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默飞分光光度计BioMate 160是一款常用于科研、教学和质量检测的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仪器在长期使用中,光学系统、光源、检测器以及电路系统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漂移或老化,从而影响波长准确度、光度线性度和基线稳定性。为了保证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需要对仪器进行定期校准。
校准不仅是一种日常维护措施,更是实验数据可靠性的前提。本文将系统介绍BioMate 160校准的基本原则、方法、步骤和注意事项,并结合应用场景给出优化建议。
保证数据准确性
通过校准,确保仪器的读数与真实值一致,减少实验偏差。
提升实验重复性
定期校准可消除系统误差,确保相同条件下的重复实验结果一致。
满足质量控制要求
在药检、食品安全、环境检测等领域,数据必须满足相关标准,校准是合规性要求的重要部分。
延长仪器寿命
通过校准及时发现仪器问题,避免因故障加重而导致的损坏。
目的:确保设定波长与实际入射光波长一致。
方法:使用标准滤光片或汞灯、氧化钬玻璃比对吸收峰位置。
目的:保证吸光度或透光率的测量准确。
方法:通过标准透过率滤光片或标准溶液进行校正。
目的:验证比尔定律在一定浓度范围内的适用性。
方法:使用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绘制标准曲线。
目的:评估非目标波长光的干扰程度。
方法:利用对特定波长有完全吸收的溶液进行检测。
目的:保证光谱基线稳定、噪声在允许范围内。
方法:在空白条件下扫描,检查基线偏移和噪声水平。
目的:确保长时间检测过程中光源稳定。
方法:对同一样品进行长时间重复扫描,比较变化情况。
比尔-朗伯定律
吸光度与浓度和光程成正比,校准过程中需要验证直线关系。
光谱特征对比
通过标准物质的特征吸收峰与仪器测量值对比,判断波长偏差。
透射率对比
利用已知透射率的滤光片,检测光度准确度。
背景噪声扣除
基线校准原理即通过空白溶液测定,剔除系统噪声和背景吸收。
打开电源,预热至少30分钟。
检查比色池是否清洁。
确认光源状态正常。
插入氧化钬标准滤光片。
扫描200–600 nm范围。
对比标准吸收峰值,如279.4 nm、361.5 nm等。
若偏差大于±1 nm,需进行系统校正。
使用透过率标准滤光片(10%、20%、50%、100%)。
分别测量透过率值。
计算与标准值差异,调整至误差≤0.5%。
配制不同浓度的K₂Cr₂O₇标准溶液。
在350 nm处测定吸光度。
绘制浓度-吸光度曲线,确保相关系数≥0.999。
使用1% NaNO₂溶液,在400 nm处测定。
理论上应为完全吸收。
若检测值明显偏离,说明存在杂散光。
装入空比色池并注入纯溶剂。
执行基线扫描程序。
保存扫描结果作为基线参考。
校准必须在恒温环境中进行,避免温度波动影响。
比色池应方向一致,防止光程差异。
标准物质应妥善保存,避免光照、受潮和污染。
每月应进行一次全面校准,长期停用后再次启用时必须校准。
对于频繁使用的应用实验,应在关键实验前再次校准。
波长偏差过大
可能原因:光栅松动或光学部件污染。
解决方法:清洁光学系统或联系维修。
光度线性差
可能原因:检测器灵敏度下降。
解决方法:更换检测器或调整电路。
杂散光严重
可能原因:光路漏光或滤光片老化。
解决方法:检查光路封闭性,更换滤光片。
基线不稳定
可能原因:光源寿命过长。
解决方法:更换灯管。
核酸与蛋白检测
校准后的仪器能提供准确的A260/A280比值,保证核酸和蛋白纯度判断的可靠性。
酶动力学实验
稳定的波长和光度保证动力学曲线精确绘制,有助于米氏常数计算。
环境监测
准确的线性响应范围有助于低浓度污染物检测。
临床与制药检测
校准保证了检测结果与国家标准的一致性。
建立校准档案
每次校准记录校准人、时间、使用标准物质及结果。
制定周期性计划
一般每月一次全面校准,关键检测前临时校准。
培训操作人员
确保每位使用者都能正确执行校准步骤。
结合外部验证
定期通过第三方机构进行校准验证,保证结果符合行业标准。
赛默飞分光光度计BioMate 160在科研与应用领域有着广泛应用,其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直接依赖于仪器的校准质量。通过波长校准、光度校准、线性度校准、杂散光校准和基线校准,可以全面提升仪器性能。科学规范的校准流程不仅能保证实验数据的可靠性,还能延长仪器的使用寿命。
对于实验室而言,应将校准作为日常管理的一部分,建立完善的校准制度,确保BioMate 160始终处于最佳状态,从而为科研与应用检测提供稳定、准确的数据支持。
杭州实了个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