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装奥林巴斯BX43显微镜之前,请确保具备以下准备工作:
工作空间:选择干净、平整、稳定的操作台,远离强光、热源和震动源。
工具准备:准备柔软无尘布、镜头纸、棉签、十字螺丝刀、酒精棉片(用于清洁)。
清点部件:根据装箱单检查所有组件是否齐全。BX43标准配置通常包括:
主机底座(带电源接口)
立柱支架
粗微调焦机构
三目观察筒或双目观察筒
WH10×目镜一对
物镜(4x、10x、40x、100x可选)
物镜转盘(物镜转换器)
聚光镜组件
聚光镜调节组件
载物台(手动或电动)
视场光阑、孔径光阑
灯箱及光源(卤素灯/LED灯)
滤光片(部分型号配备)
防尘罩、电源线及用户手册
将立柱稳固地插入主机底座插槽,使用固定螺丝加固连接。
确保立柱垂直于底座,不可倾斜或松动。
将调焦组件对准支架轨道插入(通常为滑轨嵌入式结构)。
确认调焦旋钮运转顺畅,不可有卡顿现象。
将机械载物台通过底部固定螺丝连接于调焦支架上。
调整X/Y轴行程滑块,检查移动平稳。
若为电动载物台,连接控制器数据线(一般位于右侧插口)。
将五孔或六孔物镜转盘旋入前端物镜接口,轻微旋紧固定。
按照从低到高倍率顺序安装物镜(4x、10x、40x、100x):
握住物镜金属部分,顺时针旋入卡位;
确保旋转定位准确,不可斜插或过紧;
每个物镜安装后应测试旋转是否流畅。
聚光镜插入底座前端聚光镜插槽,并旋紧定位螺钉。
使用升降旋钮调节高度,使其约位于载物台下方5–8mm处。
三目或双目观察筒插入主机上端观察筒接口,调节方向使其面向操作者。
插入WH10×目镜各一只(注意左右无差异,部分型号带刻度线);
可轻转目镜对焦环调节屈光度以适应操作者视力差异。
BX43标准配置为6V 30W卤素灯或LED模块:
卤素灯需先将灯泡插入灯座并固定;
LED模块则通过一体式接口安装,插入后锁紧。
电源线连接灯箱后部插口,并接入稳压电源插座。
打开主电源开关,观察照明模块是否点亮正常。
使用亮度旋钮调整光源输出强度,适应不同观察条件;
LED系统具有恒亮电流控制,调节响应灵敏、光照稳定。
为获得最优图像质量,应严格调整柯勒照明:
将物镜切换至10x;
调整聚光镜高度至图像最清晰;
调节视场光阑使其轮廓可见;
移动聚光镜中心螺钉,使视场光阑影像位于视野中心;
放大光阑至稍超出视野边缘即可。
此操作保证了光照均匀、对比度最佳。
使用孔径光阑控制进入样品的光线角度;
对于明场观察,建议开启70–80%的孔径光阑;
相衬观察时需与相衬环板匹配,调节到最佳对比位置。
转动粗调旋钮进行大致对焦;
使用微调旋钮精确成像;
若双目成像出现上下错位,可调节观察筒瞳距和屈光度补偿环,校准视差。
替换物镜为相差物镜(通常10x PH、40x PH);
插入相衬环片(环板),对应Ph1、Ph2、Ph3;
调节相衬滑块位置与物镜匹配;
调整聚光镜及光阑获得最佳相差图像。
将起偏镜插入光源前段插槽;
在观察筒或目镜端插入检偏器;
某些型号需旋转检偏器实现正交偏振;
用于晶体、纤维材料及液晶分析等领域。
拆下原灯箱,更换荧光激发光源模块(如LED或汞灯);
插入荧光滤光片组(DAPI/FITC/TRITC等);
连接冷却风扇、电源控制器;
配合荧光物镜进行高灵敏观察。
拆下三目观察头的顶部盖;
安装C型接口或0.5x适配器;
将相机通过适配器固定至接口。
将相机通过USB或HDMI连接至电脑;
安装奥林巴斯提供的软件包(如cellSens);
软件中设置采集参数,测试图像是否清晰对焦。
放置标准切片或刻度片在载物台;
切换各倍率物镜观察,验证物镜转换器是否定位准确;
检查调焦是否平滑,成像是否清晰;
检查照明是否均匀、有无阴影或眩光。
检查十字视场是否居中;
调整载物台X/Y轴限位,确认移动范围;
检查相差环与物镜是否配准,偏光角度是否正确。
检查物镜是否安装到底;
确认样品盖玻片面朝上;
聚光镜是否升到适当高度。
调整视场光阑和孔径光阑;
检查灯泡位置及聚焦镜状态;
替换老化光源。
检查目镜屈光度设置;
校正瞳距;
检查相机适配器安装角度。
安装完成后使用防尘罩罩住主机;
定期使用镜头纸清洁目镜与物镜;
每次使用后关闭光源,避免光源过热;
禁止在显微镜下擦拭镜头,以免刮伤镀膜。
奥林巴斯BX43显微镜采用高度模块化设计,使其安装操作既专业又灵活。通过按照标准步骤组装主体结构、光学系统与照明模块,结合观察模式和数字成像附件的扩展,不仅可满足多学科使用需求,也大大提升工作效率和图像表现。建议首次安装时由具备经验的实验员或设备工程师协助,以保障显微镜稳定运行与使用寿命。
杭州实了个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