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乐Bio-Rad 1652100电转仪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分子生物学实验中的蛋白电泳转膜设备,专为Western Blot实验中的电转膜步骤设计。其具备恒压、恒流以及时间控制模式,适用于不同类型的转膜操作,如半干式(semi-dry)和湿转式(wet transfer)。
该设备以其稳定的性能、操作简便、适应性强而在生命科学研究机构、大学实验室及工业实验环境中被广泛采用。
伯乐1652100主要由以下部分组成:
电源主机:控制电压、电流、时间等参数,带有液晶显示屏。
转膜装置接口:连接电极槽与转膜模块(可接半干转膜或湿转槽)。
电极线:将电流从主机传递至转膜槽。
安全保护机制:包括温度过载保护和电极短路保护等。
该设备通过电场将蛋白从聚丙烯酰胺凝胶中迁移至膜上(通常为PVDF或NC膜),根据膜的性质与实验要求选择不同的电压/电流控制方式:
恒压模式:适用于薄凝胶或较短距离迁移。
恒流模式:更适合厚凝胶,可防止电阻变化带来的电流波动。
定时功能:用于实现自动停止,防止过度迁移造成蛋白失活或膜损伤。
开启设备预热:插上电源,开机,进入主菜单,确认液晶屏可正常显示参数。
转膜缓冲液准备:根据实验方案配置缓冲液(通常为Tris-Glycine-Methanol体系),并于使用前冷却至4°C。
膜活化:
若为PVDF膜,先用甲醇浸泡约1分钟后转入缓冲液中;
NC膜则直接放入缓冲液即可。
凝胶与膜剪裁:根据电泳胶尺寸剪裁膜与垫纸,保证其大小一致且边缘整齐。
从下至上依次放置:
胶垫
滤纸(1层,泡湿)
凝胶(电泳完成)
转膜膜片
滤纸(1层)
胶垫
压实夹层:确保无气泡残留,尤其是膜与胶之间的界面气泡需用滚筒或玻棒驱除。
将已装好的转膜模块插入电泳槽;
连接红黑电极线,注意红色对应阳极(膜一侧),黑色对应阴极(胶一侧);
向电泳槽中加入预冷缓冲液,液面应完全覆盖膜层。
在主机面板上选择运行模式:
恒压:如设定100V运行90分钟;
恒流:如设定300mA运行60分钟;
输入时间后确认;
按下“START”按钮启动转膜;
实验过程中如需暂停,可使用“PAUSE”,重新开始则按“RESUME”。
薄胶或短蛋白推荐恒压模式;
厚胶或高分子量蛋白推荐恒流模式;
总能量控制在 5~8 W/cm² 为佳,避免蛋白过热变性。
湿转过程推荐在4°C下进行,必要时放置冰盒或冰袋辅助降温;
高温会导致膜蛋白变性、迁移异常甚至膜烧焦。
不可湿手操作主机;
检查电极线是否完好、插头接触是否牢固;
转膜完毕后,应先关闭主机再拔除电源。
设备外壳清洁:用干净软布擦拭,避免使用有机溶剂。
电极接头检查:定期检查接头是否有氧化、脱落等现象。
触控面板校验:如触控不灵敏需及时校准或报修。
电转槽清洁:每次实验后清洗电泳槽,防止盐分结晶腐蚀材料。
故障现象 | 可能原因 | 解决方法 |
---|---|---|
显示无电流 | 电极未接牢 / 缓冲液导电性不足 | 检查接头与缓冲液配置 |
显示电流过高 | 电极短路 / 液体溢出 | 检查夹层装配、液面高度 |
显示温度报警 | 长时间运行未降温 | 中断操作,冷却后继续 |
膜上无蛋白印迹 | 电极接反 / 电压太低 | 检查方向与设定值 |
出现“鬼带”或条带模糊 | 膜未压实 / 缓冲液未均匀浸泡 | 重新装夹,清除气泡 |
使用专用高速转膜耗材,设置高压短时间(如25V,7分钟),可快速完成小分子蛋白转膜。
转膜前可染胶进行蛋白条带可视化,保证条带均一;
转膜后进行Ponceau S染色,检测转膜均匀性。
可与图像分析系统(如Chemidoc)联动,通过设置时间自动控制转膜周期,提升数据可重复性。
伯乐1652100电转仪作为电转膜领域的重要工具,凭借其高效、稳定、安全的特性,在Western Blot等实验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科学合理的使用与日常保养,不仅可以提高实验成功率,还能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掌握其详细操作流程与常见问题处理,是每一位实验人员必备的技能。
如需更高分辨率的操作视频演示、参数建议或针对特殊蛋白的转膜方案,也可基于本设备的扩展功能进一步深度探索。
杭州实了个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