型号:3111(Forma Series II,水套式 CO₂ 培养箱) 赛默飞世尔+2Thermo Fisher Scientific+2
容量 / 室内容积:约 184 L(6.5 cu. ft.) 手册库+3Thermo Fisher Scientific+3赛默飞世尔+3
电压 / 频率:230 V,50 / 60 Hz 版本 Thermo Fisher Scientific+2赛默飞世尔+2
CO₂ 传感器类型:热导(T/C, Thermal Conductivity)传感器版本(IR 版本为其他型号 3121、3141 等) Thermo Fisher Scientific+2赛默飞世尔+2
氧气控制(O₂):标准 3111 型号不含 O₂ 控制功能 赛默飞世尔+1
认证 / 合规性:UL、cUL、CE 等标准合规性支持 Thermo Fisher Scientific+1
下面按各类性能指标分门别类列出 3111 型的技术参数。
项目 | 参数 | 说明 / 备注 |
---|---|---|
温度范围(设定 / 控制区间) | 环境温度 + 5 °C 到 50 °C(部分资料写 55 °C 上限) Thermo Fisher Scientific+4赛默飞世尔+4Thermo Fisher Documents+4 | 在无冷却选件情况下,一般最低温度受室温限制,最高温度受安全与结构限制 |
温度控制精度 / 偏差 | ± 0.1 °C(在稳定状态下) Thermo Fisher Scientific+2Thermo Fisher Documents+2 | 这是厂商典型性能指标 |
温度均一性 | ± 0.2 °C(在 37 °C 条件下) Unicat | 用以表征箱体内部不同位置温度差异 |
CO₂ 浓度控制范围 | 0.0% 至 20.0% 赛默飞世尔+4Thermo Fisher Documents+4Thermo Fisher Scientific+4 | 设定和控制范围均可达 20% |
CO₂ 控制 / 读数分辨率 | ± 0.1% 分辨率 Unicat+1 | 读数精度点,适合常规细胞培养条件(如 5% CO₂) |
CO₂ 传感器校准 / 稳定性 / 恢复时间 | 对应资料中提到 IR 型或 T/C 型支持自动校准 / 稳定特性;CO₂ 恢复时间 ≤ 5–10 min(某第三方资料) analytical group | 这些数据为第三方资料,须谨慎验证 |
湿度 / 相对湿度 | 在 37 °C 下可保持 < 90% RH(或高达 ~95% RH) 赛默飞世尔+2Unicat+2 | 湿度常由水盘蒸发维持 |
湿度源 / 加湿方式 | 无源水盘(Humidity Pan) Thermo Fisher Scientific+2Unicat+2 | 设备通过箱体内水盘蒸发实现湿度维持 |
内部光源 / 照明 | LED 灯照明 Thermo Fisher Scientific | 用于箱体内部照明观察样品 |
内部结构材料 | 抛光不锈钢内胆,圆角结构设计,无缝 / 易清洁内壁 Unicat+3Thermo Fisher Scientific+3赛默飞世尔+3 | 优化洁净 / 抗污染性能 |
架板 / 托盘 | 标配可拆卸 / 可调式不锈钢搁板(一般 4 块起) 赛默飞世尔+3Unicat+3Thermo Fisher Scientific+3 | 支架易拆卸便于清洗 / 调整高度 |
内部尺寸(深 × 宽 × 高) | 50.8 × 54.1 × 68.1 cm(即 20 × 21.3 × 26.8 in) Thermo Fisher Scientific+2Unicat+2 | 室内有效培养空间尺寸 |
外部 / 机体尺寸 | 外部尺寸资料中部分源写为 668 × 1003 × 635 mm(高 × 宽 × 深) Unicat | 包含机体外壳、箱体壁厚等结构 |
重量 / 运行重量 | 净重(操作状态)约 165.6 kg(含水、配件等) / 重量资料中也有 120.2 kg(净重) Unicat | 装箱、运输重量与安装要求需考虑 |
供电功率 / 电气要求 | 230 V / 50–60 Hz 输入;功率未在公开资料中明确(需查说明书或铭牌) Thermo Fisher Scientific+1 | 在说明书中可能有额定功率信息 |
认证标准 | 支持 UL、cUL、CE 等认证标准 Thermo Fisher Scientific+2赛默飞世尔+2 | 用于满足实验室安全 / 合规性要求 |
数据输出 / 通信接口 | 可选 4–20 mA 输出、RS-485 接口、远程报警触点 (NO / NC / COM) 等 Thermo Fisher Scientific+1 | 用于外接监控系统或集中管理 |
空气过滤 / 污染控制 | 机腔设有 HEPA 空气过滤系统,每 60 秒过滤整腔空气一次(Class 100 空气质量水平可在开门后 ~5 分钟恢复) Thermo Fisher Scientific+2赛默飞世尔+2 | 以控制微粒污染与空气洁净度 |
超温保护 / 报警 | 具备独立的超温保护电路 (OTEMP),当突然温控失控时切断加热器;报警系统提供声 / 光报警、静音功能、报警触点接口等功能 Thermo Fisher Documents+2手册库+2 | 作为设备安全保护机制 |
校准能力 | 支持温度校准 (TEMPCAL)、CO₂ 校准 (CO₂CAL)、湿度 / RH 校准(若选配)等功能 手册库+1 | 便于用户维护与精度校正 |
可选 / 配置选项 | 可配置门方向翻转、氧气控制 (O₂)、湿度显示选件、数据记录与 IQ / OQ 文档、自动气瓶切换 (Gas Guard)、外部接口等 赛默飞世尔+2Thermo Fisher Scientific+2 | 配置灵活,适应不同实验需求 |
密封 / 结构设计 | 三层壁结构(内壁 + 水套层 + 外壳 / 绝缘层),优良保温与结构稳定性设计;外门、磁性门垫圈、泡沫绝缘层等结构支持低热损失设计 赛默飞世尔+1 | 保温与稳定性设计关键指标 |
在了解上述参数后,还需理解这些参数对设备使用的意义,以及设计权衡点。
虽然标称设定温度上限可达 50 °C(或更多资料中写至 55 °C)Thermo Fisher Documents+2Thermo Fisher Scientific+2,但在无冷却选件(如冷却盘管)条件下,箱体最低可控温度一般受到室温限制——通常为环境温度 +5 °C。也就是说,如果实验室温度为 22 °C,则最低设定温度约为 27 °C。 Thermo Fisher Documents
若设备配置了冷却功能(可选冷却盘管选件),则可能实现低于环境温度的设定。 Thermo Fisher Documents
±0.1 °C 精度说明在静态稳定状态下,箱体温度显示值偏差范围非常小,这对敏感细胞培养极为重要。
±0.2 °C 均一性意味着在 37 °C 运行时,不同点之间的温度差异在 ±0.2 °C 范围内。这保证了不同高度 / 不同位置样品拥有接近温度环境。
恢复速度(温度扰动后回稳能力)虽然未在公开参数表中详细列出,但厂商文档中强调 “卓越的参数快速恢复特性” Thermo Fisher Scientific。在 B 字段文档(手册)中也说明,当温度设定改变或开门操作后,系统需要一定时间重新稳定。 Thermo Fisher Documents
控制范围 0–20% 允许用户根据细胞培养需要设定 CO₂ 浓度(如常用 5%)
热导式 (T/C) 传感器版本对温度和湿度敏感度较高,需配合温度 / 湿度稳定环境使用以获得较高准确性与稳定性
第三方资料提到 CO₂ 恢复时间 ≤ 5–10 分钟(即在扰动后恢复至目标 CO₂ 水平所需时间) analytical group
校准功能支持用户在稳定条件下进行 CO₂ 校正 (CO₂CAL) 操作,调整偏差
虽然 3111 型采用被动水盘方式进行湿度调节,但在设计上支持在 37 °C 条件下维持较高湿度 (< 90% RH 或 ~95% RH) 水平 赛默飞世尔+2Thermo Fisher Scientific+2。这有助于减少培养液蒸发、维持细胞环境稳定。
但需注意,湿度控制并非主动控制系统,而是靠水盘蒸发 + 密封结构维持,因此在环境干燥、通风强、开门扰动大的情况下湿度可能下降。
内壁采用抛光不锈钢材质、圆角设计、无螺钉 / 无缝接口,便于清洁与减少微生物滋生空间
HEPA 空气过滤系统持续对腔体内空气进行净化,每 60 秒过滤一次,开门后约 5 分钟可恢复 Class 100 级洁净水平 Thermo Fisher Scientific+1
双层加热 / 加热壁设计与三层壁结构有助于热稳定与保温性能
滤芯、通气口、样本口等处配有微生物过滤器,以减少外界污染物进入腔体
超温保护 (OTEMP) 机制:当箱体温度超过 OTEMP 设定值时,将切断加热器以防失控 Thermo Fisher Documents+1
声光报警系统:温度异常、CO₂ 异常、开门异常、传感器故障等状态均具备报警提示能力
报警触点 (NO / NC / COM) 接口:可连接外部报警系统或监控系统以实现远程报警输出 Thermo Fisher Scientific+1
校准模式下控制系统停止:在执行温度 / CO₂ 校准过程中,系统控制功能暂停,以防止干扰校准过程 Thermo Fisher Documents+1
在了解参数表之后,以下几点建议能帮助你更好地在现场使用与验证这些技术参数。
铭牌 / 设备说明书为准
虽然公开资料提供了较为完整的参数,但具体设备可能因出厂版本、选件配置(如是否装有冷却盘管、是否带 O₂ 控制、是否带湿度显示 / RH 选项等)而略有不同。使用时应优先参考设备铭牌或厂商说明书。
环境温度条件影响温控下限
若实验室环境温度较低,最低设定温度可能受限于环境 +5 °C 以上,若需要低于环境温度培养,应选配冷却选件。
校准验证是必要环节
虽然设备标称 ±0.1 °C 精度、CO₂ 控制 0–20% 等参数,但长期运行、传感器漂移、环境影响可能引入偏差。应定期使用标准参比仪器进行温度 / CO₂ 校验 / 校准验证。
洁净控制与污染防护
HEPA 空气过滤对维持低颗粒环境有重要作用,但在频繁开门、样品操作重干扰环境下,其净化与洁净恢复能力可能受到限制。在实际使用中需结合洁净室 / 操作台环境加以防护。
安全超温保护不能替代实验保护
虽然设备具备超温保护机制,但这只是对设备硬件和安全状态的保护,并不能保证实验样品免受损害。在温度异常、失控等情况下,应立即停机、排除问题,并保护样品安全。
选件 / 配置影响性能
如果设备加装了 O₂ 控制选件、冷却盘管、湿度显示 / 控制选项、自动气瓶切换 (Gas Guard) 等配置,其性能、功耗和校准要求可能与标准模型有所不同,应在参数理解与操作中予以考虑。
杭州实了个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