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默飞Wellwash 1x12洗板机是一款应用广泛的酶标板清洗设备,常用于免疫学检测、ELISA实验、细胞学研究等领域。正确的停机步骤不仅关系到设备的使用寿命,还会影响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停机流程涉及液路清洗、废液处理、电源管理和维护检查等多个环节,任何一个环节的疏忽都可能导致管路堵塞、泵体损坏或实验数据异常。因此,掌握并严格执行标准化的停机步骤是实验人员的基本要求。
在进入正式停机步骤之前,需要进行停机前的准备,确保停机操作顺利、设备安全。
确认实验结束
确认当日实验任务已全部完成,不再需要进行额外的清洗或测定。
检查酶标板是否已经清洗完毕,避免实验中断导致数据缺失。
记录使用情况
建议在实验记录本中写明设备的使用时间、操作人和运行状态。
若发现运行过程中有异常(如吸液不均、泵体噪音等),应在停机前记录并反馈。
准备清洗液
停机清洗通常需使用去离子水或蒸馏水。
确认清洗液体积充足,避免清洗过程中因液体不足导致管路残留。
废液容器检查
查看废液瓶是否已满,如接近满载需及时倾倒。
确保废液容器与排液管连接牢固,防止清洗过程中液体外泄。
液路清洗是停机过程中最关键的环节,目的是去除管路内残留的缓冲液或试剂,避免沉积堵塞。
更换清洗液:
将进液管插入装有去离子水的清洗瓶中,确保管路能吸入纯净水。
运行冲洗程序:
在控制界面选择“Rinse”或“Prime”功能。
让泵体将去离子水循环冲洗管路,一般建议运行2–3个循环。
观察废液瓶中是否有连续流出,若液体不畅通需检查管路。
注意事项:
清洗液必须为纯水,避免使用含盐或含杂质液体,否则会加速泵体和阀门磨损。
排空进液管:
将进液管从清洗瓶中取出,置于空气中,运行排空程序,让泵体将余液抽尽。
确认液路中基本无残留。
检查废液瓶:
倒掉清洗后的废液,避免长时间存放导致污染或产生沉淀。
用自来水或稀释的清洁剂冲洗废液瓶,再以纯水冲净,晾干备用。
退出操作程序:
确认所有运行程序已完成,不要在程序进行中直接断电。
按照控制面板提示安全退出。
关闭电源开关:
将设备后方的电源开关置于OFF位置。
拔掉电源插头,特别是在长时间不使用时。
断开外部连接:
若与电脑或其他仪器连接,应先退出软件,再拔除通讯线缆。
表面擦拭:
用干净的无尘布轻轻擦拭机身表面,必要时可使用70%酒精进行消毒。
禁止使用强酸、强碱或腐蚀性溶液。
管路整理:
将进液管、排液管收纳整齐,避免弯折或拉扯。
若长时间停机,可将管路单独浸泡在纯水中保存。
定期检查液路
每周至少检查一次管路是否通畅。
若发现液路内有气泡或沉淀,应进行深度清洗。
泵体保养
长期停机前,建议运行厂家推荐的维护程序。
必要时可加入专用保存液,以保护泵膜和阀门。
环境要求
设备应置于干燥、清洁的实验室环境。
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湿度,以免电子部件受损。
记录与交接
若设备为多人共用,需在停机后做好交接记录。
特殊情况应在记录本中注明,便于下次使用时排查。
停机后液路仍有残留液体
原因:清洗循环不充分或进液管未完全排空。
解决:重新运行冲洗程序,直到废液流出澄清无色的纯水。
废液瓶异味或沉淀
原因:废液未及时清理。
解决:每日停机必须清理废液瓶,并彻底清洗干净。
下次开机时吸液不畅
原因:管路中有空气堵塞或阀门残留。
解决:开机后运行“Prime”程序,将空气排出。
短期停机(1–3天)
用去离子水冲洗后即可关闭电源。
不需要额外保存液。
长期停机(超过1周)
除了纯水冲洗,还建议使用厂家提供的保存液。
管路可以拆卸并单独清洗,确保不结晶、不发霉。
建议覆盖防尘罩,避免灰尘进入。
实验室安全规范
操作废液时佩戴手套,避免直接接触。
废液处理应符合实验室危险废物管理规定。
电源安全
停机后拔掉电源插头,防止电气故障。
禁止在带电状态下进行任何维护操作。
人员培训
所有操作人员需经过培训,熟悉设备操作与停机流程。
建立SOP(标准操作程序),并张贴在设备附近以便参考。
赛默飞Wellwash 1x12洗板机的停机步骤看似简单,但实际上包含了多环节的细致操作。核心要点可以归纳为:
冲洗液路:避免残留堵塞;
清空液体:保持管路和废液瓶干净;
关闭电源:确保设备安全;
外部清洁:保持仪器卫生;
记录维护:形成规范化管理。
通过遵循标准化停机流程,不仅能保证设备性能稳定,还能有效延长使用寿命,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与可重复性。对于科研人员来说,规范停机既是对实验数据负责,也是实验室管理制度化的体现。
杭州实了个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