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林巴斯显微镜CKX41是一款倒置式生物显微镜,广泛应用于细胞培养、组织观察、生物制药和临床检验等领域。其操作系统设计人性化,功能模块清晰。正确掌握CKX41的使用方法,不仅可以提高观察效率、保证成像质量,还能延长仪器使用寿命并减少实验误差。
摆放位置:将显微镜置于坚固、水平、低震动的工作台上,确保通风良好,避免阳光直射。
光源检查:确认电源线连接正常,灯泡或LED光源完好,光源仓内无异物。
清洁光学部件:使用镜头纸和镜头清洁液清洁目镜和物镜表面,防止尘埃影响成像。
附件安装:确认所需物镜、观察筒、样品托架等部件安装牢固。
使用适配器固定培养皿、培养瓶或多孔板,确保样本容器底面平整、液体高度适中。
将样品放置于载物台中央,避免偏移引起视野不稳定。
打开电源开关(位于机身侧后部);
开启光源系统,观察亮度指示灯是否正常;
调节亮度旋钮,将光线调整至合适亮度以保护眼睛;
观察筒调整:将双目观察筒或三目观察筒调整至合适角度;
调节屈光度:每侧目镜可单独调整屈光度以适应操作者视力。
选择合适物镜(如4×、10×、20×、40×),通过物镜转盘手动切换。
粗调对焦:使用右侧的大旋钮进行初步聚焦。
微调对焦:使用内圈微调旋钮获取图像清晰度。
样品移动:通过X-Y双轴移动平台调节样本位置,使观察区域位于中心。
适用于常规细胞形态、组织结构、涂片等清晰成像场景:
安装普通物镜;
光源亮度设置适中;
不使用额外光阑或滤光片;
聚焦并调整光轴中心即可开始观察。
用于低对比度透明样本(如活细胞)观察:
安装带有相衬环带的物镜(通常20×、40×);
插入匹配的相衬环片或滑块;
调节聚光器高度和中心,使明暗环同心;
微调光圈直径以增强图像对比度;
适当调整光强以防图像过亮或过暗。
用于观察染色细胞或组织中的荧光信号:
安装带有荧光滤光片组的观察模块;
选择合适波段的激发光(如DAPI、FITC、TRITC);
安装荧光专用物镜(高NA值);
关闭环境光源;
打开荧光光源系统,调节亮度;
通过三目观察筒连接摄像头获取图像。
CKX41可配接多种数字成像设备,如CCD摄像头、HDMI模块、USB相机等:
三目观察筒可外接相机接口;
使用转接环将图像输出至计算机;
配合图像处理软件(如CellSens)进行采集、拍照、录像、计数、拼图。
采集前应确保焦点准确;
保持图像边缘清晰,避免倾斜;
调整亮度、对比度,防止图像过曝;
可使用网格滤片进行图像定位与拼接。
每观察30分钟应暂停1-2分钟;
双眼交替使用目镜,避免单眼负担;
调整座椅高度和观察筒角度以保持良好坐姿。
避免在平台移动状态下进行对焦;
控制样品液面高度,防止漂移;
使用防震台以减少外界干扰。
使用遮光罩可避免环境光干扰;
使用目镜尺进行定量测量;
使用X-Y平台限位器可记录样本定位信息。
关闭光源亮度;
关闭电源总开关;
取出样本并清理载物台;
将物镜转至最低倍率(4×)以保护镜头;
盖上防尘罩,避免污染。
光学部件:使用专用镜头纸擦拭目镜、物镜表面,避免刮伤;
机械部件:定期添加润滑脂于聚焦滑轨;
电气系统:注意光源热量,定期检查电缆老化;
工作台面:保持干燥,避免溶液泼洒损坏仪器内部结构。
问题描述 | 可能原因 | 解决方法 |
---|---|---|
图像模糊或重影 | 聚焦不准确、物镜脏、镜片雾化 | 重新聚焦,清洁镜片 |
视野过暗或不均匀 | 光源亮度低、光阑未对准 | 调高亮度,调整光路中心 |
荧光信号弱 | 滤片老化、染料退化、光强不足 | 更换滤片,使用新鲜染料 |
样本漂移或视野偏移 | 样本未固定、液体晃动 | 重新固定样本,减少操作幅度 |
目镜视差较大或无法聚焦 | 双目未校准、屈光度未调整 | 调整屈光度,双目同步 |
应用领域 | 推荐目镜 + 物镜组合 | 观察特点 |
---|---|---|
细胞培养 | WH10×/22 + 10×物镜 | 大视野,适合批量筛查 |
荧光成像 | WH10×/20 + 40×物镜 | 高分辨率,识别荧光信号更敏感 |
涂片观察 | WH10×/22 + 20×物镜 | 适中放大倍率,适合血液或组织切片 |
组织结构分析 | WH15×/14 + 40×物镜 | 局部高倍精细观察 |
温度:20~30℃,湿度<60%;
避免剧烈震动、高粉尘、高湿环境;
室内光线柔和,避免荧光干扰。
奥林巴斯显微镜CKX41在使用方法上具备极高的操作便利性与功能兼容性。无论是在细胞实验、组织观察还是荧光成像领域,通过掌握标准的使用流程、合理配置光学组合、规范日常维护,都能极大提升观察质量与实验效率。科学、严谨的操作不仅是获取高质量显微图像的基础,也体现出使用者对实验数据负责的态度。
杭州实了个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