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默飞 Wellwash 1x12 洗板机是一款为免疫学、分子生物学及临床检测实验室量身打造的自动化清洗设备,能够在ELISA、蛋白质结合实验、细胞学研究等多个领域提供可靠支持。为了确保实验准确性和设备长久稳定,科学、规范的运行操作至关重要。本运行指南将对整个流程进行系统说明,帮助使用者熟练掌握操作要点。
将洗板机放置在稳定、平整的实验台上,避免振动和倾斜。
室内温度应保持在15–30℃之间,相对湿度控制在80%以下。
环境需远离腐蚀性气体或强电磁干扰源,保持通风良好。
使用符合标准的220 V/50–60 Hz电源插座,并确保接地可靠。
开机前确认电源开关处于关闭状态。
洗液瓶:装入PBS、Tris-Tween 等适合实验的缓冲液。
废液瓶:清空并确认与吸液管连接牢固,避免回流或外溢。
管路:检查是否有弯折、堵塞或老化情况。
根据实验选择标准96孔板(U、V或平底)。
确认板子清洁、无裂纹,样品加样规范。
打开电源,系统自动执行自检,检查液体分配和抽吸功能。
若屏幕显示“正常”,即可进入操作界面。
程序选择:调用已有方法或新建方法。
运行设置:调整清洗次数、注液体积、吸液方式。
维护模式:执行管路冲洗、系统自检等。
数据管理:保存与修改运行程序。
清洗次数:根据实验需求选择,一般ELISA为2–4次。
注液体积:50–3000 µL/孔可调,常规为300 µL/孔。
浸泡时间:0–600秒,可根据反应特性设置。
抽吸模式:强吸用于常规清洗,弱吸适合细胞类实验,避免破坏贴壁细胞。
循环方式:允许设置注液-浸泡-抽吸的组合步骤,灵活度高。
用户可将个性化方法保存并命名。
系统支持多程序存储,便于不同实验快速切换。
打开板托,将待清洗酶标板放入,确保孔板与喷针位置对齐。
合上板托,避免运行中移位。
在菜单中选择所需方法并确认参数。
按下“开始”键,设备自动执行操作。
注液阶段:液体均匀注入整行孔位,保证体积一致。
浸泡阶段:洗液在孔内停留一段时间,溶解或去除未结合物。
抽吸阶段:抽吸针彻底移除残液,残余量一般低于2 µL。
循环执行:根据程序设置重复操作,直至完成。
操作员可随时在屏幕上查看运行进度。
如遇报警提示,应立即暂停并排查原因。
运行结束后,系统提示“程序完成”。
取出酶标板,放置于干净容器内备用。
将进液管放入去离子水中,运行“冲洗模式”。
确保管路中残留缓冲液被完全清除,避免结晶或污染。
倒空废液瓶,并用清水清洗。
按照实验室规定处理生物废液。
在菜单中选择“关机”选项,待屏幕熄灭后关闭电源开关。
拔下电源插头,确保断电安全。
实验结束必须进行管路冲洗。
检查吸液针是否有堵塞,必要时用清水或专用针清洁。
清理外壳和操作面板,保持设备清洁。
检查液体瓶、管路是否有泄漏。
检测泵控系统,确认液体分配是否精准。
检查密封件磨损情况,必要时更换。
建议每年进行一次全面检修,包括校准与部件更换。
联系赛默飞售后服务进行专业维护。
注液不足或不均匀
检查进液瓶液面高度。
排查进液管路是否有气泡或堵塞。
残液过多
检查抽吸针是否堵塞。
确认吸液模式是否正确。
设备报警
根据屏幕提示代码查找原因。
常见包括废液瓶已满、泵异常或管路泄漏。
噪音过大
检查设备是否水平放置。
排查泵是否因空气进入导致运行异常。
严禁使用强酸、强碱或有机溶剂作为清洗液,以免损坏设备。
使用含生物危险样本的板子时,必须遵守实验室生物安全规范。
运行中不得随意打开板托或移动孔板,以免液体飞溅。
长期停用时,应彻底冲洗管路并保持干燥存放。
设备操作应由受过培训的专业人员执行。
通过严格遵守运行指南,实验室可实现:
高效工作:节省人工操作时间,提升批量处理能力。
数据一致性:减少人为差异,保证实验可重复性。
设备长寿命:规范操作降低损耗,延长使用周期。
安全合规:减少操作风险,确保实验室安全。
赛默飞 Wellwash 1x12 洗板机运行指南覆盖了准备、程序设置、运行监控、结束清理、维护、故障排查与安全要求等完整流程。通过遵循该指南,操作人员能够充分发挥设备高效、精准和稳定的优势,从而保障实验的可靠性与可重复性。该设备不仅是科研和临床工作的有力助手,也是推动实验室标准化和现代化的重要工具。
杭州实了个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