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默飞BioMate 160分光光度计是一款高性能紫外-可见光分析仪器,广泛应用于核酸蛋白定量、药物分析、环境监测、食品检测和材料研究等领域。为了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操作过程的安全性,使用人员必须掌握系统、规范的操作步骤。本文将从操作准备、开机流程、样品测定、数据处理、关机与维护等方面,全面介绍BioMate 160的操作流程,帮助实验人员高效完成各类实验。
实验环境:仪器应放置在稳固的实验台上,远离阳光直射与强磁场干扰。
温湿度条件:建议温度20–25℃,湿度40%–70%,避免过湿或过干对光学系统造成影响。
电源:使用220V ±10%的交流电,配合稳压电源,确保供电稳定。
外观检查:确认设备外壳无裂痕、接口无松动,显示屏无异常。
光源检查:氘灯与钨灯累计使用时间需记录在册,若接近寿命需提前更换。
样品室检查:内部无液体残留和灰尘,比色皿座清洁完整。
标准比色皿或微量比色池。
待测样品与空白对照溶液。
擦拭镜头纸与无水乙醇。
数据记录本或外接电脑存储介质。
接通电源,按下电源开关。
设备自动进入自检程序,显示屏出现初始化界面。
仪器预热20–30分钟,保证光源稳定。
语言选择:根据实验室习惯选择中文或英文操作界面。
日期与时间校正:确保数据记录准确。
用户登录:若启用分级权限,需输入相应账号与密码。
使用标准滤光片或氘灯发射线进行校准。
确保偏差小于±1 nm,否则需进行调整。
将空白溶液加入比色皿,放置于样品室。
选择“空白”功能,系统自动记录透过率或吸光度零点。
确保比色皿外壁干净透明,避免影响光路。
设置目标波长,例如260 nm测定核酸浓度。
插入样品比色皿,仪器显示吸光度或透过率值。
可选择浓度计算模式,系统自动换算结果。
设定扫描范围(如200–800 nm)。
设定步长(0.5–1 nm)与扫描速度。
启动扫描,仪器绘制完整光谱曲线。
将结果保存至内部存储或导出至外部设备。
设定目标波长与采样时间间隔(如10秒/点)。
放入反应体系样品,启动时间扫描。
仪器实时绘制吸光度随时间变化曲线。
可自动计算初始速率、反应常数等参数。
选择定量功能,输入标准曲线浓度与对应吸光度。
系统自动生成回归曲线(直线或多项式拟合)。
测定未知样品吸光度后,仪器自动计算浓度结果。
选择多个波长(如260 nm与280 nm),分别测量样品。
系统计算比值(如A260/A280),评估核酸或蛋白纯度。
同一样品在两种条件下测定吸收光谱。
选择“差谱”功能,系统输出差分结果。
可用于检测弱吸收峰或环境变化对样品的影响。
实验结果可保存于仪器内置存储器。
通过USB接口导出至U盘或电脑。
内置软件支持基线校正、平滑处理、峰值检索等功能。
可生成表格、光谱图,并进行统计计算。
Excel、CSV、图像格式均可导出。
支持与LIMS系统对接,便于实验室数据管理。
移除比色皿,用去离子水清洗并擦干。
若使用了易污染的样品,需用乙醇清洗样品室。
在软件中选择“关机”命令,关闭光源。
待风扇停止后,关闭总电源。
覆盖防尘罩,保持仪器清洁。
每次实验后检查样品室和比色皿。
每周记录光源使用时间,及时更换老化灯管。
定期进行波长和光度校准。
比色皿方向:刻度面始终朝向光源同一方向。
光源预热:氘灯至少需20分钟预热,否则会导致数据不稳。
溶液体积:液面高度必须高于光路,避免检测失败。
避免振动:实验过程中不得随意移动仪器。
定期维护:建议每年由厂家工程师进行一次全面保养。
检查比色皿是否有水珠或污渍。
确认空白溶液是否新鲜。
检查光源是否接近寿命极限。
样品室是否有灰尘或指纹污染。
核实标准曲线是否重新建立。
检查样品浓度是否超出检测线性范围。
清理缓存或重启仪器。
检查USB接口是否稳定。
赛默飞BioMate 160分光光度计操作步骤主要包括:操作前准备—开机与初始化—样品测定—数据处理—操作后维护五大环节。每一步都直接关系到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设备的稳定性。通过规范的操作,实验人员不仅能高效完成测定,还能显著延长仪器使用寿命。对于长期应用该设备的实验室,建立标准化操作流程和检查表尤为重要,可进一步提升数据的可比性和实验室管理水平。
杭州实了个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