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默飞Wellwash系列洗板机是一类常见的微孔板清洗设备,广泛用于ELISA实验及其他需要精确清洗的免疫学与分子生物学检测。Wellwash 1x12型号支持一次清洗一排孔(12孔),适用于标准96孔板。设备设计紧凑,操作界面友好,能够通过设定清洗次数、液体体积、浸泡时间、吸液模式等参数,满足不同实验方案的需要。
与人工清洗相比,Wellwash 1x12具有以下优势:
清洗一致性高:保证每个孔位受液体作用时间相同,减少人为误差。
节省时间:一次可处理整排孔,大幅提升效率。
灵活性强:参数可根据不同实验类型灵活调整。
残液少:优化的针头设计和吸液模式,保证孔底残液最低。
将设备放置在坚固、平整的实验台上,避免振动。
保持通风良好,远离热源和强光直射。
避免与强酸、强碱或有腐蚀性的化学品直接接触。
使用符合要求的电源线,确保电压与设备铭牌一致。
接通电源后,确保接地良好。
检查供液瓶与废液瓶的摆放位置,避免管路弯折或受压。
清洗缓冲液需经过过滤,避免颗粒堵塞针头。
废液瓶中应加适量消毒液(如含次氯酸钠)以避免微生物滋生。
每次实验前检查液量是否充足,废液瓶是否有余量。
Wellwash 1x12前面板设计简洁,包含液晶显示屏与功能键区。
液晶显示屏:显示运行状态、菜单、参数设置及报警提示。
功能按键:通常包括电源键、上下方向键、确认键、返回键等。
状态指示灯:用于提示设备是否正常运行。
进入菜单后,主要可进行以下功能选择:
清洗模式选择:板洗、行洗、列洗等。
参数设置:清洗次数、分配体积、吸液时间、浸泡时间。
程序存储与调用:可将常用程序保存,便于快速重复使用。
以下为Wellwash 1x12的典型设置流程,用户可根据实验需求进行调整。
打开电源,设备进行自检。
屏幕显示主菜单,确认设备状态正常。
检查针头是否在初始位置。
将待清洗的96孔板放置在板托上。
确认板托与导轨卡位吻合,避免偏移。
关闭盖板或确认定位。
进入“程序设置”菜单后,依次调整以下参数:
清洗模式
选择“整排清洗”,即1x12模式,确保一次处理12孔。
清洗次数
常见设置为2–5次,根据实验灵敏度与背景信号确定。
分配体积
每孔注入液体体积范围通常为300–400 µL。
可根据孔板深度及实验方案调整。
浸泡时间
设置0–60秒。若需要加强清洗,可适当延长。
吸液方式
选择单点吸液或双点吸液模式。双点模式可进一步减少残液。
针头高度
调整进液针和吸液针的高度,使其贴近孔底但不接触。
建议吸液针距离孔底约0.5–1 mm。
在设置完成后选择“保存”。
输入程序编号与名称,便于后续调用。
可保存多个程序,满足不同试剂盒要求。
从主菜单选择所需程序。
按确认键,设备开始执行。
在运行过程中观察液体分配与吸液是否正常。
程序完成后,设备自动停止。
移除微孔板,检查孔内残液情况。
若需长时间停机,应执行“排空”程序,将管路内液体排净。
ELISA实验
清洗次数:一般选择3–5次。
每孔体积:350 µL。
吸液方式:双点模式,减少背景。
蛋白质结合实验
适度增加浸泡时间(10–20秒),增强冲洗效果。
细胞相关实验
选择柔和吸液模式,防止细胞脱落。
针头高度略高于孔底,避免直接吸走细胞。
每次使用前后必须检查供液瓶和废液瓶,避免液路中断或溢出。
使用低泡沫清洗液,防止气泡影响吸液。
若发现某一行清洗不均,需检查针头是否堵塞。
程序参数需与实验试剂盒说明书相符。
每次使用结束后执行“清洗管路”功能,用蒸馏水冲洗至少3分钟。
排尽残液,保持液路畅通。
每周检查针头是否有沉积物或盐晶。
每月检查管路连接口有无渗漏。
定期更换废液瓶内的消毒液。
若显示“压力过高”,需检查针头或管路是否堵塞。
若出现吸液不完全,应检查针头高度或真空泵。
若运行中断,应确认电源稳定性。
Wellwash 1x12洗板机通过精确的参数控制,能有效提高ELISA及相关实验的清洗质量。用户在设置过程中应关注清洗次数、体积、浸泡时间和针头高度等关键参数,并结合实验需求进行优化。合理的程序保存与调用能大幅提高重复实验的效率。与此同时,严格的日常维护与定期保养,可延长设备寿命,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杭州实了个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