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X53显微镜支持多种奥林巴斯UIS2无限远校正光学系统物镜,这些物镜具备高数值孔径、良好的色差校正性能和高透光率,适用于多种观察方法,如明场、相差、荧光、DIC、偏光等。
常见物镜类型包括:
明场物镜:适用于常规观察,倍率如4×、10×、20×、40×、100×(油);
荧光物镜:具备良好的紫外/可见光透射能力,适用于荧光显微成像;
相差物镜:与相差环配合使用,可清晰观察无染色透明样品;
DIC物镜:用于微结构立体成像,常用于细胞器观察;
长工作距离物镜:适用于厚样品或特殊容器底部观察。
BX53的物镜转盘一般为六孔或七孔,可根据实验需求灵活配置不同倍率的物镜组合。
在安装物镜前,必须进行充分准备,以避免污染镜头、损伤螺纹、产生光路偏差等问题。
保持室内洁净、无尘,避免灰尘进入光学系统;
确保显微镜放置在稳定防震的实验平台上;
操作者双手清洁干燥,必要时佩戴无尘手套。
镊子(用于拆卸包装时使用);
无尘布、棉签或镜头纸;
无水乙醇或专业镜头清洁液;
物镜保护罩(用于非工作状态下保护镜头);
记录表(记录安装顺序、规格、位置)。
检查物镜转盘是否处于水平状态;
确认物镜孔位无异物堵塞;
检查物镜螺纹是否清洁,无灰尘或金属碎屑;
检查每颗物镜的外观、镜面是否有划痕、污染。
物镜安装需依序、轻柔进行,避免硬力或扭矩不均造成损坏。
切断BX53电源,关闭光源,避免操作中误触;
将物镜转盘旋转至最空闲孔位,确保安装空间;
从物镜包装中取出镜头,切勿触碰前镜面;
检查物镜标签是否与记录计划匹配;
用镜头纸轻拭螺纹部位,确认无油污或颗粒;
将物镜螺纹垂直对准物镜转盘孔;
顺时针缓慢旋转,保持轻柔无阻力;
当物镜旋紧后略作回转至合适角度,使标识朝向操作者;
注意:安装时切勿用力过大,以免损坏螺纹或光轴失准。
按倍率由低至高顺序(如4×→10×→20×→40×→100×)依次安装;
每安装完一颗物镜,务必旋转转盘进行试对位,检查是否卡顿;
若使用油镜,建议将其安装于最顺手的孔位,便于清洁。
安装完成后,应对光轴、聚焦系统与光路进行基本校准,确保成像质量。
使用中心标本或十字线标本对准中心;
观察物镜是否成像居中;
若偏离,可通过物镜转盘的调节螺钉微调位置。
根据物镜的工作距离设定样品台高度;
低倍率物镜观察下,应能快速成像;
高倍率物镜如100×油镜,则需加入浸油并细调焦距。
调整科勒照明,设定聚光器高度与光阑大小;
通过调节光圈和光源亮度,获得均匀照明;
校准光轴中心,使照明与物镜视野重合。
观察时应从低倍到高倍依次切换,逐步聚焦图像,避免高倍物镜在样品未聚焦前意外接触载玻片导致镜头损坏。
使用专用浸油液(如Cedarwood Oil或合成油);
滴油前确认镜面无灰尘;
观察完毕后立即用镜头纸擦拭油液,避免油污残留腐蚀前镜面。
频繁更换容易造成接头磨损与灰尘污染。建议根据实验安排提前规划物镜组合,减少非必要拆装。
切勿裸手触碰镜片,油脂会造成光学干扰;
物镜不使用时应装配防尘盖或收纳盒中;
避免将不同品牌、不同光学系统物镜混用;
若发现物镜旋入阻力明显,应立即停止检查螺纹匹配性;
高倍率物镜应避免震动冲击,尤其是DIC或荧光镜头。
物镜作为精密光学组件,需定期进行维护,以保持其清晰度与精度。
初步除尘:用干净的吹气球轻吹镜面灰尘;
表面擦拭:用镜头纸蘸取少量无水乙醇,轻柔螺旋式擦拭;
前镜面清洁:如有指纹或油迹,可使用专业镜头清洁剂;
螺纹区清洁:定期检查物镜螺纹是否有粉尘或碎屑;
存放保护:长时间不使用时,应拆卸物镜放入干燥箱保存。
每周例行擦拭使用频繁的物镜前镜面;
每季度进行一次全面检查与光学清洁;
每年进行一次专业校准(必要时送检)。
奥林巴斯BX53显微镜物镜的正确安装,不仅关乎仪器的精度与成像质量,更是实验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通过科学的安装流程、严谨的光路调节与日常规范维护,用户可最大化发挥BX53系统在高分辨率显微观察中的优势。
物镜作为光学系统的核心,合理配置和操作能显著提升图像质量和实验效率。无论是常规明场检查,还是复杂的荧光、多通道成像应用,物镜的稳定性能与光路一致性都直接影响最终结果。因此,在日常使用与实验流程中,应给予物镜系统足够的重视与细致管理,保障显微操作的专业性、稳定性与重复性。
杭州实了个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