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其他基于微孔板的实验中,洗板步骤是决定检测结果准确性和重复性的重要环节。赛默飞Wellwash 1x8洗板机作为自动化清洗设备,采用1×8通道的清洗方式,为实验提供高效、低残留和稳定的清洗保障。本说明将全面介绍其工作原理及相关机制。
自动化液体分配与抽吸
Wellwash 1x8的核心是液体处理系统,通过内置泵体和阀门实现清洗液的精准分配,并利用真空抽吸或负压原理将孔内液体迅速排出,从而完成一次加液与抽液循环。
1×8通道同步工作
洗针组件由8个平行分布的金属针构成,可一次性对微孔板的整行(8孔)进行操作,逐排完成全板的加液与抽吸。这种方式兼顾了速度和均匀性。
残液控制
通过优化针尖设计、抽吸压力和时间控制,使每个孔位的残液量保持在极低水平(通常≤1 μL),减少对后续加样和显色反应的干扰。
程序化循环
用户可设定洗涤次数、加液体积、浸泡时间和震荡模式,仪器根据设定自动完成循环,实现灵活多样的清洗方式。
洗针组件
由1×8金属针组成,排布精确,确保与微孔板对位。
兼具加液与抽液功能,减少机械切换时间。
液体泵与阀门系统
内置蠕动泵或隔膜泵,控制液体流速与体积。
多路阀门实现洗液、冲洗液和废液的切换。
废液回收系统
通过管路与废液瓶连接,抽吸后的液体统一收集,避免污染环境。
控制模块
液晶显示屏与微处理器系统,用户可进行参数设置。
内部存储器保存常用清洗程序,便于重复实验。
托盘驱动装置
控制微孔板在水平方向移动,使每次8孔依次进入清洗区域,直至完成全板操作。
初始化阶段
仪器通电后,系统自检,泵体、阀门和传感器进入待机状态。
用户将洗液和废液瓶安装到位,并放置微孔板。
加液步骤
泵体启动,将设定体积的清洗液通过洗针注入8个孔中。
液体均匀充满孔腔,覆盖孔壁和底部。
浸泡与震荡
根据设定,清洗液可在孔内停留一定时间,用于充分溶解或去除非特异性结合。
若选择震荡模式,托盘会进行轻微振动,增强液体与孔壁的接触。
抽液步骤
抽吸系统开启,废液经洗针同步吸出,进入废液瓶。
抽吸参数可调整,确保残留量降至最低。
循环完成
系统可根据程序设置进行多次加液-浸泡-抽液循环。
完成后托盘推出,用户取出清洗好的微孔板。
液体精确控制
通过泵速与阀门开启时间的精准配合,实现50–1000 μL范围内的准确分配。
真空抽吸原理
在抽吸端形成负压,迅速将液体带走,避免残液滞留。
配合针尖位置和孔底接触角度,提升排液效率。
同步与均一性
8通道针头确保同排孔同时加液与抽液,保证各孔一致性。
程序化控制
内置微控制器调度泵体、阀门和托盘运动,形成高度自动化流程。
效率提升
一次处理8孔,整板清洗时间显著缩短。
残液量低
特殊针尖与抽吸控制,使残液≤1 μL,有效减少背景干扰。
重复性好
自动化和参数化控制保证不同批次实验间的高度一致性。
多模式灵活性
可满足单次冲洗、多次循环、浸泡震荡等多样化实验需求。
泵体与阀门性能
若泵速不稳,会导致分液不均。
洗针状态
针尖堵塞或弯曲会影响液体流速与抽吸效果。
清洗液成分
清洗液缓冲能力和表面张力影响去除效率。
程序参数设置
浸泡时间过短或冲洗次数不足会导致残留物未完全去除。
清洗速度:1×12比1×8更快,但对板型兼容要求更高。
灵活性:1×8更适合小批量实验或精细控制。
维护难度:1×8针头数量少,清洗和更换相对方便。
在细胞学实验中的应用
可用于细胞培养板清洗,减少死细胞或残留培养液。
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
高通量ELISA实验中,Wellwash 1x8通过快速清洗保证数据稳定性。
原理优化方向
增加压力传感器,实时监控液体分配。
采用改良针头涂层,减少液滴挂壁。
赛默飞Wellwash 1x8洗板机基于 泵体分液、真空抽吸和1×8通道同步清洗 的核心原理,为ELISA及其他基于微孔板的实验提供可靠的清洗保障。它通过精确的液体控制、低残液量和高度自动化的程序化操作,不仅提高了实验效率,还保证了检测结果的重复性与可靠性。
与其他清洗方式相比,Wellwash 1x8在灵活性、适配性和维护便利性上具有独特优势。用户若能结合合理的参数设置和科学的保养措施,将进一步发挥该设备的价值,使其在科研和临床检测中保持长期稳定运行。
杭州实了个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