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穿孔(Electroporation)是一种利用高强度电脉冲短暂破坏细胞膜结构,形成可逆性纳米孔隙,使外源分子(如DNA、RNA、蛋白、多肽等)进入细胞内的物理转染手段。这一非病毒转染方式因其操作简便、普适性强、生物安全性高,被广泛应用于分子生物学、细胞工程、基因治疗、疫苗开发及合成生物学等多个前沿科研领域。
该技术通常借助电穿孔仪器完成,在高电压、短脉冲的驱动下诱导细胞膜电位瞬时升高,使双脂层结构发生位移,从而在膜表面形成暂时性孔洞。电场解除后,细胞膜可部分恢复原貌,而外源物质则在此间隙内顺利进入胞质或细胞核中完成转染。
Bio-Rad作为全球生命科学技术的引领者,在电穿孔领域拥有完备的产品体系和技术积淀。其电穿孔平台主要涵盖以下三个系列:
这是Bio-Rad的旗舰级电穿孔平台,具备指数衰减波(Exponential Decay)与方波(Square Wave)双模式,适配细菌、酵母、哺乳动物细胞、植物原生质体等多种细胞类型。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用户可根据实验需求灵活组合主机、电容扩展模块和脉冲控制模块。
这是一款便捷型设备,主要适用于微生物如大肠杆菌、乳酸菌、酵母等的DNA转化。该设备以其简单的界面和内置预设程序,大幅降低新手实验门槛,是教学实验室和常规分子克隆工作中的理想选择。
为配合电穿孔平台,Bio-Rad设计了不同间隙规格的比色皿(0.1、0.2、0.4 cm),适配不同体积与电阻需求,兼具高通透性、低电弧率与化学稳定性。
Bio-Rad系统支持从10V至3000V的宽电压调节范围,同时具备多种电容设置,确保用户可以根据细胞类型、实验条件灵活调节穿孔强度与时间。参数重复性高,确保结果可再现。
双模式波形支持:指数衰减波适合微生物与植物原生质体,方波更适于哺乳动物细胞,尤其是难转染的免疫细胞。波形特性直接影响转染效率与细胞生存率,Bio-Rad为用户提供波形选择自由度。
主机可拓展配件模块,如电容增强器或方波控制器。该设计支持实验从基础研究向高端个性化应用拓展,避免硬件重复投入,适合不断进阶的科研团队。
系统配备图形化LCD显示、用户友好菜单与参数存储功能。部分型号支持一键选择预设细胞程序,使操作过程更快速高效,减少人工误差。
从原核到真核、从固态到悬浮培养、从培养细胞到原代细胞,Bio-Rad系统均提供推荐参数模板与验证方案,是涵盖最广泛细胞类型的电穿孔平台之一。
通过电穿孔导入质粒DNA、线性片段或CRISPR组件,实现基因功能验证、敲除或敲入,尤其适用于病毒不易感染的细胞类型,如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干细胞等。
在疫苗研发中,电穿孔促进抗原基因在组织细胞中高效表达,提升免疫应答强度。用于体内转染时,可实现肌肉注射位点的基因表达增强。
利用电穿孔转化表达载体至大肠杆菌、酵母、乳酸菌等细菌宿主,是重组蛋白生产与发酵工程的基础环节。
植物原生质体可通过电穿孔导入目标基因,常用于农作物转基因育种、遗传修饰与代谢通路改造研究。
电穿孔支持大尺寸DNA回路、代谢元件、RNA系统导入,是细胞工厂、智能细胞设计等合成生物学工程中的基础模块。
电场强度(V/cm) = 电压 ÷ 比色皿间隙。不同细胞类型对应最优电场强度区间,需根据细胞膜通透性与耐受能力合理调整。
0.1 cm 比色皿:适合高电压需求(>1500 V)
0.2 cm 比色皿:适用于微生物转化(800–1200 V)
0.4 cm 比色皿:常用于哺乳动物细胞(200–500 V)
哺乳动物细胞宜采用短脉冲(0.05–2 ms),避免电致死亡;微生物则可承受更长脉冲。部分细胞可使用双脉冲提升导入效率。
选择低离子强度、高渗缓冲液(如Cytomix、Opti-MEM、纯PBS)以降低电导,避免电弧发生。同时避免EDTA等金属螯合剂残留影响细胞存活。
高纯质粒可提高导入效率,避免电弧风险。质粒浓度一般为1–10 µg/10⁶细胞,RNA浓度可适当提高。
电穿孔完成后,细胞应立即转移至温热的复苏培养基中静置数小时,避免机械扰动,并延后药筛或检测以提升转染效率。
细胞类型 | 推荐设备 | 波形 | 电压范围 | 比色皿推荐 | 特点备注 |
---|---|---|---|---|---|
大肠杆菌 | MicroPulser | 衰减波 | 1200–2000 V | 0.1–0.2 cm | 成功率高 |
酿酒酵母 | Gene Pulser Xcell | 衰减波 | 1000–1500 V | 0.2 cm | 耐压性强 |
CHO细胞 | Gene Pulser Xcell+PC | 方波 | 250–450 V | 0.4 cm | 存活率优 |
原代神经元 | Gene Pulser Xcell+PC | 方波 | 200–350 V | 0.4 cm | 操作需温和 |
原生质体(烟草) | Gene Pulser Xcell | 衰减波 | 250–800 V | 0.2 cm | 易碎,应冷却 |
随着单细胞组学、空间转录组、mRNA疫苗和精准基因治疗等技术迅速发展,电穿孔作为核心转染手段也在向智能化、微量化和高通量方向演化。集成微流控电穿孔芯片、基于AI参数优化的自动穿孔平台将成为下一代设备的发展方向。
Bio-Rad亦正推进电穿孔系统与高通量分析设备、生物反应器和组织工程平台的协同发展,助力科研人员打通从单细胞导入到表达筛选、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应用的完整路径。
电穿孔是一项强大、灵活、普适的转染技术,Bio-Rad通过提供完整电穿孔解决方案,构建起从常规实验室应用到高端科研开发的全栈式平台。在精准参数控制、波形多样性、设备扩展性与操作安全性方面均保持领先优势。无论是分子克隆、基因编辑、疫苗递送,还是合成回路构建,Bio-Rad电穿孔系统均可为科研人员提供稳定可靠的技术支撑。
杭州实了个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