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分光光度法是一种经典而广泛应用的定量与定性分析手段。其原理是基于物质在紫外光区(通常为 190–400 nm)对特定波长光的吸收,通过测量吸光度来推算物质的浓度和特征。由于许多生物分子(如核酸、蛋白质、辅酶等)、有机化合物以及部分无机离子在紫外区具有特征吸收峰,因此紫外检测在 分子生物学、临床医学、药物分析、环境监测和食品检测 等领域具有重要价值。
赛默飞Thermo Scientific Evolution One分光光度计,作为一款覆盖紫外至可见光范围的高性能光学仪器,凭借其 高光学分辨率、低噪声电子系统和智能化数据处理能力,在紫外检测中展现出优异的灵敏度和稳定性。本文将系统性介绍其紫外检测的原理、技术优势、应用场景和未来发展趋势。
吸收定律
紫外检测遵循朗伯-比尔定律(A = εbc)。其中:
A:吸光度
ε:摩尔吸收系数
b:光程长度
c:溶液浓度
通过测定样品在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可反推出物质浓度。
核酸检测
DNA和RNA在260 nm处有最大吸收峰。
260/280比值常用于评估核酸纯度。
蛋白质检测
蛋白质中的色氨酸、酪氨酸和苯丙氨酸在280 nm处有特征吸收。
吸光度与蛋白质浓度呈线性关系。
其他应用
小分子有机化合物:如苯环结构在紫外区有强吸收。
无机离子:部分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后在紫外区表现吸收。
光源配置
氘灯作为紫外区光源,波长覆盖190–350 nm。
氘灯光强稳定性高,寿命长,确保长期紫外检测的重复性。
单色器与光栅
高分辨率光栅,最小带宽可低至1 nm。
有效抑制杂散光,保证紫外区谱线清晰。
检测器系统
高灵敏度光电倍增管(PMT),能够捕捉极弱的紫外信号。
噪声水平低,信噪比可达到10000:1。
双光束设计
样品光路与参比光路同步检测,实时扣除光源波动。
提高了紫外检测的基线稳定性。
高灵敏度
最低可检测核酸浓度为0.5 ng/µL。
对低浓度蛋白质(0.01 mg/mL)依然保持良好线性。
高分辨率
波长精度可达±0.3 nm。
在紫外区能够区分相近吸收峰,如DNA与RNA混合样本的区分。
低杂散光
在220 nm处,杂散光小于0.05%。
确保在高吸光度样本检测中依然获得准确结果。
重复性与稳定性
光度重复性 ≤0.001 A。
长时间运行中,基线漂移极小。
核酸定量与纯度评估:常用260/280和260/230比值判断纯度。
蛋白质浓度测定:适合于常规蛋白制备与纯化流程。
酶动力学研究:通过紫外检测底物和产物浓度变化。
血液与血浆样本分析:检测核酸、蛋白质和代谢物水平。
疾病标志物研究:部分小分子在紫外区有特征吸收。
药物活性成分定量:小分子药物常在紫外区有强吸收。
杂质检测:痕量杂质可通过紫外光谱识别。
溶出度实验:实时监控药物在溶液中的释放速率。
水质检测:紫外吸收可用于评估有机污染物浓度。
大气颗粒物分析:部分多环芳烃在紫外区有明显吸收。
食品添加剂检测:甜味剂、防腐剂等在紫外区有特征信号。
农药残留分析:常见有机磷、氯代物可通过紫外定量。
比色皿选择
紫外区需使用石英比色皿,避免玻璃吸收。
确保比色皿清洁、无划痕。
光源维护
氘灯使用寿命有限,应定期监测光强。
光源衰减会直接影响紫外灵敏度。
样品准备
溶剂应选择紫外透光性良好的缓冲液。
样品应澄清透明,避免颗粒或气泡干扰。
校准与基线
定期进行波长与光度校准。
参比光路应填充与样品相同的溶剂。
光学性能
Evolution One在190 nm以下的光源强度与稳定性优于传统机型,适合深紫外检测。
检测灵敏度
最低检测限比传统仪器低30%以上,适合痕量样本研究。
智能化程度
内置数据处理软件,支持自动核酸纯度计算与蛋白质定量,无需人工换算。
合规支持
符合21 CFR Part 11法规要求,支持审计追踪,适合药企与临床实验室。
温度:过高或过低的环境会影响光学元件和光源稳定性。
湿度:高湿度可能导致石英透镜结露。
空气洁净度:粉尘与有机蒸气会附着在光学元件上,降低紫外透光率。
电磁干扰:强电磁场可能影响检测器信号,增加噪声。
更宽紫外波段覆盖
未来型号可能进一步延伸至深紫外区(<180 nm),用于更高分辨率的分子检测。
微量样品检测
结合微流控芯片,实现纳升级样品的紫外定量。
AI与大数据结合
通过算法分析紫外光谱特征,提升复杂样本定量的准确性。
便携化与自动化
将紫外检测模块化,应用于现场快速检测与自动实验平台。
赛默飞Evolution One分光光度计在紫外检测方面具备 高灵敏度、宽波长范围、低杂散光和优异的基线稳定性,可满足从基础科研到应用检测的多样化需求。其设计优势不仅体现在光学系统的精密性,还包括智能化的数据处理和严格的合规性支持。
在分子生物学、医学临床、制药质量控制、环境监测和食品安全等领域,Evolution One的紫外检测功能为科研与应用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持。随着未来深紫外检测、AI辅助分析和微流控技术的发展,该系列将在高精度与智能化方向继续引领行业。
杭州实了个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