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光光度计的核心是光学系统,其质量直接决定了测量的灵敏度、准确性和稳定性。赛默飞BioMate 160分光光度计采用双光源配置,即氘灯(Deuterium Lamp)与钨灯(Tungsten Lamp),分别覆盖紫外区和可见区,从而保证了宽波长范围内的高精度检测。
在整个系统中,光源发出的光经过单色器分离后,进入比色皿中的样品溶液。样品对光的吸收或透射改变了光强,检测器将变化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并输出。光源的稳定性决定了基线是否平稳,灯丝强度则决定了信噪比水平。因此,光源的设置与维护,是分光光度计操作的基础环节。
波长覆盖范围:190~350 nm
应用:主要用于紫外区检测,如核酸(A260)、蛋白(A280)、小分子紫外吸收峰测定。
特点:氘灯发射的光谱在紫外区平滑且连续,稳定性较好,适合检测低浓度样品。
波长覆盖范围:320~1100 nm
应用:可见光及近红外区检测,如比色法测定(Bradford 595 nm、BCA 562 nm)、染料吸收峰扫描、材料透过率测量。
特点:钨灯光谱在可见光区强度高,使用寿命较长,适合高通量实验。
BioMate 160通过结合氘灯与钨灯,保证了1901100 nm的宽波长覆盖范围。氘灯负责紫外区,钨灯负责可见区,两者在320350 nm范围有部分重叠,确保光谱切换时不会出现信号中断。
BioMate 160配备自动光源切换系统:
当用户在软件中设定测量波长时,系统会根据设定值自动选择相应光源。
在紫外区(190~320 nm),仪器默认启动氘灯;在可见区(350 nm以上),系统则切换至钨灯。
在320~350 nm重叠区,系统允许用户手动指定光源,以避免因光源切换引起的吸光度不连续。
光源切换过程通过机械快门和电子驱动控制完成,通常在1秒内完成,实验者几乎感受不到延迟。
BioMate 160在光源设置上提供了自动和手动两种方式。
默认模式:根据波长范围由系统自动选择氘灯或钨灯。
优点:操作简便,适合日常测量。
应用:适合核酸蛋白定量、常规比色实验。
在特殊实验或光源过渡区,可选择手动指定光源:
打开“光源设置”菜单
在320~350 nm范围内选择“氘灯”或“钨灯”
保存并确认后,仪器将按设定执行
适用情况:
测量结果在切换波段时存在基线漂移
需要保持光源一致性进行对比实验
研究光源对检测信号的影响
部分应用需要增强信噪比,可在系统中选择高灵敏度模式,延长积分时间,以获得更稳定的数据。
光源选择:氘灯
波长范围:260 nm、280 nm
说明:核酸和蛋白在紫外区具有特征吸收峰,因此必须依赖氘灯。
光源选择:钨灯
常用波长:595 nm(Bradford)、562 nm(BCA)
说明:显色反应产物在可见区产生吸收峰,钨灯强度足够,适合此类测定。
光源选择:氘灯(如检测NADH在340 nm的吸收)
模式:时间扫描
说明:需保证紫外光源强度稳定,减少背景漂移。
光源选择:根据吸收峰所在区域选择氘灯或钨灯
设置:200~800 nm全波段扫描
说明:未知样品需覆盖全谱区,以便找到主要吸收峰。
光源选择:钨灯
波长范围:400~800 nm
说明:适合薄膜、玻璃等材料的透过率实验。
原因:光源预热不足、灯丝老化、比色皿污染
解决方法:延长预热时间、定期更换光源、清洗比色皿
原因:320~350 nm过渡区切换引起
解决方法:在设置中指定单一光源,避免自动切换
原因:灯丝老化或透镜积尘
解决方法:更换灯管、清理光学元件
原因:光源稳定性差、环境电磁干扰
解决方法:检查接地,启用信号积分模式,提高信噪比
氘灯寿命约1000小时,钨灯寿命约2000小时
使用时尽量避免频繁开关,延长寿命
建议实验结束后关闭光源但保持风扇运转,帮助散热
在光强明显下降或基线噪声增加时,应更换灯管
更换步骤包括关闭电源、取出旧灯、安装新灯并校准
定期用无水乙醇清洁透镜和滤光片
避免使用粗糙纸巾擦拭,防止刮伤
保持实验室温度稳定
避免阳光直射和强烈振动
设备周围避免灰尘堆积
赛默飞BioMate 160分光光度计的光源系统由氘灯与钨灯构成,涵盖了190~1100 nm的全波长检测范围。通过自动或手动设置,用户可以根据实验需求选择合适光源。在核酸、蛋白、酶动力学、化合物分析和材料透光率测试中,合理的光源选择是保证实验精度的关键。
光源的正确设置与日常维护,直接关系到测量结果的可靠性。通过科学的预热、切换、清洁和更换管理,研究人员不仅能延长光源寿命,还能提升实验数据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因此,掌握BioMate 160光源设置方法,是每一位实验操作者的必修技能,也是保证实验室长期高效运行的重要保障。
杭州实了个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