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默飞分光光度计 GENESYS 40 是一款紫外-可见光光度计,主要应用于教学实验、质量检测及科研分析。它具备 简洁操作界面、可靠光学系统、快速数据输出 等特点,支持透射率、吸光度、浓度及动力学实验。要想获得高质量数据,必须遵循科学的测试流程。
确保实验室温度保持在 15–30℃,湿度 30–70%。
避免强烈振动和电磁干扰。
实验台稳固,远离热源与直射阳光。
检查电源和电缆连接是否完好。
确认光源状态,氘灯与钨灯正常点亮。
样品架和比色皿槽清洁无残留。
使用石英比色皿进行紫外区域测量,玻璃比色皿用于可见光区域。
清洗比色皿后用无绒纸擦干,避免指纹和划痕。
样品应澄清无悬浮物,以减少散射光干扰。
若浓度过高,需稀释至合适范围(一般吸光度不超过 1.5)。
打开电源后,仪器进入自检模式。
软件自动校准波长与基线。
光源预热 20–30 分钟,以保证光学系统稳定。
用户根据实验选择合适模式:吸光度、透射率、浓度或动力学。
将纯溶剂装入比色皿,放入样品架。
在目标波长或扫描范围内进行空白测量,作为基线。
该步骤用于消除溶剂和比色皿对光的吸收。
单波长模式:输入特定波长(如260 nm用于核酸检测)。
扫描模式:设定起始波长与终止波长(如200–800 nm),选择扫描速度。
浓度模式:输入标准曲线参数或已知摩尔吸光系数。
动力学模式:设定采样间隔与总时间。
将样品比色皿放入样品槽,保持方向一致。
点击“开始测量”,仪器实时显示吸光度或透射率。
多个样品需逐一测定,并保持相同条件。
为保证数据可靠性,建议每个样品至少测试 2–3 次。
若差异较大,需检查比色皿清洁度或样品均一性。
系统自动生成波长-吸光度曲线。
可进行峰值识别,标注最大吸收峰位置。
单点法:利用比尔-朗伯定律直接计算。
标准曲线法:导入标准溶液数据,软件自动拟合,计算未知样品浓度。
多波长分析:适用于混合物,通过矩阵运算分离组分浓度。
输出时间-吸光度曲线;
计算反应速率常数;
支持酶动力学模型拟合。
基线校正:消除背景吸收。
平滑处理:减少噪声,提高曲线可读性。
数值导出:可保存为Excel、CSV或PDF文件。
实时显示:仪器屏幕展示曲线与数据表格。
报告生成:用户可自定义报告模板,包含实验条件、曲线和计算结果。
数据存储:数据可保存在本地、U盘或实验室信息系统(LIMS)。
可追溯性:系统支持实验记录与电子签名。
波长设置:260 nm,同时检测280 nm用于纯度评估。
空白:蒸馏水。
浓度计算:A260 × 50 μg/mL × 稀释倍数。
结果输出:260/280 比值作为纯度指标。
波长设置:280 nm。
方法:标准曲线法,使用牛血清白蛋白标准液。
数据处理:软件拟合曲线,计算未知样品浓度。
扫描范围:200–800 nm。
峰值分析:选择特征吸收峰,进行浓度测算。
吸光度过高
可能原因:样品浓度过高或比色皿污染。
解决方法:稀释样品并清洁比色皿。
曲线噪声大
可能原因:光源未充分预热,或样品中有悬浮颗粒。
解决方法:延长预热时间,过滤样品。
基线漂移
可能原因:环境温湿度波动或光源老化。
解决方法:进行基线校准,更换光源。
数据差异大
可能原因:比色皿方向不一致或操作不规范。
解决方法:统一比色皿放置方向,建立标准操作流程。
关闭仪器前,先退出软件并保存数据。
取出比色皿并清洗干净,保持干燥。
用防尘罩覆盖设备,避免灰尘进入光路。
定期检查光源累计使用时间,接近寿命时及时更换。
一键操作:预设方法库可快速调用常见测试流程。
数据直观:曲线与表格同步显示,方便对比。
兼容性强:可与外部数据库对接,实现实验室数据一体化。
培训友好:操作逻辑清晰,适合教学实验快速掌握。
智能化
软件自动推荐最佳参数设置。
AI辅助识别异常数据。
自动化
与自动进样系统结合,实现批量测试。
远程化
测试流程可远程监控,结果自动上传至云端。
模块化
根据实验需求,扩展荧光检测、拉曼分析等模块。
赛默飞 GENESYS 40 分光光度计 的测试流程涵盖 准备、校正、测量、数据处理、结果输出与维护 六个环节,每一步都直接关系到数据的准确性与重复性。通过科学规范的操作,用户不仅能够获得可靠数据,还能延长设备寿命,提升实验室整体效率。
它既适用于基础教学中的光谱学习,也能胜任科研和质量控制中的定量分析。随着实验室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发展,GENESYS 40 的测试流程将不断优化,为用户提供更高效、更智能的实验体验。
杭州实了个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