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默飞 Wellwash 1x8 洗板机是一款用于酶标板清洗的自动化实验仪器。该设备常应用于酶联免疫吸附实验、蛋白检测、细胞学研究等场景。它的核心功能是通过控制加液和抽液,实现对酶标板各孔中液体的洗涤,从而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和重复性。相比人工清洗,该设备不仅效率更高,还能显著降低操作误差。
设备采用一排八针同时清洗的设计,能够覆盖96孔板的行列,适合中等通量实验室的使用。通过程序设定,可以调整加液体积、抽吸方式、浸泡时间以及重复次数,以满足不同类型实验的要求。
在设备投入使用之前,必须完成正确的安装与调试。操作步骤如下:
开箱检查:确认设备外观无破损,配件齐全,包括电源线、进液管、废液管、洗针组件和使用手册。
放置位置:设备应置于稳固的实验台面,避免震动和潮湿环境,周边预留操作空间,方便放置试剂瓶和废液瓶。
电源连接:确认电源电压与设备铭牌一致,使用原装电源线,并连接有接地保护的插座。
液路安装:进液管连接到洗液瓶,废液管插入废液瓶,确保密封良好,避免气泡和液体渗漏。
洗针检查:观察洗针是否堵塞或损坏,如有问题应立即更换,保证流体通畅。
系统测试:开机后运行自检程序,确认加液与抽液系统工作正常。
Wellwash 1x8 的操作界面通常为按键式或液晶显示。实验人员可以通过菜单设置不同的参数,主要包括:
清洗模式:可选择一次性加液抽液或多次循环洗涤。
加液体积:根据孔板容量和实验要求设定,一般在200至350微升之间。
浸泡时间:设定加液后静置的时间,利于反应物充分去除。
抽吸模式:包括单次抽吸、双重抽吸和残液清除等方式。
重复次数:根据实验需要设置清洗循环的次数。
废液排空:定期运行排空功能,防止废液倒流。
在酶联免疫实验中,洗板是关键步骤。以典型的ELISA为例,清洗流程如下:
将反应完成的酶标板放入洗板机。
设置清洗程序,包括加液体积、浸泡时间、抽吸方式及重复次数。
启动程序,设备会自动完成多次清洗。
清洗结束后,检查孔底残液是否彻底去除。
该流程可确保非特异性结合物被冲洗干净,减少背景信号,提高实验灵敏度。
在蛋白检测或抗体结合实验中,洗板同样重要。此类实验对清洗强度和残液控制要求更高,因此可使用双重抽吸模式,并增加浸泡步骤。
某些细胞实验也需要洗板机操作,例如细胞固定或染色后的冲洗。此时应降低抽吸力度,避免细胞层脱落。可以通过调整抽液高度与真空强度来实现。
在加液前,应确认试剂瓶中液体充足,避免空气进入管路。
每次运行前检查废液瓶容量,防止溢出造成污染。
孔板摆放要对齐,避免清洗针偏移损伤孔壁。
清洗过程中不要随意打开盖子或移动孔板,以防液体飞溅。
若更换不同试剂,应先运行管路冲洗程序,防止交叉污染。
不同实验需要设定不同程序,应提前规划并保存常用方法。
加液不足:检查进液管是否堵塞,确认液瓶液面是否过低。
抽液不彻底:检查废液管路是否弯折或堵塞,确认真空泵工作是否正常。
残液过多:可能是抽吸高度过高,需调整洗针位置。
孔间交叉污染:通常因洗针堵塞或液体喷溅造成,应及时清洗或更换洗针。
设备报警:根据提示检查相应部件,如液位传感器或电源状态。
为了延长设备寿命并保持实验可靠性,应定期进行清洁与保养。
日常维护:每天实验结束后用蒸馏水清洗液路,防止盐类沉积。
深度清洁:每周使用稀释清洗液或酒精冲洗管路,杀灭可能存在的微生物。
洗针保养:定期拆下洗针浸泡在温和清洁剂中,防止蛋白或沉淀堵塞。
废液瓶清理:及时倒空废液并清洗瓶体,避免异味和细菌滋生。
软件更新:若设备支持固件升级,应根据厂商提示更新,以获得更佳性能。
操作人员需接受培训,熟悉设备原理和程序设置。
使用过程中应佩戴防护手套和护目镜,避免试剂接触皮肤。
废液应按照实验室规定分类处理,不得随意倾倒。
设备长时间不用时,应断开电源并清洗管路。
针对不同实验类型,应建立标准操作程序,减少人工差异。
可预设多个清洗方法并编号保存,方便快速调用。
根据实验结果反馈,适时调整洗涤参数,保证最佳信噪比。
与其他设备联合使用时,应合理安排时间,减少样本等待。
赛默飞 Wellwash 1x8 洗板机作为实验室常用清洗设备,具有操作简便、重复性好、适应性强的特点。通过合理设置参数和正确维护,能够显著提升实验质量和效率。无论在免疫学、蛋白学还是细胞学研究中,该设备都能发挥重要作用。熟悉其功能与操作规范,是实验人员提高工作效率和保证数据可靠性的基础。
杭州实了个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