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赛默飞 371(Steri-Cycle 系列 CO₂ 培养箱)中,报警是保障培养箱安全运行、及时指出异常状态的重要机制。理解和掌握报警系统的设计理念,是快速、准确响应报警的前提。
瞬时报警(Momentary Alarms):当某个参数偏离设定值并触发报警条件时,系统会立即发出报警;一旦参数回归正常,报警状态自动解除,无需人工清除。 Thermo Fisher Scientific+1
报警延迟与回响(Delay / Ringback):某些报警项目具有启动延迟和回响(15 分钟或其他设定)机制,目的是避免因微小波动或短时扰动频繁报警。多重报警时,界面会循环显示各报警项目,每 5 秒更新一次。 Thermo Fisher Scientific+1
声 / 光报警与静音功能:当报警触发时,一般同时伴有声音与视觉提示。操作人员可按 “Silence” 键消除声音提示(静音),但视觉报警仍保留,直到参数恢复正常或报警条件解除。静音后,若报警再次发生,可在一段时间(如 15 分钟)内重新触发。 Thermo Fisher Scientific+1
报警接点输出(Relay / Remote Alarm):部分型号支持外部报警接口(如继电器触点),实现远程告警或连接实验室中央报警系统。 Thermo Fisher Scientific+2ManualsLib+2
可编程上下限报警:对于温度和 CO₂(以及 RH,若配备湿度选项)设有用户可调的上下限报警值(Tracking Alarm)机制。若超出设定区间,即可触发 “TEMP IS LOW / HIGH”、“CO₂ IS LOW / HIGH” 等报警。 Thermo Fisher Scientific+2ManualsLib+2
内置安全断加热保护:若温度控制模块故障,培养箱内部还设有机械或电子安全温控器(thermostat),当箱体温度升高至极限(如 160 ℃ ±5 ℃)时会自动切断加热器,防止过热损坏。 Thermo Fisher Scientific+1
理解这些机制后,在面对报警时就能更加快速判断:是瞬时轻微波动、可自动恢复,还是需要手动干预的严重异常。
当多个报警同时发生时,消息中心(Message Center)会依次轮播显示各报警信息,每条消息显示 5 秒。用户也可以通过按键(如 “Mode” 或箭头键)查看或切换当前显示报警。 Thermo Fisher Scientific+1
“Silence” 键按下可静音当前所有报警音,但视觉/显示报警仍然存在,直至参数回归正常。静音后的报警若再次出现,会在回响时间后再次触发声音。 Thermo Fisher Scientific+1
一旦报警条件解除,系统会自动清除报警状态和显示,无需人工复位(适用于瞬时报警类型)。 Thermo Fisher Scientific+1
部分报警属于 “提醒” 类型(Reminder),如 “REPLACE HEPA” 提醒更换 HEPA 滤芯,此类报警通常不直接指示设备故障,而是维护提醒。更换后需要手动通过菜单清除提醒。 Thermo Fisher Scientific+1
因为不同型号或不同选件版本可能略有差别,实际报警名称及行为要以您设备的菜单显示为准,但以下各类报警在绝大多数 370/371 系列中普遍存在。
下面按报警类型分类,分别说明报警含义、可能原因、排查步骤与处理建议。
报警类别 | 报警提示 / 名称 | 含义 / 触发条件 | 可能原因 | 检查 / 处理步骤 |
---|---|---|---|---|
温度相关报警 | “TEMP IS LOW” | 箱体温度低于设定下限阈值(Tracking Alarm) | 加热功率不足、温度传感器漂移、控制环路异常、加热器故障、环境温度极低、密封不良 | 检查加热器输出、线路、温度传感器读数;比较箱内实际温度与显示值;必要时进行温度校正;检查密封条是否损坏;检查外部环境温度是否过低,调整室温或加强保温 |
“TEMP > OTEMP” 或 “SYS IN OTEMP” | 超温报警,超过设定超温保护值 | 设定超温阈值过低、控制器输出异常、加热器卡住、散热不良、热失控 | 检查超温设定值,确认是否设置合理;检查温度控制模块或继电器;检查风机、散热路径是否堵塞;断电重启设备;若持续异常联系维修 | |
“TMP CTRL ERR” | 温度控制器失效 | 控制器模块故障、主板故障、固件异常 | 检查控制器状态,重启设备;若故障仍在,联系厂商更换控制板或维修 | |
CO₂ 相关报警 | “CO2 IS HIGH” | CO₂ 浓度高于设定上限 | 气路泄漏、供气过量、控制电磁阀卡住、传感器误差 | 检查 CO₂ 气源稳定性及压力,确认气体管路无泄漏;测试或校正 CO₂ 传感器;检查电磁阀响应是否正常 |
“CO2 IS LOW” | CO₂ 浓度低于设定下限 | 气源供应不足、管路堵塞、控制阀失灵、传感器漂移 | 检查 CO₂ 气瓶压力与供应状态;检查供气管道、连接密封性;校正传感器;检查电磁阀或调节元件是否损坏 | |
“CO2 SNSR ERR” | CO₂ 传感器故障 | 传感器断路、连接松脱、老化、损坏 | 检查传感器连接线缆;更换传感器;检查是否为接触不良或腐蚀问题 | |
门开 / 开门时间报警 | “DOOR OPEN” | 箱门开启时间过长(通常超过 15 分钟) | 门长时间未关、密封不良、用户操作失误 | 立即关闭箱门;检查密封条是否松动或老化;避免长时间门开操作;如为误报,可通过菜单静音报警、等待报警自动解除 |
空气 / HEPA 滤芯提醒 | “REPLACE HEPA” | 达到设定的滤芯寿命或更换周期提醒 | 使用时间到期、滤芯阻塞、风阻增大 | 停机更换 HEPA 滤芯;进入配置菜单选择 “NEW HEPA” 重置提醒计时器(通过菜单操作) Thermo Fisher Scientific+1 |
湿度相关报警(RH 选件) | “RH IS LOW” | 相对湿度低于设定报警下限 | 水盘干涸、水源供应问题、密封不良、温度偏低、湿度监测模块故障 | 检查水盘水位、补充无菌水;检查密封性;确认湿度模块是否正常;调整环境温度或关闭干扰源 |
气体保护 / 气瓶相关报警(若有 Gas Guard 选件) | “TANK1 LOW / TANK2 LOW / BOTH LOW” | 检测到某个或多个 CO₂ 气瓶低气状态 | 气瓶气体耗尽、切换阀失效、气路阻塞 | 检查气瓶气体剩余量;切换至另一个气瓶;检查切换装置是否工作正常 |
传感器 / 系统故障 | “AIR SNSR ERR” | 空气温度传感器故障 | 传感器断路或错误 | 检查传感器连接、线缆;更换损坏传感器 |
“TEMP CAL ERR / CO2 CAL ERR” | 校正 / 设定错误 | 校正输入数值错误、校正流程未按步骤完成 | 重新进入校正程序,输入正确校正值;确保校正条件稳定(预热、环境稳定) | |
系统 / 通信报警 | “SYSTEM ERR” 或类似 | 系统总体错误或主板 / 通信子系统异常 | 控制主板故障、固件异常、数据通信错误 | 重启设备;若错误持续,联系技术支持进行系统检测与主板替换 |
以上是常见报警类型与其可能原因与处理思路。在具体使用中,您应结合设备报警提示的具体代码或文字,与您的设备型号与选件一致性对照,才能更加准确处理。
下面针对几类典型报警,给出更详细的排查与处理流程。
触发条件:当箱内温度偏离设定值超过用户定义的上下限阈值(tracking alarm)时触发。
排查步骤:
确认报警提示:读取消息中心中显示 “TEMP IS LOW” 或 “TEMP IS HIGH”。
查看报警延迟或回响时间:某些报警会有短延迟(delay)或回响(ringback)机制。若仅短时波动,可能自动恢复。
检查外界环境温度:若实验室温度过低,箱体保温性不够,可能拉低箱内温度,导致报警。
检查密封性:观察门封条是否老化、脱落、变形;检查门是否关紧,是否有缝隙造成热损失。
判定传感器读数是否准确:使用标准温度计(如高精度铂电阻温度计)放入箱内中心位置,稳定一段时间后与显示值对比。
检查加热系统:确认加热器是否正常工作(如是否有输出电压、是否断路);检查加热元件、电源线、继电器、控制模块等。
控制模块与设定参数:确认温度设定值、超温保护 (OTEMP) 值是否设定合理;若设定阈值太紧,有可能引发频繁报警。
尝试重启或断电复位:部分异常可能因临时波动或短路引起,重启可能恢复正常。
若故障持续,联系维修:可能为加热控制模块损坏、主板故障、固件异常等。
注意点:
在温度报警触发时,应快速响应,因为温度偏差可能对细胞或样品造成损伤。
若报警时设备处于灭菌阶段(高温模式),需特别谨慎,不可打开箱门。
在检测或替换部件后,应在稳定条件下重新校正温度。
含义:温度已经超过设定的超温(OTEMP)阈值,系统进入保护状态。
排查与处理流程:
确认 OTEMP 设定值:查看 OTEMP 是否设定得太接近运行温度(建议比运行温度高 1 ~ 2 ℃)。
检查加热器持续通电或输出异常:可能控制器无法及时断电。
风扇 / 散热系统不良:若风扇停转或散热出口堵塞,箱体无法散热,温度积累引发超温。
控制模块故障:控制器继电器或电路板可能损坏,导致失控状态。
执行强制断电:若温度继续攀升,可考虑断电,待降温后再逐步恢复运行。
检查系统安全温控器:若该保护机构触发,应联系厂商维修更换。
锁定问题模块:如果确定是加热控制板或传感器故障,应立即停止使用,防止样品损坏或系统伤害。
这类报警表示 CO₂ 浓度偏离设定上下限。对于细胞培养而言,CO₂ 浓度稳定性至关重要,因此遇到这种报警应及时处理。
低浓度报警(“CO₂ IS LOW”):
确认报警范围:查看消息中心显示是否是低跟踪报警。
检查 CO₂ 气源:确认气瓶是否还有余压、减压器是否正常、供气阀门打开。
检查 CO₂ 线路:观察管路是否被堵塞、扭折、泄漏或异物阻塞。
气体过滤器 / 滤芯是否阻塞:若前端滤器堵塞,可能阻碍 CO₂ 进入箱内。
检查电磁阀与控制系统:检测 CO₂ 控制阀是否响应正常,例如线圈是否通电、阀门卡住等。
校正 CO₂ 传感器:若传感器漂移或失准,可能误报。可通过校正程序进行零点 / span 校正。
风流干扰 / 开门扰动:若长时间开门操作,会引起 CO₂ 暂时下降,触发报警。确认是否为短时扰动。
若确认设备故障,联系维护支持替换受损元件。
高浓度报警(“CO₂ IS HIGH”):
确认报警是否超量:查看是否是跟踪报警。
检查 CO₂ 供应是否过量:例如压力过高、减压器调节过度、阀门开启过多。
气体泄漏内压回流:若 CO₂ 泄漏或管路异常可能造成逆流入箱。
控制阀或电磁阀滞后关闭:可能系统未及时切断 CO₂ 输入。
检查传感器偏差或误报:对于红外 / 热导传感器而言,温湿度干扰可能导致误读。
执行短暂静音 / 关闭气体输入,待浓度下降后恢复运行。
注意事项:
在校正或操作 CO₂ 传感器校准时,应尽量在气体稳定、无扰动的状态下进行。
若报警持续且多次校正无效,建议更换 CO₂ 传感器或控制阀组件。
当传感器故障报警触发时,意味着设备检测模块出现异常,对应参数可能无法准确监测。
处理流程:
确认具体传感器类型:根据报警信息判断是 CO₂ 传感器、空气温度(AIR)传感器或其他类型传感器出错。
检查传感器连接:打开机箱(在安全状态下),检查传感器连接线缆是否松动、断路、接触不良。
更换传感器:如判断传感器已损坏,应更换为原厂合规格的传感器。
进行系统复位 / 重启:更换或重新连接后,重启设备让系统重新初始化。
校正检测:更换后参照校正流程进行标定。
联系技术支持:若是控制主板异常或通信故障引起,应联系工程师检修。
表示箱门开启时间超过设定报警时长(通常 15 分钟)。
处理方式:
关闭箱门:立即将箱门关好。
重新检查密封条:确认门封条是否完好、是否有撕裂、老化或脱落情况。
避免长时间开门操作:若有必要操作,应快速、精准操作,减少开门时间。
再次检查报警是否清除:若参数恢复正常,报警自动解除。若仍未解除,可按静音键或重新启动设备。
这是一种维护提醒性质的报警,提示用户更换 HEPA 滤芯。
处理步骤:
停机更换 HEPA 滤芯:关闭电源或使设备进入安全状态,拆除旧滤芯并安装新滤芯。
重置提醒计时器:进入配置菜单 (CONFIG) → 选择 “NEW HEPA” → 按 Enter 重置滤芯更换提醒。 Thermo Fisher Scientific+1
退出配置:退出菜单使设备返回运行状态。
注意:替换 HEPA 滤芯应避免污染,操作过程中保持无尘 / 无菌环境。
若设备配有湿度监测选件,该报警表示湿度低于用户设定报警阈值。
处理流程:
检查水盘水位:若水盘枯水,应及时补充无菌水。
检查密封性:门封条漏气、箱体密封不严,会导致湿气流失。
确认湿度模块状态:检测传感器是否正常工作,有无漂移或故障。
环境影响:若室温过低或干燥环境过强,也可能导致湿度下降,应适当控制环境湿度。
重新校正湿度:如设备支持湿度校正,应在条件稳定时重新进行校正。
适用于配有 CO₂ 气瓶切换(Gas Guard)选件的设备。
处理步骤:
检查气瓶余压:确认报警指示的气瓶是否已经耗尽。
自动 / 手动切换气瓶:若设备支持自动切换,应观察是否已切换至备用瓶;若未切换,可手动切换。
检查切换器装置:若切换装置故障,应检修或更换。
供气管路检查:确认切换阀和管路接口是否堵塞或泄漏。
在实际运行中,有时可能出现多个报警同时触发,或者报警频繁、难以恢复的情况。以下是一些应对建议:
优先停止样品操作:首先暂停操作,防止对细胞或样品造成进一步损伤。
查阅报警历史与日志:如设备具备报警日志或数据记录,可查看报警发生前后的参数趋势,判断是哪一项异常先发。
从最可能的故障项排查:一般温度 / CO₂ 是最常触发的报警,应优先检查这两项;同时门开、密封性、供气系统等为辅助项。
静音 / 重启策略:可先对报警静音,观察是否自动解除;如未解除,可断电重启设备、等待系统初始化后观察报警状态。
隔离因素干扰:检查环境是否有外界干扰(通风口、暖气、空调、开窗等),是否出现人为误操作频繁开门、频繁插拔样品引起扰动。
逐步排除法:如果有多个报警,建议优先解除温度及 CO₂ 报警,再逐步处理门开或传感器报警。
备份试验策略:若报警无法快速解决,且已有重要培养样品,可考虑将样品转移至备用培养箱,以防损失。
联系技术支持:若经过上述检查仍无法解除报警,应及时记录报警代码、报警时间、操作历史等信息,联系厂商或维修人员进行深入诊断与维修。
与其频繁应对报警,不如通过预防来降低报警发生率。以下是一些有效的管理与预防建议:
合理设定报警阈值
设定温度 / CO₂ 跟踪报警上下限时,应留有一定余量,避免因微小波动频繁报警。
超温保护 (OTEMP) 值应设置得比运行温度略高(如高 1–2 ℃)以确保安全余量。
湿度报警(若有)应根据水盘蒸发特性与环境条件合理设置。
定期维护与清洁
定期清洁内腔、门封条、风道及散热部件,避免积尘、污垢影响温控与空气流动。
定期检查并更换 HEPA 滤芯及空气滤网,保持气流畅通与洁净度。
检查密封条是否完好、是否老化,如有损坏及时更换。
定期校正传感器
温度与 CO₂ 传感器应至少每年校正一次;对于频繁使用或环境波动较大的实验室,可适当缩短校正周期。
在校正过程中,应保持气体稳定、温度稳定,无扰动状态。
校正后的参数应记录并与历史校正值比对,以查看传感器漂移趋势。
稳定环境与操作规范
尽量控制室温、湿度稳定,避免外界温湿度剧烈波动对培养箱造成干扰。
避免频繁开关箱门,操作样品时应迅速、规范,以减少扰动造成的报警。
启用设备预热和稳定期后再加载样品,减少初期波动带来的报警风险。
合理监控与报警策略
若设备具备远程报警接口(如继电器输出、 RS-485 通信等),应连接至监控中心或远程告警系统,及时响应。
对于可静音的短期报警(如瞬时扰动引起的),可通过菜单设置合理静音和回响机制,避免误操作干扰。
建立设备运行日志与报警日志制度,及时记录报警发生频次、时段、处理措施,为日后维护和诊断提供依据。
赛默飞 371 培养箱报警系统具有瞬时报警、自动清除、静音功能、远程报警输出等特点,是保障设备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机制。
常见报警类型包括温度偏差、超温保护报警、CO₂ 浓度偏差报警、传感器故障报警、门开报警、滤芯更换提醒、湿度报警(若有)和气瓶低压报警(若有)。
正确处理报警的关键在于快速定位异常项、按照顺序排查(如从温度、密封性、传感器、控制系统、气路等逐步检查)、及时校正或更换损坏部件。
对于复杂或持续报警情况,应停止样品操作、查看参数趋势日志、隔离外界干扰、重启设备、必要时将样品转移备用箱并联系技术支持。
通过合理设定阈值、定期维护与清洁、定期校正、操作规范与环境稳定管理,可以显著降低报警发生频率,提升培养箱长期运行稳定性。
杭州实了个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