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默飞(Thermo Fisher Scientific)371型CO₂培养箱是一款高精度、稳定性强的生物培养设备,广泛应用于细胞培养、组织工程、微生物培养以及药品研发等领域。该设备采用先进的空气夹套加热系统与红外CO₂控制技术,能够提供恒温、恒湿、恒气体浓度的理想培养环境。
培养箱的开机操作不仅仅是“通电启动”那么简单,它涉及到对温度、湿度、气体供应、过滤系统以及安全装置的系统性准备。一个科学、规范的开机流程,不仅有助于设备稳定运行,更是确保培养实验结果可靠、减少污染风险的重要保障。本文将系统阐述赛默飞371培养箱的开机步骤、参数设定、运行监测及注意事项,以指导操作者规范操作。
在正式启动培养箱之前,操作者需完成一系列检查与准备工作,确保设备、环境与气体系统处于良好状态。
位置要求:培养箱应放置在干燥、通风良好、无强烈振动和阳光直射的实验区域。设备背部应与墙面保持至少10厘米距离,以确保散热与气体流通。
环境温度:建议维持在18–30℃之间。
相对湿度:保持在80%以下,避免过高湿度引起外壁结露。
电源条件:电压220V ±10%,频率50Hz,接地良好,电源插座应配有独立空气开关。
检查培养箱外壳、显示面板和门封条是否完好;
打开外门和内门,检查腔体是否清洁无异味,无积尘或残液;
确认内部搁板、加湿盘、传感器安装正确;
若为首次使用或长时间停机后重新启用,应彻底清洁并消毒内胆。
371型号采用自然蒸发加湿方式,湿度由底部加湿盘维持。
操作步骤:
取出加湿盘,使用超纯水或三次蒸馏水清洗干净;
加入适量纯水,约占加湿盘深度的2/3;
避免使用自来水或矿泉水,以防水垢沉积影响湿度稳定;
将加湿盘放回原位,确保水平放置。
CO₂气体瓶:确认气瓶内压力不低于3MPa,气体纯度≥99.995%;
减压阀:调节出口压力至0.05–0.1MPa之间;
气管连接:检查接头是否紧固,无泄漏;
过滤器:如配备HEPA过滤单元或CO₂过滤装置,确认安装方向正确且未过期。
确认电源线连接牢固,防止松动或折损;
禁止使用延长线连接;
在设备周围留出安全通道,防止操作受阻。
以下步骤为标准化开机流程,建议严格按顺序执行,以避免温控异常或气体滞留。
插入电源插头,开启后方电源开关(位于设备背部或下方)。显示屏亮起,系统自动进入自检状态,屏幕上显示Thermo标志与系统初始化提示。
设备自检项目包括:温度传感器、加热器、电源系统、风扇、电磁阀及报警系统。自检时间约为30秒,若显示“OK”即表示系统正常。若出现错误代码,应参考说明书排查。
按下“SET”键,进入温度设定界面:
使用“↑”“↓”键调整温度值至目标值(一般为37.0℃);
按“ENTER”确认;
系统自动进入温度升温状态,屏幕显示当前温度与设定温度。
温度升至稳定值通常需1–2小时,建议待稳定后再放入样品。
按“CO₂ SET”键进入气体浓度设定界面;
调整数值至5.0%(哺乳动物细胞常用浓度);
按“ENTER”确认;
系统启动红外CO₂传感器检测与闭环调节功能。
若设备长期未使用,应在CO₂通入后校准传感器,以确保准确性。
加湿系统无需人工设定,通电后自动生效。随着腔体温度升高,水盘中的纯水逐渐蒸发形成高湿环境(相对湿度可达90–95%)。
此时可在显示屏“Humidity”栏观察实时湿度变化。
在设备启动后约30分钟,可通过显示界面查看以下参数:
实际温度(Actual Temp);
设定温度(Set Temp);
CO₂浓度(CO₂%);
湿度百分比(RH%);
状态指示灯:绿色表示正常运行,红色表示报警或异常。
若出现报警,应查看提示信息,如“TEMP HIGH”或“CO₂ LOW”,及时排查原因。
首次使用或年度维护后,建议进行温度校准。
方法:
将经校准的标准温度探头放置于腔体中心;
在稳定运行状态下记录10分钟平均值;
若偏差超过±0.2℃,可在“CAL”菜单中进行微调;
调整后再次验证,直至偏差在允许范围内。
红外传感器具有长期稳定性,但建议每6个月进行一次外部标准气体校准。
校准步骤:
关闭箱门,设定CO₂浓度为5%;
稳定运行30分钟后,用外部CO₂分析仪取样;
若偏差超过0.2%,通过“CO₂ CAL”菜单进行调整;
确认调整结果一致后保存。
在设备稳定运行后,应进入日常监控阶段。
通过主界面实时查看温湿度变化,若温度波动超过±0.3℃,应检查门封条或传感器状态。湿度下降明显时,应检查加湿盘水位是否不足。
建议实验室建立培养箱运行日志,记录以下内容:
开机日期与时间;
设定与实际温度;
CO₂浓度设定与实测值;
加湿盘加水情况;
报警记录与处理情况。
此记录既可用于设备追溯,也方便后续验证。
开门前先暂停操作界面以锁定参数;
每次开门时间不超过30秒,避免热量损失;
若需长时间操作,可临时关闭CO₂阀门,防止气体浪费;
开门后关闭紧密,确认门锁吸附良好。
通常在开机2小时后,温度与CO₂浓度可完全稳定。此时可进行正式样品放入。若环境温度变化较大,可适当延长稳定时间。
不得在培养箱内使用易燃溶剂、酸碱气体或腐蚀性试剂;
禁止堵塞通风口和传感器;
不得直接在内胆底部加水,应使用加湿盘;
禁止使用未经校准的气体来源。
问题 | 可能原因 | 解决方法 |
---|---|---|
温度不上升 | 加热丝断开、电源异常 | 检查保险丝与加热元件 |
CO₂浓度偏低 | 气瓶压力不足或管路泄漏 | 更换气瓶或紧固接头 |
湿度不足 | 加湿盘缺水、门封条老化 | 补水或更换密封条 |
报警灯常亮 | 系统检测异常或传感器漂移 | 重启或重新校准 |
长期运行时避免频繁开关机;
合理控制开门次数;
关闭不必要的显示照明;
定期维护提高热效率。
若停机不超过48小时,可保持设定参数不变,仅关闭CO₂气源。
关闭电源与气源;
移出所有样品与附件;
倒出加湿盘内的水并擦干;
用70%乙醇擦拭内胆;
打开门体保持通风,防止霉变。
项目 | 周期 | 内容 |
---|---|---|
加湿盘清洁 | 每周 | 更换纯水、清洗沉积物 |
腔体消毒 | 每月 | 使用无腐蚀性消毒剂 |
传感器校准 | 每6个月 | 温度与CO₂校准 |
系统保养 | 每年 | 厂家专业维护 |
为保证设备长期稳定运行,建议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
操作授权制度:仅限经培训合格的人员操作;
设备台账管理:记录每次开关机、维护与校准信息;
报警响应流程:发现异常立即通知负责人,暂停实验操作;
定期培训:每季度开展一次设备操作与安全培训;
文件归档:保存运行日志、校准报告及维护记录。
赛默飞培养箱371的开机操作虽看似简单,但每一步均与设备性能和实验结果密切相关。通过严格遵循标准流程,可有效保障以下目标:
温度快速达到稳定,减少实验延迟;
湿度与气体环境稳定,防止细胞干燥或酸碱失衡;
操作规范可降低污染风险;
数据记录可实现可追溯管理;
维护得当可延长设备寿命。
因此,操作者在每次开机前应严格执行准备、检查与设定程序,确保设备在最佳状态下运行。
步骤 | 内容 | 关键控制点 |
---|---|---|
1 | 检查环境与电源 | 电压稳定、接地可靠 |
2 | 检查加湿盘 | 使用纯水,保持清洁 |
3 | 检查CO₂系统 | 气瓶压力≥3MPa,接口密封 |
4 | 接通电源 | 观察自检状态 |
5 | 设定温度 | 37.0℃ ±0.1℃ |
6 | 设定CO₂浓度 | 5% ±0.2% |
7 | 检查湿度显示 | 稳定在90–95% |
8 | 开门试验 | 不超过30秒,温度恢复<3分钟 |
9 | 记录参数 | 填写运行日志 |
10 | 样品放入 | 在稳定状态后操作 |
培养箱是实验室中运行时间最长的设备之一,正确的开机步骤不仅体现操作规范,更是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赛默飞371培养箱凭借其卓越的控温性能与人性化的操作界面,为科研人员提供了可靠的实验环境。只要严格执行本文所述的开机流程与维护制度,即可确保设备长期稳定运行,为科研实验提供持续的高质量支持。
杭州实了个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