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roPulser 是伯乐推出的一款小型化电穿孔系统,专门为日常微生物转化实验而设计。其核心功能是提供可调范围广、脉冲精准且操作便捷的电击参数,使研究者能够轻松完成对细菌、酵母、藻类等细胞的质粒或DNA导入实验。该设备集成了简洁的控制系统、内置程序和高效电容放电机制,是教学科研单位理想的电穿孔解决方案之一。
该型号 1652100 是其标准版本,支持多规格穿孔比色皿,具备预设程序和自定义电压调节功能。它特别适合需要快速转化、空间受限、或实验批量频次较高的实验室环境。
项目 | 参数 |
---|---|
电压范围 | 100 V 至 3000 V |
输出波形 | 单次指数衰减波 |
固定电容 | 25 μF |
内部电阻 | 200 Ω |
时间常数 | 依样品阻抗自动决定(0.5 – 25 毫秒) |
显示 | LCD 显示电压与时间常数 |
输入电源 | 100–240 V AC,50/60 Hz |
比色皿兼容 | 0.1 cm、0.2 cm、0.4 cm 间隙规格 |
预设程序 | 多种微生物推荐参数,另支持用户自定义 |
尺寸 | 20.3 × 23.5 × 9.5 cm |
重量 | 2.4 kg |
MicroPulser 采用一体化金属结构,主机包含变压模块、电容电路、阻抗匹配器及微处理控制系统。外壳紧凑坚固,具备抗干扰、防静电与热量分散功能。
设备正面为简单操作区,包含:
旋钮选择器:选择目标程序或电压值
Start/Pulse键:触发脉冲释放
LCD数显屏:同步反馈电压、时间常数与程序信息
后侧电极端口兼容 Bio-Rad ShockPod™ 电极夹系统,用于快速、稳定地插入电穿孔比色皿并建立均匀电场。
设备预装多种常用微生物的穿孔程序,如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乳酸菌、酵母等,用户只需一键选择即可完成设置,适合新手操作或高频次实验。
对于有特殊需求的实验者,MicroPulser 也允许用户手动设置电压,最大支持 3000V,可覆盖从细菌到较高耐压酵母的转化需要。
设备内置计算逻辑能根据样品实际阻抗动态计算放电时间常数,无需人为估算,大幅提升效率与准确性。
自动电容泄放:避免残余电荷影响下一轮穿孔
电极锁定检测:电极接触不良时自动中断脉冲
防电弧控制算法:检测高电导异常样品,提前报警
准备样品:对数期细胞洗涤去离子盐,悬于无血清缓冲液。
加入质粒:DNA/RNA 与细胞混匀,转移至已消毒比色皿。
插入电极槽:将比色皿插入电极夹中,确保紧贴金属面。
选择程序:通过旋钮选择微生物类型或设定电压。
执行穿孔:按下 Pulse 键触发电击。
迅速转移细胞:电击后立刻倒入预热复苏液或 LB 培养基。
后续培养:37°C 复苏后进行抗性筛选或表达分析。
适用于常规分子克隆、质粒保存、蓝白斑筛选、质粒小量提取等。
如表达载体导入、基因敲除片段转化、基因打靶等操作。
对于细胞壁坚硬的非模式菌株,MicroPulser 可通过高压脉冲提升导入成功率。
用于质粒回路设计、元件组合与模块化合成实验的底层工具平台。
建议每个比色皿使用不超过10次,使用后立即清洗干燥,避免电极氧化与盐分残留。
应使用电导率低的穿孔缓冲液(如纯水、1 mM HEPES等),避免PBS、NaCl等高离子溶液造成电弧现象。
电极接口如出现电弧痕迹或金属氧化,应使用酒精棉清洁干净,避免影响放电路径。
长期不使用时应断开电源并盖好电极防尘盖,避免尘粒进入或误触触点。
用户普遍反映 MicroPulser 操作直观、维护简单、电击效率高、故障率低,尤其适用于分子克隆频繁或教学实验密集的环境。其内置穿孔参数大大节省了试错成本,极大提升实验成功率,降低细胞死亡率。同时,体积轻巧便于携带与临时设置,是移动实验室、野外采样现场等临时环境下的理想设备。
指标 | MicroPulser 1652100 | Gene Pulser Xcell | Invitrogen Neon |
---|---|---|---|
操作复杂度 | ★☆☆☆☆ | ★★★☆☆ | ★★★★☆ |
电压上限 | 3000V | 3000V | 2500V |
波形支持 | 指数衰减波 | 衰减波/方波 | 方波 |
适用细胞 | 微生物为主 | 真核/原核均适配 | 哺乳动物为主 |
模块扩展性 | 低 | 高 | 中等 |
成本预算 | 低 | 高 | 高 |
BIO-RAD MicroPulser 电穿孔仪 1652100 是一款面向微生物转化实验的高性价比解决方案。其高度集成、轻便便携、脉冲精准、操作简化,能够满足基础科研人员、分子克隆实验室及教学机构对细胞导入工具的核心需求。对于追求效率与稳定性的用户而言,MicroPulser 无疑是入门与常规实验的优质选择。
杭州实了个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