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ultiskan Ascent 是一款多功能光学检测酶标仪,主要用于 ELISA、酶活性测定、细胞增殖实验、蛋白定量等检测。其性能稳定性和数据准确性直接影响实验结果的科学性与可重复性。
标准化的测试流程有助于:
确认设备处于最佳工作状态
发现并排除潜在故障
满足 GLP、GMP、ISO 17025 等质量体系的验证要求
建立实验室性能基线数据
室温保持在 20–25 ℃,波动不超过 ±2 ℃
相对湿度 40–60% RH,无凝露
电源电压稳定在铭牌要求范围内(220–240 V AC,50–60 Hz)
避免阳光直射、高粉尘及强电磁干扰
电源线与通讯线完好,接地良好
滤光片组安装牢固,波长配置符合实验需求
托盘运行顺畅,无异响或卡滞
光源正常点亮,无闪烁
启动 Multiskan Ascent 控制软件,确认与设备通讯正常
调用或创建测试方法文件(包含波长、测量模式、板型布局等)
吸光度标准板(OD 固定值)
波长校准标准板(带已知透射峰值)
中性密封板(重复性测试)
标准溶液系列(用于线性测试)
96 孔微孔板、移液器及吸头
性能测试建议在首次安装、搬迁后、定期维护后或二手设备到货时执行,主要包括以下项目:
方法:使用波长校准标准板,在目标波长下测量透射峰值
判定标准:中心波长偏差 ≤ ±2 nm
方法:用已知 OD 值的标准板(如 0.2、0.8、2.0),在对应波长下测量,计算相对误差
判定标准:相对误差 ≤ ±1%
方法:同一板孔测量 10 次,计算变异系数(CV%)
判定标准:CV% ≤ 0.5%
方法:配制不同浓度的染料溶液(0–3.0 OD),绘制浓度–OD 曲线,计算相关系数 R²
判定标准:R² ≥ 0.999
方法:用相同溶液填满整板,测量各孔 OD 值,计算最大差值
判定标准:差值 ≤ ±0.005 OD
在确认设备性能合格后,进入实际样品检测阶段。以下以 ELISA 为例说明。
通过软件标记:
空白孔(Blank)
标准品孔(Std)
样品孔(Sample)
质控孔(QC)
确认布局与加样方案一致
主波长(如 450 nm)
辅波长(如 620 nm,用于背景扣除)
测量模式(终点法或动力学法)
摇匀时间与幅度(如检测前摇匀 5 秒)
将微孔板放入托盘中央定位槽
点击“开始”,仪器自动进板并逐孔扫描
测量完成后,托盘自动退出
软件自动扣除空白孔的 OD 值,修正背景吸光
根据标准品浓度与修正后的 OD 值绘制曲线
可选择线性、四参数、五参数或对数回归拟合
检查相关系数 R²,确保拟合优度
软件根据曲线方程自动计算各样品的浓度
对超出线性范围的样品进行稀释并复测
输出 Excel、PDF 或 LIMS 格式报告
保存原始数据与分析方法文件,便于溯源
用无绒布擦拭托盘表面
若有试剂溅出,应立即清洁,避免腐蚀或污染
保存所有数据并关闭软件
关闭仪器电源,待光源冷却后切断电源
每周检查滤光片、光源与托盘运行状态
每月执行波长与吸光度校准
每半年进行光学系统清洁(由专业人员完成)
对于二手 Multiskan Ascent,应增加以下检查:
检查光源寿命,必要时更换
检查滤光片透过率,确保无划痕或污染
检查机械导轨与步进电机运行状态
确认通讯接口正常,软件版本与操作系统兼容
启动与预热
开机并预热光源 10–15 分钟
性能验证
波长准确性 → 吸光度准确性 → 重复性 → 线性 → 孔间一致性
方法设置
板型布局 → 波长选择 → 测量模式
检测执行
上板 → 启动测量 → 实时监控进度
数据分析
空白校正 → 曲线拟合 → 浓度计算
结果保存
导出数据与报告,备份方法文件
关机与清洁
取出板 → 清洁托盘 → 关闭电源
标准化的 Multiskan Ascent 测试流程不仅适用于新设备的验收,也适用于日常质控与二手设备性能验证。通过在每一次检测前后执行固定步骤,可以有效减少人为操作误差,保持数据的一致性和可追溯性,并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在 GLP、GMP、ISO 17025 等合规环境下,这套流程还能满足审计和质量体系的要求。
杭州实了个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