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oMate 160是赛默飞公司推出的一款高性能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具有波长范围广、检测灵敏度高、操作便捷等优势。仪器不仅能满足常规吸光度和透过率的测定,还能实现DNA/RNA浓度检测、蛋白分析、动力学反应监测和多组分定量分析等应用。要获得准确可靠的结果,科学合理的实验设置至关重要。
温度控制:实验室温度保持在20~25℃,避免剧烈波动。
湿度要求:相对湿度控制在60%以下,防止光学系统受潮。
光照条件:远离强光直射,避免外部光干扰检测。
防震措施:仪器应放置在稳定台面,避免震动引起光路不稳。
电源电压保持在220V±10%。
避免与大功率设备同一电源回路,减少电磁干扰。
打开电源后至少预热15分钟。
执行自检程序,确保光源、波长和检测器正常。
样品需经过适当稀释,保证吸光度在0.2~1.0之间。
紫外区使用石英比色皿,可见区使用光学玻璃比色皿。
比色皿透光面需洁净、无水痕或指纹。
单波长测定:输入目标波长,如核酸测定常用260 nm。
多波长测定:输入多个特征吸收峰波长,用于多组分分析。
扫描范围:设定起止波长与步长,如200~800 nm,步长1 nm。
吸光度模式(Abs):适合溶液浓度与吸收峰强度的关系研究。
透过率模式(T%):用于检测光透过率。
浓度模式(Conc):结合标准曲线进行定量分析。
动力学模式(Kinetics):实时监测反应过程。
氘灯:适合200~350 nm紫外区。
钨灯:适合350~800 nm可见区。
自动切换:根据波长范围由系统自动切换。
使用溶剂作为空白,在设定波长下进行零点校正。
保证测量数据排除了溶剂和比色皿吸收的影响。
波长选择:260 nm(核酸)、280 nm(蛋白)、230 nm(有机物杂质)。
计算方式:仪器自动给出260/280比值和260/230比值。
样品稀释:确保A260值在0.2~1.0范围内。
保存格式:数据可导出为CSV或图形曲线。
常用方法:考马斯亮蓝法、Lowry法、双缩脲法。
波长设定:一般选择595 nm(考马斯亮蓝法)。
标准曲线设置:输入标准品浓度与对应吸光度,建立曲线。
实验数据处理:自动计算样品浓度。
测量间隔:根据反应速度设定,如每隔10秒采集一次。
测量时间:可设定几分钟到几小时。
温控条件:若配有温控附件,可保持恒温。
输出结果:仪器实时绘制曲线,输出速率常数等数据。
扫描范围:如200~800 nm。
步长选择:1 nm或更小。
扫描速度:快速扫描用于样品预览,慢速扫描提高分辨率。
结果输出:生成光谱曲线,可用于峰值位置和形状分析。
波长选择:输入各组分特征波长。
矩阵输入:预设标准溶液吸光度矩阵。
自动计算:仪器通过线性代数方法分离不同组分浓度。
内部存储:适合短期保存。
U盘导出:适合长期保存和后期分析。
格式示例:20250818_SampleA_DNA260nm
包含日期、样品编号和实验类型,方便溯源。
数据文件:CSV格式,便于统计软件处理。
图像文件:JPG或PDF,用于报告和展示。
比色皿方向一致:始终保持一致的放置方向,避免光程差异。
避免气泡干扰:上样时注意排除气泡。
样品混匀:测量前需充分混匀,避免分层。
样品浓度控制:吸光度超过1.5需稀释后再测。
重复性验证:重要样品至少测三次,取平均值。
基线漂移:应延长预热时间或检查光源。
波长偏移:通过标准滤光片校准波长。
吸光度不稳定:检查比色皿是否清洁或是否有气泡。
信号噪音大:检查环境是否有电磁干扰。
退出程序:完成实验后退出当前测量模式。
数据备份:确认数据已保存至外部存储。
光源关闭:若无实验需立即关机,延长光源寿命。
比色皿清理:用去离子水冲洗干净,擦干保存。
合理的实验设置不仅保证了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还能提升实验效率,避免重复操作带来的资源浪费。同时,良好的实验设置习惯也能减少人为误差,让BioMate 160的性能得到充分发挥。
赛默飞BioMate 160分光光度计的实验设置涵盖了环境条件、电源检查、波长选择、模式设定、空白校正、标准曲线建立、数据保存及误差调整等多个方面。不同实验类型需要不同的设置方案,但核心原则始终是标准化、精确化和规范化。实验人员应在日常操作中不断积累经验,形成适合自身研究方向的设置模板,从而在科研与检测工作中取得高效、可靠的成果。
杭州实了个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