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进入具体操作步骤之前,先明确清洁的目标、原则与准备工作,以保证安全性与清洁效果。
防止交叉污染:实验过程中样品溢出、气溶胶、尘埃等可能污染箱体,需及时清除与消毒。
保持温控 / CO₂ 控制精度:积尘、污迹可能影响传感器或热传导性能,从而引入误差。
延长设备寿命:定期清洁可防止腐蚀、积垢、密封老化等问题。
按照厂商建议、实验室标准流程或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定期(如月度、季度或半年度)进行深度清洁与消毒。
通常,日常清洁(擦拭)应每周或每次样品操作后做,深度清洁 / 消毒建议每月或在污染发生后立即进行。
断电与断气
在进行清洁或消毒之前,应先关闭培养箱电源,并断开 CO₂ 气体输入管路,确保设备处于安全状态。
样品移除
取出所有培养瓶 / 培养皿 / 样本架 / 附件,统一转移至无菌操作台或备用培养设备。
佩戴保护装备
建议佩戴无尘手套、实验服、防护眼镜等,避免接触消毒剂或内部元件。
准备清洁 / 消毒剂与器具
无腐蚀性、对金属与密封件安全的消毒剂(如 70% 乙醇、过氧化氢、次氯酸钠 (低浓度) 或厂家推荐消毒剂)
无绒布 / 无尘纸 / 纱布
小刷子 / 软毛刷 / 棉签
容器、喷瓶、蒸馏水 / 无菌水
滤芯 / 密封件备件(如有更换需求)
准备清洁顺序 / 标识
从顶部到底部、从里向外、从轻到重的原则进行清洁,避免已清洁部分二次污染。
首先对设备外部进行清洁,以去除灰尘、污渍、指纹或外部污染物。
使用软布蘸取适量中性清洁剂溶液(如稀释的洗涤剂或微量中性皂液),拧至半干状态,轻柔擦拭外壳、不锈钢面板、门框、控制面板外层。
对控制面板、显示屏、按钮等应使用微湿布擦拭,避免液体渗入。
若有残留水渍、顽固污垢,可使用少量 70% 乙醇或异丙醇擦拭;但避免大量液体直接喷入设备缝隙。
外壳清洁完成后,用干布擦干,确保无残留液体。
检查设备脚架、水平支撑、背部管路接口处是否有灰尘或积水,如有应清除。
这是最关键的清洁部分,涉及内壁、架板、传感器、防护罩等多个区域。
先拆下样本架 / 置板 /搁架 /支架等可移动部件,单独清洗 / 消毒。
如果有内部保护罩、透气罩、传感器遮罩或风道组件(如风机导流板、叶轮等),应按手册操作拆下。
关闭电源,确认无通电状态后再操作内部部件,避免短路或损坏传感器。
从顶部壁面开始,用布 / 无纺布蘸取适量稀释消毒剂(如 70% 乙醇、0.1–0.5% 过氧化氢溶液等),沿一个方向擦拭。避免重复来回摩擦造成划痕。
对于有残留水渍、沉积物的部位可用软刷(棉签 / 软毛刷)轻刷,然后再擦拭干净。
重点注意角落缝隙、背部通气口、门边缘、玻璃内壁下缘等易积尘 / 油污处。
清洁完成后,用无菌水或蒸馏水(或无离子水)擦净残留消毒剂,避免化学残留影响培养环境。
最后用 70% 乙醇或异丙醇喷雾 / 擦拭内壁表面进行最终擦拭消毒。
将取下的架板 / 搁板、支架置于超净台或实验台,用适当浓度的消毒剂浸泡(如 70% 乙醇、过氧化氢溶液)一定时间(如 10–30 分钟,依据实验室标准)。
用软刷或无纺布刷洗架板、支架的每个侧面,尤其是连接孔、槽口处。
用无菌水或蒸馏水冲洗干净残余消毒剂。
放置于无菌环境中晾干或用无尘布擦干后再装回箱内。
若架板为可高温灭菌的金属材料,亦可考虑高温灭菌处理(根据材质安全性判断)。
在装回架板之前,可在超净台下暴露 30 分钟以进一步灭菌(如使用紫外灯照射等)。
对温度 / CO₂ / 湿度 / O₂ 传感器保护罩或探头进行温和清洁,避免刮伤或损坏传感器;可用棉签蘸 70% 乙醇轻擦清洁。
对门封条(密封圈 / 硅胶条 /橡胶密封条)用无菌水 + 非腐蚀性中性清洁剂或酒精轻擦,清除污垢和胶质残留。
玻璃门内侧 / 观察窗可使用无尘布 + 70% 乙醇擦拭,确保无水痕、无条纹。
对密封条边缘、卡扣槽、合页部位、门铰链等进行检查,如有裂纹、老化或损伤应及时更换。
在水套型培养箱中,风机 / 循环系统(如有)通常负责空气对流,以维持温度 / CO₂ 均匀性。清洁步骤如下:
拆下风机导流罩 / 叶轮 / 滑轮 / 导风板等可拆部件。参考设备手册说明拆卸方法。
用合适浓度的消毒剂(如 70% 乙醇或稀释过氧化氢)擦拭或浸泡风机叶片、外壳、导流板。
用软刷 / 棉签清理叶片缝隙或积尘部位,特别注意不要损伤风机叶片曲面或刃口。
用无菌水冲洗或用湿布擦除残留消毒剂,并彻底干燥。
安装回风机部件时,确保部件位置正确、固定牢固、叶轮能够自由旋转无摩擦。
湿度水盘 / 加湿盘是湿度控制的关键部件,其清洁维护尤为重要:
将水盘取出至洁净环境,倒掉旧水。
使用无菌水 + 70% 乙醇或中性清洁剂刷洗水盘内外表面,去除附着物、沉积物、可见污垢。
对于难清污垢部位,可浸泡一段时间(如 10–20 分钟)然后刷洗。
冲洗干净残留清洁剂 / 消毒剂,最好使用无菌水或蒸馏水冲洗数次。
晾干或用无尘纸擦干后再装回箱体底部指定位置。
在安装之前,可向水盘中加入适量灭菌水(或无菌纯水),注意水位应控制在箱体推荐标记(通常三分之二水位为常规水平)以维持适当湿度。
每天检查水盘水位,如水位低应及时补水;若发现污浊应更换清洗。
在长期运转或水盘污染严重时可考虑高压灭菌 / 高温消毒处理(视水盘材质许可情况)。
3111 型为水套式设计,其水夹层(jacket)需要定期检查、排水、清洁与防锈处理。
在清洁前,关闭 CO₂ 气源、电源,并断开所有辅助管路连接。
找到水套排水口与排水阀,将连接软管连接至排水口,缓慢排出水套中的水体至安全容器。
在完全排空后,用无菌水缓慢注入清水至水套内,以冲洗残留物质(如微小沉积物、水垢、杂质等)。
将冲洗水排出,重复几次以确保内部清洁。
若厂家允许,可加入适量防锈剂 / 锈蚀抑制剂(如设备说明书建议的防锈剂)再补充水体。
检查水套内壁、接口、管路、密封件是否有锈蚀、腐蚀、裂缝或渗漏。
装回排水管口、关闭阀门,并逐渐注水补充至规定水位(注意不要过满,以防溢出)。
清理排水期间可能溅出的水滴或液体,避免滑倒或电路短路。
如果设备在水套中加入防锈剂,应定期(如每 1–2 年)更换或补充防锈剂。
若发现水套内有沉积物、水垢、污染物,应适当使用温和除垢剂(根据制造商推荐)清洗,并彻底冲洗干净。
水套外部包覆层或外壳接口处若有冷凝水或湿润,应及时擦干、防止生锈。
检查水套通气孔、溢水口是否畅通,有无堵塞。
3111 型可能带有空气样本滤器 / HEPA 滤芯 / 接入口滤芯等部件,这些部件在清洁中也须维护。
在清洁前断开电源,确保设备处于安全状态。
拆下 HEPA 滤芯、取样口滤芯 / 接入口滤芯,按规定更换或清洁。
对可重复使用的滤芯(如某些前置滤器)可用适当方法(如低压喷吹、冲洗干净、干燥)处理;但不要用水冲洗 HEPA 正式滤层(可能损坏滤层)。
检查滤芯座接口、密封垫圈、卡扣等部件的完整性,确保无损坏。
安装新滤芯 / 旧滤芯时,用无尘布或酒精擦拭安装位置,确保无颗粒或灰尘进入。
若设备有通风口 / 进风口 / 出风口等开口部件,应使用无尘布 + 70% 乙醇清洁边缘、盖板。
在滤芯更换后,可通过菜单中配置选项复位 “REPLACE HEPA” 提醒(如设备支持)以清除滤芯更换状态。
在严格无菌要求或污染情况下,可能需要对整个箱体进行深度消毒或采用高温灭菌程序。
如果 3111 型具有可支持高温灭菌功能(需确认设备是否支持 Steri-Cycle、高温灭菌程序),可以按设备说明启动高温灭菌流程。
在灭菌过程中,应关闭 CO₂ 气源、断开样品、关闭门,并选择合适的温度 / 时间程序(例如 140 ℃ 高温保温阶段等)。
灭菌过程结束后,设备会自动降温至安全温度,方可再打开箱门。
灭菌后应重新进行清洁(擦拭内壁)与通风吹干,并使用无菌水重新注湿度盘 / 水盘 / 水套。
若设备不支持高温灭菌,可采用化学灭菌(如低浓度过氧化氢、醇类、紫外灭菌等)进行深度消毒。
清洁 / 消毒 / 更换部件后的复原与功能确认非常重要,以保证设备清洁后能安全稳定运行。
装回所有架板 / 支架 /样品托架 /导流板等,确保位置准确、固定牢靠。
装回风机 / 循环部件 /叶轮 /导流板,确保能自由旋转且无摩擦。
装回密封件 / 门封条 /玻璃门 /密封接口。
装回滤芯 / HEPA / 接入口滤器 /样本口滤器。
注水 / 补水:向湿度水盘中注入无菌水至推荐水位;为水套注入清水(并添加防锈剂,若适用)至规定水位。
关闭箱门、接通电源,同时开启 CO₂ 气源管路。
让设备空载运行一段时间(如 12–24 小时或根据厂商建议)以稳定温度 / 湿度 / CO₂。
在稳定后,使用标准仪器(温度计 / CO₂ 仪 / 湿度计等)进行校验测试,确认温度、CO₂、湿度偏差在可接受范围内。
复核报警状态,若出现报警需及时排查。
记录清洁 / 消毒操作、时间、使用消毒剂浓度、部件更换情况等维护日志。
在整个清洁流程中,有一些细节和注意事项非常关键,应特别关注:
避免使用强酸、强碱、含氯或腐蚀性消毒剂(如高浓度漂白剂)以免损伤不锈钢内胆、密封条、传感器或加热元件。
在清洁时避免液体流入电子控制板、线路、风机马达等部件。清洁布不可过湿。
清洁过程中不得开启加热 / 通风系统,避免误触通电造成损害或干扰控制系统。
在拆卸风机、传感器、导风部件时,应严格按照设备手册操作,以免重新安装时误装或损坏。
清洁频率应根据实际使用、污染程度、样品特性调整,过频或不适当化学处理都可能对设备有害。
清洁后应给设备足够稳定运行时间,以使温度 / CO₂ / 湿度重新达到稳定状态,再开始样品培养。
清洁 / 消毒操作应有完整记录,包括操作者、日期、采用溶液浓度、浸泡时间、部件更换情况等,以便质量追踪与验证。
若在清洁中发现密封条破损、腐蚀、裂纹、风机异常、滤芯损坏等,应及时更换部件,避免长期隐患。
对于深度清洁 / 化学消毒后的部件,应确保清洗残留消毒剂彻底清除,避免对样品或细胞造成化学毒性影响。
杭州实了个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