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默飞Wellwash系列洗板机是实验室常用的微孔板自动清洗设备,主要应用于ELISA、免疫学检测和蛋白质结合实验。Wellwash 1x8型号设计为每次清洗一列孔(8孔),适用于标准96孔板。与1x12机型相比,1x8在操作灵活性上更强,尤其适合部分列清洗或需要小批量处理的实验方案。
其主要优势包括:
精确性高:通过可编程参数设置保证实验重复性。
灵活性强:支持整列操作,便于针对性清洗。
操作简单:面板直观,易于掌握。
效率提升:替代人工反复清洗,提高实验速度。
残液少:优化的吸液针设计,降低背景干扰。
仪器需放置在平稳、干燥、无震动的实验台上。
保持通风良好,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潮湿环境。
避免靠近酸碱或有强烈腐蚀性的化学试剂。
确认电源电压符合铭牌要求,并保证接地良好。
将供液瓶和废液瓶分别放置在指定位置。
管路连接需顺畅,无弯折或漏气现象。
清洗缓冲液应经过滤,避免颗粒堵塞管路。
废液瓶中可预先加入消毒液,抑制微生物滋生。
每次实验前检查供液是否充足,废液瓶是否有足够余量。
使用标准96孔板,确保与板托匹配。
清洗前应去除外部多余液体,避免液滴污染面板。
确认板内是否含有细胞或蛋白,根据实验类型选择适合的清洗模式。
打开电源开关,设备自动进入自检状态。
液晶屏显示主菜单,确认无报警提示。
检查针头是否归位。
将待清洗的96孔板放置在板托上,保证A1孔位置正确。
确认孔板固定到位,不可倾斜。
进入“程序设置”界面,根据实验需求输入参数:
清洗次数:常用2–5次。ELISA实验通常设置3–4次。
注液体积:每孔300–400 µL,依孔板深度调整。
浸泡时间:可选0–60秒,若背景较高可适度延长。
吸液方式:可设单点或双点模式。双点模式能进一步降低残液。
针头高度:建议吸液针与孔底保持0.5–1 mm距离,避免损伤。
设置完成后可保存为编号,便于日后重复调用。
下次实验直接选择程序编号即可。
在主菜单选择对应程序,按确认键启动。
设备自动完成加液、浸泡、吸液步骤。
在运行过程中注意观察液体流动是否正常。
实验结束后执行排空程序,排净管路中残液。
用蒸馏水冲洗液路3–5分钟,保持清洁。
清洗次数:建议至少3次。
注液体积:350 µL较常用。
吸液模式:优先选择双点吸液。
浸泡时间:增加至15–20秒,以提高清洗彻底性。
清洗次数:适当增加,减少非特异性结合。
针头高度:应比孔底略高,避免破坏细胞层。
吸液速度:选择柔和模式,减少细胞脱落。
清洗参数:增加循环次数,延长浸泡时间。
液路管理:每次实验前后彻底冲洗,避免交叉污染。
孔板放置
必须确认方向正确,避免清洗程序偏移。
液体选择
使用低泡沫缓冲液,避免气泡干扰吸液。
禁用高黏度或强腐蚀性溶液。
运行过程
不可在运行中取出孔板。
若需中断,应先暂停,再操作。
实验安全
操作时需佩戴实验手套,避免接触废液。
废液瓶必须定期更换与消毒,遵守实验室废弃物处理规范。
每次实验后必须冲洗管路,防止盐析或结晶。
检查针头是否堵塞,及时清理。
擦拭面板和外壳,保持整洁。
每周检查液管连接是否松动。
每月检查废液瓶和供液瓶状态。
定期运行维护程序,延长设备寿命。
停机前运行蒸馏水冲洗。
排空管路后存放在干燥环境。
液体注入不足
检查供液瓶液量是否足够。
确认管路是否有气泡或堵塞。
吸液残留多
调整吸液针高度。
切换至双点吸液模式。
压力报警
可能为管路堵塞,需清理针头或更换管路。
清洗不均匀
检查孔板放置是否倾斜。
确认程序参数是否合理。
赛默飞Wellwash 1x8洗板机作为高效、可靠的微孔板清洗设备,凭借整列清洗的特点,在ELISA及多种免疫学实验中发挥重要作用。其操作要点集中在以下方面:
严格准备:包括环境、电源、液体和孔板检查。
合理设置参数:清洗次数、体积、吸液模式需符合实验要求。
程序化操作:保存常用程序,提高重复实验效率。
全过程关注:运行中保持观察,及时发现异常。
维护保养:每日冲洗、定期检查,确保长期稳定运行。
通过熟练掌握这些操作要点,Wellwash 1x8不仅能够保证清洗效果的一致性,还能显著提升实验效率,减少人为误差,为科研和检测提供可靠保障。
杭州实了个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