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默飞Wellwash 1x12洗板机是酶标分析及相关免疫学实验中不可或缺的辅助设备,其主要任务是通过自动化的液体处理系统完成对酶标板的清洗。液体处理能力直接决定了实验数据的稳定性与准确性。设备在运行过程中,涉及清洗液、反应缓冲液、废液和保存液等多种流体,合理的液体管理是保障仪器性能与延长寿命的核心环节。因此,系统性理解液体处理的原理、操作步骤和维护要点,对于科研及检测人员都具有重要意义。
Wellwash 1x12配备精密泵体和阀门,通过负压与正压相结合的方式实现液体的吸入与排出。液体经过进液管被泵体吸入,分配到喷嘴,再均匀地注入到酶标板的各个孔中。同时,通过吸液针或抽吸系统,将孔内残余液体回收到废液瓶。
液体处理的通路可分为:
进液通道:连接清洗液或试剂瓶;
分配通道:泵体与阀门控制分配;
排液通道:将使用过的液体导入废液瓶;
保护通道:在清洗或停机时用于纯水或保存液冲洗。
体积精确:确保各孔液体分配均一。
速度可控:避免液体冲击过大造成细胞或包被脱落。
无残留:保证孔内试剂吸尽,避免交叉污染。
常用PBS(磷酸盐缓冲液)、去离子水或蒸馏水,主要作用是去除酶标板内残余试剂、底物和未结合物。
部分实验需要特定离子强度和pH环境的缓冲液,如Tris缓冲液,以保证洗板效果和样品稳定性。
长期停机时,可用厂家推荐的保存液防止泵体干燥或管路结晶。
实验过程中的废液包括酶标板残余反应液、清洗液、试剂稀释物等,需妥善收集与处理,避免污染。
使用分析纯或实验室级去离子水配置PBS等缓冲液。
避免使用含沉淀或杂质的液体,以免堵塞管路。
液体应现配现用,避免长期存放导致微生物污染。
液体瓶应专瓶专用,标记清楚。
定期更换并清洁液体瓶,避免残渣积累。
容器容量应与实验量匹配,避免在实验过程中满溢。
废液瓶需有良好的密封性,防止挥发或溢出。
将进液管插入准备好的清洗液瓶中。
确认管路无气泡,必要时运行“Prime”程序预充液。
在设备界面选择程序,设定每孔注入体积和次数。
分配时保持均匀流速,避免冲击。
吸液针应精确对准孔底,确保残液吸尽。
所有废液会自动导入废液瓶。
操作人员需定期检查废液瓶液位,防止过满。
实验结束后必须用去离子水冲洗管路,清除残留。
冲洗时间一般为2–3循环,直到废液澄清透明。
避免交叉污染
每次更换液体类型时必须冲洗液路。
同一实验中不可随意更换清洗液配方。
液体温度与稳定性
液体应在室温条件下使用,避免过冷或过热。
若液体中含有活性成分,应遵循实验说明书保存。
液路堵塞的防范
不可使用含颗粒或沉淀的液体。
定期检查进液管过滤网。
实验结束后用去离子水冲洗液路。
倒空废液瓶并清洗。
对液路进行深度清洗,可使用温和清洁剂冲洗,再以去离子水过液。
检查管路接头是否松动。
使用保存液灌注液路,防止干燥。
拔掉进液管并妥善收纳。
分类收集
含有生物样品的废液需高压灭菌或消毒处理。
含化学试剂的废液应按照危化品分类存放。
实验室规范
操作废液时必须佩戴手套和护目镜。
废液瓶应定期更换,保持清洁。
环保要求
严禁直接将废液倒入下水道。
必须交由实验室危废处置渠道进行处理。
液体吸不上来
检查进液管是否插入液体。
查看泵体是否存在气泡,必要时运行排气程序。
液体分配不均
检查喷嘴是否堵塞。
校正液体体积参数。
废液外溢
原因:废液瓶未及时清空。
解决:增加液位监测,养成实验前检查习惯。
液路有异味或沉淀
定期深度清洗液路,必要时更换管路组件。
液体处理不仅仅是机械操作,其规范程度直接决定实验数据的可靠性:
若清洗不彻底,孔内残留会导致背景值升高。
若吸液不净,孔间交叉污染会干扰样本信号。
若废液处理不当,可能带来生物安全风险。
因此,科学、系统的液体管理是保证ELISA等实验成功的基础。
赛默飞Wellwash 1x12液体处理系统在实验室应用中承担着关键作用。正确的液体管理包括:
合理准备与配置液体,确保纯净与稳定;
规范装载与排放,保证分配精度与废液安全;
严格冲洗与维护,预防堵塞和污染;
遵守安全与环保要求,体现实验室管理规范化。
通过建立标准化操作流程和日常维护制度,可以显著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提高实验数据的准确性与可重复性,同时保障实验室人员的安全。
杭州实了个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