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包装,取出显微镜主机、目镜、物镜、聚光镜、载物台及附件;
检查各配件是否完好无损,确保无明显划痕、破损;
配件应包含电源线、灯泡、擦镜纸、使用说明书等。
将显微镜基座稳固放置在平整的桌面;
将显微镜主体固定于基座上,确保连接牢固;
插入目镜至目镜筒,旋紧固定;
按照物镜标识逐一旋入物镜转盘螺纹口,拧紧但勿过紧;
安装聚光镜,确认位置正确;
连接电源线,确认电源接口完好。
按下电源开关,观察灯泡亮起;
调节照明亮度旋钮,使光线适中,避免过亮刺眼。
通过载物台的X、Y轴调节旋钮,将样品移动至视场中央;
松开载物台夹持器,放置玻片并轻轻固定。
使用目镜筒上的屈光度调节环,调整至视觉舒适;
根据个人瞳距调节目镜间距,确保双眼视野重合。
将物镜转盘缓慢旋转,切换到最低倍数物镜(一般为4X);
注意转盘定位停稳,避免晃动影响观察。
使用粗调旋钮缓慢升降载物台或镜筒,寻找样品轮廓;
注意镜头与样品间距离,避免接触划伤。
当样品轮廓模糊变清晰时,停止粗调,使用细调旋钮微调焦距;
细调时需轻柔,保证图像清晰锐利。
逐步旋转转盘切换至更高倍率物镜(如10X、40X、100X);
重复细调对焦,尤其是油镜观察时,需添加油镜油以确保成像质量。
关闭视场光栏,调整聚光镜升降至视场边缘清晰为止;
逐步打开视场光栏至与视场匹配大小;
调节聚光镜光栏控制器以调整光斑大小;
使用滤色片插槽插入合适滤片,提高对比度。
根据观察样品的透明度和厚度,调节灯泡亮度旋钮;
避免长时间高亮度使用,防止灯泡过热。
打开载物台夹,轻轻放置样品玻片;
关闭夹持器固定玻片;
使用X轴和Y轴旋钮调整样品位置,确保观察区域处于视野中心。
先使用低倍物镜快速寻找观察区域,再切换高倍细看;
避免快速旋转物镜,以免损坏镜头和样品;
观察过程中保持载物台平稳,减少震动。
安装偏光滤光片和分析器于光路中;
旋转偏光片调整样品对比度,观察晶体或矿物结构。
插入暗场聚光镜或暗场适配器;
调节光路,使光线绕过物镜中心,增强样品边缘亮度。
安装相差物镜及匹配环形光阑;
调整光阑位置,提升透明细胞或组织的对比度。
使用专业擦镜纸和镜头清洁液清洁目镜和物镜;
避免使用含酒精或其他化学溶剂直接擦拭;
清洁时动作轻柔,防止划伤镜片。
定期检查调焦旋钮和载物台移动是否顺畅;
适当时使用少量润滑油,避免部件卡滞;
避免机械部分进水或受潮。
及时更换烧坏的灯泡;
保持灯室清洁,避免灰尘积聚影响散热;
灯泡更换时务必断电,并待灯泡冷却。
检查是否正确调焦,调整细调旋钮;
检查物镜是否清洁,有无污渍或指纹;
确认载物台是否稳固,样品是否平整。
调节聚光镜高度与视场光栏;
检查灯泡状态及亮度调节;
确认滤色片是否正确安装。
清除转盘内部灰尘;
检查物镜安装是否松动或过紧;
轻柔转动避免用力过猛。
检查电源线与插座连接是否良好;
确认电源开关是否打开;
如灯泡损坏,及时更换。
操作过程中避免用力过猛,防止机械损坏;
不得擅自拆解显微镜内部光学和电子元件;
灯泡更换须断电且待灯冷却后进行;
避免显微镜置于潮湿、多尘及阳光直射环境;
搬动显微镜时,双手握稳底座及支架,避免跌落。
初学者建议先熟悉低倍观察,逐步过渡高倍,防止操作失误;
结合图像采集设备,实现数字化观察与数据保存;
定期进行Köhler照明调整,保证最佳成像质量;
观察油镜时严格遵守使用油镜油规范,清洁后妥善保存。
掌握奥林巴斯CX41显微镜的标准操作步骤,是确保实验结果准确和延长设备寿命的基础。合理安装、科学调节、规范使用和细致维护,将帮助用户充分发挥该显微镜的光学优势,满足教学、科研及临床的多样化需求。通过系统学习操作流程,用户能够高效完成样品观察,实现清晰、准确的成像体验。
杭州实了个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