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oMate 160是赛默飞公司推出的一款全波长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广泛应用于分子生物学、药学、环境科学及材料学等研究与检测领域。它以稳定的光学系统、便捷的操作界面和多功能的应用模块而受到实验人员的青睐。虽然仪器具备较高的自动化程度,但用户在日常使用中仍需形成科学、规范的操作习惯,以保证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和仪器的长期稳定运行。
检查电源与环境:操作前需确认实验室电源电压稳定,避免与大功率电器同一线路,减少电压波动对仪器的影响。环境温度建议保持在20~25℃,湿度控制在60%以下。
预热时间:开机后应至少预热15分钟,让氘灯和钨灯达到稳定的工作状态,这样可以减少基线漂移和信号噪音。
自检步骤:利用仪器的自检程序检查光源、波长校准和检测器状态,确保开机状态正常后再进行实验。
比色皿选择:紫外区实验应选用石英比色皿,可见光区则可使用光学玻璃比色皿。不同材质混用可能影响结果。
清洁规范:每次实验前后都要用去离子水或乙醇清洗比色皿,并用无绒纸轻轻擦拭。避免手直接触碰透光面,以免留下油污影响透光率。
上样量控制:样品体积一般保持在比色皿容量的2/3~4/5,避免液面过低或过满导致光程不一致。
空白对照习惯:实验前必须测量空白样,以建立基线,避免溶剂或容器吸收对结果造成干扰。
功能选择:BioMate 160具备吸光度、透过率、浓度、动力学、DNA/RNA测定等模式。操作前明确实验目的,避免误选功能。
波长设定:测定单一组分时应根据其最大吸收峰设定波长;若为多组分分析,应依据参考文献或预实验确定多个特征波长。
自动保存习惯:每组数据测定完成后,应立即保存至本地存储或U盘,以避免因操作失误或断电造成数据丢失。
命名规范:文件命名应包含样品编号、日期和实验类型,保证后期追溯方便。
比色皿放置方向一致:保证透光面始终朝向相同方向,避免因比色皿壁厚差异带来误差。
避免气泡:上样时要注意排除液体中的气泡,因为气泡会引起散射光干扰。
样品混匀:在上机测定前需充分混匀样品,避免沉淀或分层造成读数不稳定。
重复测定:对重要样品至少重复测定3次,取平均值,提高结果可靠性。
DNA/RNA浓度检测:
在260 nm测定核酸吸收峰,同时参考280 nm处蛋白吸收峰,自动计算纯度比值。
建议每次检测均加入对照组,以便校正。
蛋白定量实验:
使用考马斯亮蓝法、双缩脲法等时,要建立标准曲线并定期更新。
注意试剂的保存条件和有效期。
动力学实验:
设置自动间隔测定时间,保持反应体系温度恒定。
养成实验结束后立即导出曲线的习惯,避免丢失实时数据。
光源管理:氘灯和钨灯属于易耗件,应避免频繁开关机,建议一天的实验集中在同一时段完成。
清洁仪器表面:每周用干净的软布擦拭外壳,防止灰尘进入。
比色皿架维护:定期取下比色皿架进行清理,防止样品残留腐蚀金属部件。
定期校准:至少每半年使用标准滤光片进行波长与光度校准,保证仪器性能稳定。
建立电子档案:将每次实验的原始数据、分析结果和实验条件统一保存,形成完整的数据库。
备份习惯:实验室应设立数据备份制度,建议将数据存放在两处以上。
实验日志记录:操作人员需养成及时记录实验条件的习惯,包括样品编号、测量参数和异常情况。
基线漂移:开机未充分预热或环境温度变化过大会导致,应耐心等待稳定。
比色皿残留:比色皿未彻底清洗干净,残留杂质会引起光散射。
样品浓度过高:吸光度超过1.5会造成检测器饱和,应进行适当稀释。
操作不一致:实验人员不同的上样方式会引起差异,应统一规范。
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不仅能保证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还能延长仪器的使用寿命。BioMate 160作为精密光学设备,其性能发挥依赖于环境条件、操作流程和使用者的细致程度。实验人员的规范化操作,也能提升实验室整体的管理水平,为后续科研工作奠定可靠的基础。
赛默飞BioMate 160分光光度计的操作习惯涵盖了从开机预热、样品准备、测量步骤到数据保存、仪器维护的全流程。养成科学的操作方式能够有效避免误差、提高效率,并保障实验室的长期稳定运行。无论是科研人员还是检测人员,都应在日常实验中不断强化这些习惯,做到严谨、细致、专业,从而真正发挥仪器的最大价值。
杭州实了个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