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默飞培养箱 371 型是一款高性能的二氧化碳培养设备,广泛应用于细胞生物学、干细胞培养、药理学和组织工程等实验领域。其核心特征包括直接加热系统、高效气体控制、HEPA 洁净循环以及自动高温灭菌功能。
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为了延长设备寿命、保证实验安全和防止污染隐患,停机操作是必不可少的程序。无论是短期停用(如节假日或维护)还是长期封存(如实验暂停或搬迁),都必须按照标准化步骤执行,以避免内部部件损坏、传感器失效、残留污染或霉菌滋生。
本文将系统介绍赛默飞培养箱 371 的停机原则、具体步骤、环境要求、保养要点及重新启用前的准备方法,帮助科研人员正确实施停机管理。
设备保护:防止长期加热、气体供应或湿度维持造成能耗浪费和部件老化。
环境消毒:停机期间彻底清理内部污染源,减少生物残留。
安全管理:断电断气,避免意外运行或泄漏风险。
维护检修:为定期维护、更换过滤器或传感器提供时间窗口。
根据停机时间与目的不同,可分为三类:
短期停机(1–3 天):用于节假日、临时维护或设备检查。
中期停机(3–14 天):用于实验转换或环境清理。
长期停机(15 天以上):适用于搬迁、长期封存或闲置状态。
不同类型的停机步骤略有区别,但核心原则一致:逐步降温、安全断电、清理消毒、干燥存放。
停机前的准备是整个过程的关键。应确保设备内部、外部及气体供应系统状态安全且可控。
在实验室设备管理表中登记停机计划,包括时间、操作人、原因和预计重启日期。
通知所有使用人员,防止误操作。
确认箱内无正在进行的实验样品,若有细胞或组织,应提前转移至备用培养箱。
查看显示屏上的温度、CO₂ 浓度及报警状态,确保当前运行正常。
记录最后一次的运行参数(温度、湿度、CO₂),以便重启后校对。
若有异常报警,应在停机前进行排查。
包括:无菌蒸馏水、70% 酒精、无腐蚀消毒剂、柔软抹布、橡胶手套、一次性口罩、门封清洁刷、干布和废液容器。
停机期间的放置环境应满足以下要求:
室温 15–30 ℃,湿度 40%–60%。
无强烈振动与阳光直射。
避免靠近气源或潮湿地面。
以下为完整的停机步骤流程,分为“系统关闭”“内部处理”“气源断开”“外部防护”四大部分。
停止实验运行
确认所有样品已取出,培养皿、瓶、板及支架全部移出。
若内部仍有培养液残留,应立即清除,以免蒸发污染箱体。
关闭 CO₂ 控制系统
进入控制面板,将 CO₂ 设定值调为 0%。
等待数分钟,确保控制阀关闭。
在气源处关闭主阀门,防止残气进入系统。
若设备带有安全回阀,可打开排气阀释放残余压力。
关闭温控系统
将温度设定值逐渐降低至室温(建议以每 2 ℃ 为间隔缓降)。
避免直接断电造成温度冲击,尤其在高湿度状态下,骤冷可能形成冷凝水。
待显示屏温度稳定接近环境温度后,方可断电。
断电与保护
关闭电源开关。
拔下电源插头,防止意外通电。
若长期停机,可在电源线端部套上绝缘防护套或固定标签。
清空与拆卸
移除所有搁板、支架、过滤罩等部件。
小心取出底部水盘,倒掉余水。
若内部有传感器保护罩,应暂时取下清洁。
清洁与消毒
使用 70% 酒精或温和中性消毒液清洁腔体内壁。
擦拭门封条、玻璃门及加热区角落,避免残留。
清洗搁板与水盘,必要时在热水中浸泡 15 分钟后晾干。
不得使用含氯或强酸性清洁剂,以防腐蚀不锈钢。
干燥处理
清洁后,保持箱门半开状态,自然晾干 12–24 小时。
若环境潮湿,可使用无热风的洁净空气辅助干燥。
确保内部完全干燥后再关闭门体,防止霉变。
HEPA 过滤器检查
检查过滤器表面是否有尘埃或湿迹。若已使用超过一年,应更换或封存备用。
若计划长时间停机,建议取出过滤器并密封保存。
湿度系统维护
确认水盘彻底干燥。
不得留下积水,否则在停机期间易滋生微生物。
若为中期停机,可放入干燥剂包以吸附残留湿气。
关闭 CO₂ 气瓶主阀
顺时针关闭主阀门,确保无气体流出。
打开二级调压阀,释放管内残压,待表针归零后关闭。
拆卸气管
使用干净手套操作,轻轻旋下连接头。
若长时间停机,应在接口处套上密封帽或胶塞,防止灰尘进入。
检查气路安全
检查管路是否有老化或裂纹,停机期间可同时安排更换。
记录气瓶剩余压力,贴上“停机封存”标签。
门体与外壳维护
清洁外部面板、按键及显示屏。
确保门封条干净、弹性良好。
对门铰链与锁扣可涂少量硅油润滑,防止生锈。
电源与线缆管理
将电源线整齐收纳,用标签注明“停机日期”“操作人”。
不得将线缆缠绕过紧,以防绝缘层破损。
环境标识
在设备正面贴上“停用中”标识,注明责任人及日期。
若多台设备并排放置,应统一标识,避免误启。
停机后的培养箱应放置在干燥通风的环境中,避免靠近墙角、地漏或气源。空气流通可防止内部残留气味和湿气积聚。
对于长期停机的设备,可执行以下封存措施:
在箱内放置干燥剂或防霉包。
关闭门体但保留 1–2 mm 缝隙,以维持空气流通。
外部覆盖防尘罩或布套,避免积尘。
若环境湿度较高,可每月开门通风一次。
每两周检查一次箱内表面,确认无霉点或潮气。如发现异常,应立即清洁并更换干燥剂。
在重新启用前,需确保设备各系统状态良好。重新开机前建议执行以下程序:
设备周围无障碍物,电源、气源符合规格。
室温与湿度处于正常范围。
门封条无破裂或老化。
HEPA 过滤器、气管、传感器状态良好。
水盘干净无锈蚀。
用 70% 酒精擦拭腔体内外表面。
对搁板与支架进行高温或化学消毒。
向水盘加入无菌蒸馏水,水位约为盘深的一半。
不得使用自来水,以防水垢与污染。
插上电源,打开设备,检查面板是否正常显示。
设置目标温度与 CO₂ 浓度,确认传感器无异常报警。
让设备空载运行 12–24 小时,使温湿度稳定后方可投入实验。
若设备停机超过一个月,建议先运行高温灭菌循环(Steri-Cycle 模式),彻底杀灭潜在微生物。灭菌结束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再开始常规使用。
禁止带电清洁
在清洗内部时,必须确认已断电。任何液体不得溅入电源接口或面板。
避免急冷急热
突然降温会在腔体内形成冷凝水,导致腐蚀或短路,应缓慢降温。
防止气体泄漏
停机时必须关闭 CO₂ 气瓶主阀并释放残压,防止微泄漏引发安全隐患。
严禁使用腐蚀性化学剂
不锈钢内壁应仅使用中性清洁液。含氯清洁剂或强酸碱会破坏表层。
注意地线完整性
拔插电源前后需确认接地线可靠,避免因静电或雷击损伤控制板。
定期检查过滤系统
若停机时间较长,应在重启前更换 HEPA 过滤器,防止积尘堵塞气路。
停机并不意味着“放任不用”,良好的停机管理包括周期检查与文件记录。
停机记录表(包含操作人、日期、原因)。
设备状态照片或检查清单。
停机期间环境温湿度记录。
每月开启门体检查一次内部。
每季度擦拭外壳,防止灰尘积聚。
每半年检测电气绝缘与气密性。
实验室应指定专人负责停机设备管理,避免随意挪动或误用。任何再启用前的清洁或调试,均需得到安全管理员批准。
赛默飞 371 培养箱采用六面直接加热设计,在持续运行状态下能耗较高。合理的停机管理有助于:
节省能源成本:停机可减少约 30–50% 的功耗。
延长元件寿命:避免加热丝、传感器长期处于高负荷状态。
减少 CO₂ 消耗:关闭气源后,避免无意义的气体泄漏。
降低污染风险:定期停机清洁有助于防止霉菌滋生。
因此,实验室应根据使用计划合理安排停机周期,使设备既保持高效,又符合节能与安全原则。
若遇突然断电,应立即关闭气源阀门,防止管路中残气扩散。
待供电恢复后,不可立即开机,应检查温度传感器及主控板是否受损。
在更换加热器、传感器或主板时,必须执行完整停机程序。
检修后重新安装部件,应进行湿度和 CO₂ 系统重新校准。
提前 24 小时停止加热,使内部完全冷却。
清空水盘并干燥,避免运输中液体泄漏。
固定门体,用泡沫或胶带封闭,防止震动损伤。
问题现象 | 可能原因 | 解决措施 |
---|---|---|
重启后湿度无法上升 | 水盘未加水或传感器漂移 | 加水并重新校准湿度系统 |
温度上升缓慢 | 加热元件受潮 | 运行低温干燥程序 6 小时 |
显示屏不亮 | 电源接触不良 | 检查插头、保险丝 |
CO₂ 浓度异常 | 气体管路未密封好 | 检查接口并重新连接 |
异味或霉点 | 停机前未彻底干燥 | 清洁并进行高温灭菌 |
制定 SOP(标准操作规程)
实验室应根据本设备型号,编写书面停机规程,张贴于设备旁。
培训操作人员
每位使用者应接受停机与重启培训,熟悉系统菜单操作和安全要求。
与设备维护同步管理
停机、维护、验证应形成周期化流程,纳入实验室年度管理计划。
使用电子日志系统
利用计算机系统记录停机时间、维护记录和性能验证结果,实现可追溯性。
杭州实了个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