
---|---|---|---|
小分子蛋白 | 100 | 1 | 快速转膜 |
中分子蛋白 | 100 | 1.5 | 标准转膜 |
大分子蛋白 | 70 | 2–3 | 长时低压转膜 |
温馨提示:电流不应超过350 mA,确保缓冲液不升温过快。
启动电源,监控电压、电流及温度。
完成后关闭电源,取出膜并进行短暂染色(如Ponceau S)确认蛋白转移效果。
用纯水冲洗去除染色剂,晾干或封闭,准备后续抗体孵育步骤。
该型号主打5–10分钟快速转膜,可大幅提高效率,适合高通量或紧急实验需求。
使用专用Turbo转膜包(包括预制凝胶-膜夹层);
插入电转模块后,主机自动识别程序;
启动后自动完成电压调节与运行;
转膜完成后立即可用于免疫检测。
PVDF膜:
机械强度高、蛋白结合能力强;
需甲醇预处理;
适合后续长期保存或剥离。
NC膜:
操作简便,价格低;
容易脆裂、不适合高温剥离。
膜与凝胶必须紧密贴合;
转膜前去除所有气泡;
缓冲液要充分预冷,防止蛋白变性。
可将膜朝电场方向略倾斜放置,促进定向迁移;
对大分子蛋白使用SDS加入转膜缓冲液,增强释放;
多重转膜实验需更换新膜避免污染。
问题现象 | 可能原因 | 建议对策 |
---|---|---|
条带无信号 | 蛋白未转出 / 膜装反 / 转膜不足 | 检查方向 / 延长时间 |
条带弥散 | 转膜电压过高 / 热积聚 | 降低电压 / 冷却缓冲液 |
泡痕干扰 | 膜与凝胶间有气泡 | 重装夹层 / 滚去气泡 |
条带偏移 | 夹层不均匀 / 滤纸厚薄不一 | 使用一致滤纸 / 调整压力 |
电流过高 | 液面过高 / 漏液 | 控制缓冲液体积 / 检查夹紧 |
使用后及时清洗电泳槽和电极板;
定期擦拭主机外壳,保持通风干燥;
存储时将电源线和电极线松弛收好;
若长期不使用,应断电保存,防止电容老化。
将膜分段与两个凝胶结合,用于同批样本不同抗体染色,提高效率。
转膜后预染蛋白或Ponceau S染色可提前判断条带对应泳道,减少后期误识。
利用蛋白标准曲线与膜图像系统联用,实现半定量分析。
伯乐电转仪以其精密性、兼容性与高稳定性在蛋白转膜实验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标准操作流程、合理参数设置与细致日常维护,实验人员可以获得高质量、重复性强的转膜结果。
杭州实了个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