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林巴斯IX51是一款倒置式生物显微镜,广泛应用于细胞培养观察、组织切片分析、活体成像等生命科学研究领域。该仪器设计精良,成像质量出色,操作简便,尤其适用于细胞学、生物医学和药理学的实验工作。
IX51采用模块化设计,支持多种附件扩展,如荧光照明模块、相差观察系统、数字成像系统等。用户可根据不同实验需求灵活组合配置,极大提高了实验效率与数据可靠性。
物镜:IX51支持多种类型物镜,包括明场、相差、荧光等。常见放大倍数有4X、10X、20X、40X、100X等。
目镜:一般为10X放大倍率,带有视度调节功能,便于双眼对焦一致。
聚光器:位于镜座下方,可调节光束聚焦程度,影响照明均匀性。
光源系统:内置高亮卤素灯或LED灯,色温稳定,亮度可调。
载物平台:倒置结构设计,样品从上方放置于培养皿或载玻片中。平台配有XY双轴移动旋钮,便于精确定位观察区域。
调焦机构:包括粗调和微调旋钮,位于机体两侧,微调用于高倍镜下的精确聚焦。
光阑和滤光片组:调节照明对比度和颜色,增强图像细节。
荧光模块(可选):包括激发滤光片、二向色镜和发射滤光片,用于特定波长激发和观察荧光信号。
可连接数字相机或计算机系统,实现图像拍摄、数据存储、实时成像分析。常用软件如CellSens等,具备图像测量、标注、时间序列记录等功能。
电源开启:确认电源线连接稳固,打开主机电源开关。
亮度调整:缓慢调节光源亮度旋钮,避免突然强光伤眼。
物镜切换:旋转物镜转换器,选择所需放大倍率,注意物镜与样品之间应保持适当距离,防止碰撞。
使用标准培养皿或载玻片装载样品,并轻柔置于载物平台正中央。
若观察液体样本,需盖上盖玻片,防止蒸发影响成像。
首先使用最低倍数物镜进行初步对焦,利用粗调旋钮使图像大致清晰。
然后逐步切换至较高倍数物镜,使用微调旋钮进行精细调焦,以获取清晰图像。
根据样本厚度调整聚光器高度,提高图像对比度和清晰度。
调节光圈大小,匹配所用物镜的数值孔径,获取最佳图像质量。
调整滤光片位置,以获得所需观察效果,特别是在荧光观察时确保滤片匹配。
使用偏光或相差附件时,根据厂家说明调整入射角度和干涉光路。
打开计算机和图像采集软件,确认连接状态。
调整焦距及曝光参数,点击拍摄按钮即可保存图像。
软件可对图像进行放大、测量、对比、记录时间变化等操作,方便后期分析。
利用倒置式结构,可以直接观察置于培养皿中的细胞生长状态,避免取样干扰,有助于实时动态监控细胞行为。
通过加装荧光模块及匹配滤光片,可对GFP、DAPI等荧光蛋白进行检测,适用于细胞转染、细胞周期分析、凋亡研究等实验。
在药理实验中,通过IX51显微镜可直观观察药物对细胞形态、活力、分裂情况的影响,配合数字成像系统可精确记录对比数据。
搭配专用的载玻片夹具和切片处理工具,可对染色组织切片进行高分辨率观察,为病理诊断提供影像支持。
使用镜头纸或无尘布配合镜头清洁液擦拭物镜、目镜。
避免使用普通纸巾或湿布,以免划伤镜片。
长时间不使用时,关闭光源并断电,延长光源寿命。
定期检查灯泡老化情况,按厂家说明更换。
每次使用后覆盖防尘罩,防止灰尘积聚。
保持显微镜置于干燥、清洁的环境中,避免潮湿引发霉斑。
定期更新数字成像软件,确保兼容性与功能完整。
储存图像资料时注意命名规范,便于后续查找与分析。
操作前务必熟悉各部件位置与功能,避免误操作导致损坏。
切换物镜或移动平台时应缓慢进行,防止样品移位或刮伤镜头。
避免将液体样本直接滴落在镜头或平台上,造成设备短路或腐蚀。
安装或更换附件时,应关闭电源,避免触电或组件受损。
问题 | 可能原因 | 解决方法 |
---|---|---|
图像模糊 | 焦距未调好 | 使用微调旋钮重新聚焦 |
亮度不足 | 灯泡老化或光阑过小 | 检查光源亮度设置并更换灯泡 |
无法成像 | 样品未放准 | 调整载物平台位置 |
荧光不显现 | 滤片安装错误 | 检查滤片组合是否正确 |
掌握IX51显微镜的使用不仅需要理解各个部件的功能原理,还需通过大量操作练习形成熟练技能。建议新用户从低倍镜开始练习,逐步提高观察精度和处理复杂样品的能力。同时,实验记录要详尽,便于日后数据回溯和问题排查。
对于科研实验室,推荐建立统一操作规范,定期开展培训和设备检查,确保显微镜系统始终处于最佳工作状态。
杭州实了个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