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X-70采用奥林巴斯UIS(Universal Infinity System)光学系统,是奥林巴斯经典的无限远成像架构,支持在光路中插入多个光学元件(如滤光片、棱镜、激发模块)而不影响焦点位置和成像质量。
系统特性包括:
光束准直设计,有效减少像差与畸变;
各类物镜之间切换成像一致性高;
光学元件间互不干扰,适合多模态成像;
优化了多色荧光成像中的焦面一致性与色差校正。
这种系统架构为高质量图像采集提供了坚实的光学基础。
物镜是影响显微成像质量的关键部件。IX-70支持UIS系列多种物镜类型,包括:
平场消色差物镜(Plan Achromat):提供清晰均匀的图像,适合明场观察;
相差物镜(Phase Contrast):内置相差环,提升透明样本的对比度;
荧光专用物镜(Fluorite/Plan Apo):数值孔径高,色彩校正优异,提升荧光信号强度;
长工作距离物镜(LWD):兼容多种容器类型,在保证成像质量的同时避免液面干扰。
高数值孔径(NA)物镜如40X/0.75、60X/1.35油镜,在细胞器观察、信号定位等高分辨任务中表现突出。
IX-70支持高NA物镜与高精度对焦系统的协同,能够达到理论分辨率极限。例如在使用60X油镜(NA 1.35)与蓝光激发时,其理论光学分辨率接近200nm,适合细胞核孔、微丝、线粒体等结构观察。
系统内嵌相差模块与DIC(微分干涉)附件,利用相位差或折射率差异生成强对比图像,特别适合非染色、活细胞等低对比度样品。
UIS光学系统针对场曲、球差、色差进行优化,使成像从中央至边缘保持均一清晰。即使在大视野拍摄中,图像边缘也无明显模糊。
荧光成像是IX-70系统的重要应用场景,其表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配合专业荧光激发器与高透光滤光片,确保激发光在整个视野中强度一致,避免热点或暗角。
荧光滤光片组设计精度高,可有效隔离激发光与发射光,减少背景干扰,提高信噪比。
在多通道荧光观察时,IX-70能维持不同激发波长下的焦点一致,支持多色合成图像精准配准。
高NA荧光物镜搭配高灵敏相机时,可在极低荧光强度下获取有效图像,适合转录因子、低表达蛋白检测。
在长时间拍摄、序列成像、自动扫描过程中,IX-70具备极高的图像稳定性:
镜架稳固设计:抗震动结构,避免成像过程中微小移位;
热漂移控制:在加热平台、CO₂培养条件下,焦点保持良好;
焦点漂移补偿机制:配合电动调焦与软件控制实现Z轴自动补偿;
镜筒固定机构:防止长时间拍摄中观察通道偏移。
以上设计确保了长时间成像任务中图像对齐与质量一致性。
IX-70可与多种图像采集设备无缝连接:
数码单反/显微相机:用于高分辨单帧采集;
高灵敏CCD/CMOS相机:适合荧光信号捕捉;
时间序列拍摄系统:支持延时摄影与动态记录;
图像分析软件接口:如ImageJ、NIS-Elements、MetaMorph等,适合定量分析、图像叠加、结构识别。
镜筒接口为C型标准,支持多品牌相机模块,使得IX-70在成像设备选配上具有高度自由度。
利用相差与长工作距离物镜,无需染色即可观察细胞贴壁、迁移、分裂、凋亡等过程,图像稳定、结构清晰。
在同一视野下对细胞核、细胞质、细胞器进行多色标记,图像对齐度高,颜色无偏差,适合共定位分析。
明场模式下,使用Plan Achromat系列物镜观察染色组织切片,可分辨细胞结构、组织层次、病理变化等细节。
利用电动XY平台与自动对焦系统,可对微流控平台中的细胞分布、药物扩散过程进行连续成像。
配合电动Z轴平台,实现细胞厚度方向上的多层成像,并通过软件重建三维结构图像,适合三维培养实验。
为获得最佳图像质量,建议用户在操作中注意以下细节:
选择合适物镜:依据样本厚度、结构细节选择对应NA与放大倍率;
调节光路同轴:确保激发与观察光轴重合,避免图像偏斜;
调节聚光器与光阑:合理使用Köhler照明,提升对比度;
滤镜匹配精确:荧光滤光片组应与标记染料波长匹配;
使用抗反射载玻片:降低背景反射,提高图像通透性;
定期清洁光学组件:保持物镜、滤光片、镜头清洁,避免图像污染;
控制外部干扰光:在荧光模式下关闭环境照明,减少背景噪声。
奥林巴斯显微镜IX-70在成像质量方面展现出如下优势:
成像清晰锐利,细节表现力强;
对比度高,适合透明样本结构增强;
多通道成像准确,色彩还原稳定;
荧光信号识别能力强,弱信号成像效果好;
系统稳定性强,适合长时间实验观察;
成像设备兼容性高,支持多种图像输出形式。
在科研实践中,IX-70不仅可完成高标准图像采集任务,也能作为图像分析、数据定量的基础平台,为科研人员提供可靠、稳定、可拓展的成像支持。
杭州实了个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