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实验中,比色池是承载样品的重要容器,其材质、尺寸和透射性能直接影响测定结果的准确性。赛默飞分光光度计BioMate 160作为一款高性能仪器,支持多种比色池的兼容使用。合理选择比色池不仅能提高光谱测试的灵敏度和分辨率,还能保证实验的重复性和科学性。本文将围绕BioMate 160比色池的种类、适用范围、选用原则、操作要点、常见问题及优化策略进行全面阐述。
比色池(Cuvette)是一种透明的液体样品盛放器,一般为方形或矩形,其作用是保证一定光程下的透射光通过溶液,从而依据比尔-朗伯定律实现浓度与吸光度的换算。
比色池的关键参数包括:
光程长度:常见为1 cm,也有0.2 cm、0.5 cm、2 cm、5 cm等规格。
材质:石英、光学玻璃、塑料。
体积容量:微量型(数微升至百微升)、常规型(1–4 mL)、大容量型(>5 mL)。
透射范围:由材质决定透射波长区间。
波长适用范围:190–2500 nm,覆盖紫外、可见及部分近红外。
优点:透光性强、稳定性好、耐酸碱、耐高温。
缺点:价格较高,易碎。
应用:核酸、蛋白质、酶动力学、环境监测中痕量分析。
波长适用范围:320–2500 nm。
优点:价格适中,适合可见光区域测定。
缺点:不适合紫外区检测,易受酸碱腐蚀。
应用:常规可见光实验,如色素、无机离子定量。
波长适用范围:340–800 nm。
优点:一次性使用,避免交叉污染,价格低廉。
缺点:光学性能不稳定,波长覆盖范围窄。
应用:教学实验、常规检测、一次性样品快速测定。
容量:一般为50–200 μL。
适用场景:珍贵样品或核酸蛋白浓度较高的实验。
特点:光程较短,需要仪器具备高灵敏度。
光程:2 cm、5 cm甚至10 cm。
适用场景:低浓度样品检测,提高信号强度。
注意事项:溶液均一性必须良好,否则易出现散射误差。
依据波长范围选择材质
若需紫外区测定(DNA、RNA浓度),必须使用石英比色池。
仅进行可见光分析(如比色法测定金属离子),可使用光学玻璃比色池。
常规快速检测,可用塑料比色池。
依据样品体积选择容量
样品珍贵或量少:选择微量比色池(50–200 μL)。
样品充足:常规1 mL以上比色池。
依据浓度范围选择光程
高浓度样品:选用短光程比色池(0.2–0.5 cm),避免吸光度超限。
低浓度样品:选用长光程比色池(2–5 cm),提高检测灵敏度。
依据实验精度要求
高精度科研实验:建议使用石英比色池。
教学或常规检测:可选择光学玻璃或塑料比色池。
清洁要求
每次使用后立即清洗,用蒸馏水或无水乙醇冲洗。
样品有机溶剂时,可用丙酮或异丙醇清洗,但需避免残留挥发物影响透光。
切勿用硬物擦拭,防止划伤光学面。
存放要求
比色池必须存放于专用盒中,避免碰撞。
石英比色池避免长期暴露在强光下,以防光致变色。
操作规范
放置方向一致,避免光路差异。
比色池外壁必须擦干净,避免水渍或指纹影响测光。
装液体样品时避免产生气泡。
核酸检测误差大
原因:使用了光学玻璃比色池,其在260 nm透光性能差。
解决:更换为石英比色池。
低浓度样品无法检测
原因:选用光程过短的比色池。
解决:改用2–5 cm长光程比色池。
重复性差
原因:比色池未清洁或放置方向不一致。
解决:规范操作并统一方向。
光谱基线不稳
原因:比色池表面存在划痕或污染。
解决:更换完好比色池。
推荐:1 cm光程石英比色池或微量石英比色池。
理由:260 nm处需高透光率,且样品量小。
推荐:光学玻璃比色池或石英比色池。
理由:主要在可见光区(562 nm、595 nm)检测。
推荐:石英比色池。
理由:需长时间测定,石英材质耐光照、稳定性好。
推荐:2–5 cm长光程石英或光学玻璃比色池。
理由:低浓度污染物检测需要增强信号。
推荐:塑料比色池。
理由:成本低、一次性,避免交叉污染。
制定比色池选择标准
根据实验类型,制定“样品种类—波长范围—比色池类型”的选择表格。
配备多规格比色池
建议实验室同时配备微量、常规和长光程比色池,以便灵活使用。
规范使用记录
建立比色池使用台账,记录每次使用情况和清洗情况。
定期检测比色池状态
通过空白溶液扫描,判断比色池是否存在划痕或吸收异常。
在分光光度法实验中,比色池的选择对实验结果有着决定性影响。赛默飞BioMate 160因其高灵敏度和宽波长范围,需要配合合适的比色池才能充分发挥性能。
核酸与紫外区分析必须使用石英比色池;
可见光常规实验可用光学玻璃比色池;
教学和快速检测适合塑料比色池;
微量和长光程比色池则满足特殊需求。
科学合理地选择和使用比色池,不仅能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还能延长仪器和耗材的使用寿命。对于BioMate 160的使用者来说,掌握比色池的选择与操作要点,是开展高水平实验的必修课。
杭州实了个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