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光光度法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检测手段,其准确性不仅依赖于仪器性能,还与样品的性质、处理方式和操作规范密切相关。赛默飞分光光度计BioMate 160作为一款高性能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医学、环境及食品检测中。为了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研究者在使用BioMate 160前必须严格遵循样品制备与检测要求。本文将对BioMate 160的样品要求进行系统性梳理,以指导实验人员更科学地开展检测工作。
BioMate 160主要面向液体检测,其典型样品包括:
核酸样品:DNA、RNA、寡核苷酸溶液。
蛋白质样品:总蛋白溶液、重组蛋白、多肽溶液。
酶反应体系:酶底物、产物及缓冲液组成的反应体系。
化学溶液:各种有机和无机溶液,如金属离子显色反应体系。
部分固体样品可通过溶解、萃取或稀释后检测:
药片及胶囊:经提取液溶解后进行定量。
食品粉末:蛋白粉、维生素粉需溶于适宜溶剂。
环境样品:土壤、沉积物需通过酸消解或有机溶剂萃取。
细胞裂解液:适用于蛋白和核酸的定量。
血液与血清样品:需去除杂质与蛋白沉淀。
发酵液与培养基:检测代谢产物和营养成分。
DNA与RNA检测常用范围为2 ng/μL – 2000 ng/μL。
吸光度值在0.1–1.0之间时,定量结果最为可靠。
若浓度过高,应进行10–100倍稀释,避免吸光度超出线性范围。
紫外吸收法(280 nm):适用浓度范围为0.1 mg/mL – 10 mg/mL。
比色法(Bradford、Lowry等):线性范围一般在1 μg/mL – 100 μg/mL之间。
若样品浓度过低,可通过浓缩或延长检测时间提升信噪比。
常见显色反应产物的检测浓度范围为μM – mM级。
建议检测前绘制标准曲线,以校正浓度与吸光度之间的关系。
BioMate 160常用比色皿体积为1 mL – 3 mL。
标准光程为1 cm,特殊情况下可选用0.5 cm或2 cm光程比色皿。
对于贵重或难以制备的大分子样品,可使用微量比色皿(50–100 μL)。
微量比色皿需保持样品液面覆盖光程窗口,避免气泡干扰。
建议样品体积**≥1 mL**,保证反应体系在长时间检测中蒸发损失较小。
石英比色皿:适用于190–1100 nm全波段,推荐用于核酸与蛋白质检测。
玻璃比色皿:适用波长大于320 nm,不适合紫外区检测。
塑料比色皿:适合一次性检测,波长范围受限(≥230 nm)。
使用前必须用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清洗并晾干。
避免残留物或划痕影响透光率。
样品需保证透明无杂质:
使用0.22 μm或0.45 μm滤膜过滤。
对悬浊液需进行离心(12000 rpm,10 min)。
比色皿中气泡会导致光程不均匀,建议检测前轻轻震荡或离心。
缓冲液:常用Tris-HCl、PBS等。
有机溶剂:乙醇、甲醇可用于某些小分子检测,但需注意溶剂本身吸收峰。
对高浓度样品进行稀释,使吸光度保持在线性范围。
对低浓度样品使用离心浓缩或膜超滤。
样品温度应保持室温,避免因温度差异导致光谱漂移。
样品应尽快检测,避免因氧化或降解影响数据。
使用多个样品时,尽量保持同一缓冲体系,减少背景差异。
在动力学实验中,需先进行空白对照,确保体系稳定。
可能原因:样品浓度过大、气泡干扰。
解决方法:稀释样品,检查比色皿内是否有气泡。
可能原因:样品浓度过低、光程不足。
解决方法:更换长光程比色皿或浓缩样品。
可能原因:样品中有悬浮颗粒或操作不稳定。
解决方法:过滤或离心去除杂质,确保样品均匀性。
可能原因:缓冲液或溶剂本身吸收。
解决方法:在相同条件下进行空白对照。
核酸与蛋白样品可置于4 ℃冰箱中保存数小时至数天。
对于不稳定的化学样品,应现配现用。
核酸样品可在-20 ℃保存数月。
蛋白质样品可添加甘油或保护剂,置于低温保存。
避免反复冻融。
添加适量抑菌剂或抗氧化剂。
随着科研需求的增长,BioMate 160在样品处理和检测方面可能会进一步优化:
自动稀释系统:减少人工操作误差。
智能检测模块:自动识别样品类型并推荐检测条件。
微量检测技术:降低样品体积至纳升级,满足前沿研究需求。
赛默飞分光光度计BioMate 160作为一款应用广泛的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对样品的浓度、体积、容器、前处理等方面都有明确的要求。只有严格遵循样品制备规范,才能确保数据的准确性与可重复性。科研人员在实验中应结合不同检测需求,灵活调整样品处理方式,使BioMate 160的性能得到充分发挥。
杭州实了个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