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lwash 1x12 洗板机作为赛默飞推出的自动化微孔板清洗设备,功能涵盖液体分配、残液吸除、循环清洗与多程序存储等多项操作。系统设置是确保设备发挥最大性能、保障实验重复性和数据可靠性的核心环节。本说明将对系统设置的构成、流程和注意事项进行详细说明,帮助用户全面掌握设备的配置要点。
设备的软件系统采用分层菜单结构,以主界面为核心,逐级进入各类功能模块。整体设置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主菜单功能
程序选择
参数设置
系统维护
液路管理
用户自定义选项
参数层级
清洗体积
吸液位置
循环次数
浸泡时间
震荡模式
液路选择
存储与调用
内部存储区可保存 30–50 个不同的清洗程序
支持调用、复制、修改与删除
用户可通过“新建程序”功能,依次设置各项参数并保存。流程为:
输入程序名称或编号
选择孔板类型(平底、U底或V底)
设置清洗方式(单次、循环、多段模式)
分配体积:50–3000 μL,可按孔逐列配置
循环次数:1–99 次,适应不同强度的洗涤需求
残液控制:通过吸液位置调整,确保残液≤1 μL
浸泡时间:0–999 秒,可用于增强抗体结合实验的洗板过程
延时设置:各步骤之间可设定间隔,避免液体紊流
震荡模式:低频、中频、高频三档,改善液体与孔壁接触
中心吸液:适用于细胞类实验,避免吸走沉降物
双点吸液:用于 ELISA 清洗,保证残液最小化
洗液通道:可配置 2–3 路洗液,用户可在程序中指定不同步骤所用洗液
切换逻辑:可实现“缓冲液 → 蒸馏水 → 缓冲液”的清洗序列
液晶显示屏提供实时参数与进度显示
多功能按键用于移动、选择、确认及返回
上方显示当前程序名称与运行状态
下方分为功能区:参数修改、存储、运行、维护
启动设备并完成自检
进入程序选择或新建菜单
按步骤设定参数
保存并命名程序
启动运行并监控
存储模式
每个程序独立存储,编号唯一
支持覆盖更新,防止误操作
调用模式
用户可快速加载常用程序
支持复制功能,用于小幅修改现有程序
程序管理
定期检查与清理不再使用的程序
建议按照实验类别命名,如“ELISA-3次冲洗”或“细胞固定冲洗”
自检功能
每次开机自动检测液路、针头和废液瓶状态
提示异常情况,需用户确认后才能进入主界面
清洗与冲洗设置
可设置自动冲洗模式,预防管路沉积
建议每天使用结束后运行 5 分钟的去离子水冲洗程序
校准
体积校准:保证分配精度
吸液校准:减少残液
位置校准:确保针头对准孔位
体积过大:可能导致溢出,应根据孔型合理选择体积
循环过少:残留物未清除,导致实验结果偏差
浸泡时间过长:可能导致样品稀释或细胞脱落
吸液位置不准:残液偏高,需重新校准针头位置
洗液选择错误:错误液路会引发数据偏差,应提前检查连接
针对 ELISA 实验
推荐:体积 300 μL,循环 3–5 次,双点吸液,浸泡 30 秒
可显著降低背景值,提高信噪比
针对细胞培养
推荐:体积 200 μL,循环 2 次,中心吸液,低频震荡
避免细胞层脱落
高敏实验
使用三级洗液切换:PBS → 蒸馏水 → PBS
可降低盐离子或杂质残留
液位报警:废液瓶满时自动报警,需及时清空
错误代码提示:出现堵塞、气泡或电机故障时,屏幕显示故障代码
权限管理:部分实验室可设定操作人员权限,避免误改程序
恢复出厂设置:在参数混乱时可一键恢复,重新校准后使用
Wellwash 1x12 洗板机的系统设置涵盖了体积、次数、浸泡、吸液方式、震荡模式和多液路切换等关键环节。合理设置不仅能提升实验效率和数据一致性,还能有效减少交叉污染与实验误差。用户在日常使用中,应结合具体实验需求,灵活调用程序,并定期进行校准和维护。
从总体上看,Wellwash 1x12 的系统设置设计具有以下优势:
结构清晰:菜单化分层,易学易用
灵活性高:满足不同实验场景需求
安全可靠:多重报警与校准机制
兼容性强:适用于多类型微孔板和实验方案
通过对系统设置的深入理解和合理应用,实验人员能够充分发挥该设备的潜力,实现实验效率与结果准确性的双重保障。
杭州实了个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