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X43显微镜采用模块化设计,用户可根据具体应用灵活选配组件。主要部件包括:
显微镜基座:稳固支撑整个设备,内置照明系统。
立柱与调焦机构:连接载物台与镜筒,具备粗/微调焦旋钮。
电控模块(可选):配合电动调焦、光源调节等功能。
目镜筒:可配双目或三目镜筒,支持接入摄影系统。
物镜转盘:多孔位(通常为5孔)物镜转换器,快速切换倍率。
物镜组:可选多种放大倍率(4X、10X、20X、40X、100X等)。
聚光镜系统:聚焦与整合光线至样本,影响照明与成像质量。
光源系统:标配LED或卤素灯,亮度可调。
机械载物台:带有XY移动机构,可精确控制样品位置。
标本夹具:固定玻片,防止滑动或错位。
坐标标尺:用于样品定位与记录。
在使用BX43之前,需要按照标准步骤进行设备组装与初步调试。
检查包装内容是否齐全,包括显微镜主体、物镜、目镜、聚光镜、载物台、光源及电源线等。
确认所有部件无损伤或松动。
将显微镜基座放置于水平坚固平台上。
安装立柱、聚光镜与载物台组件。
安装目镜筒并插入目镜(一般为10X)。
安装物镜于物镜转盘,按照放大倍率从低至高依次排列。
连接光源系统与电源适配器,检查供电是否稳定。
初次通电后检查光源是否正常亮起,并调节亮度旋钮确认调光功能。
使用BX43进行观察时,应按照下列步骤操作,确保图像质量和仪器安全。
插入电源,开启主电源开关。
打开光源,设定适中亮度。
检查目镜和物镜清洁状态,确保无尘污影响视野。
使用无尘手套或镊子将玻片标本轻放于载物台中央。
固定玻片两端,避免观察过程中位移。
转至最低倍数物镜(如4X)。
使用粗调旋钮将物镜下降到接近样本表面。
通过目镜观察并缓慢上升物镜,直到图像清晰。
使用微调旋钮精确调节焦点,使图像边缘更锐利。
更换高倍物镜后再次微调焦点。
调节聚光镜高度,使光斑与视场一致。
适时调节孔径光阑,改善对比度与景深。
观察不同细节时可转动物镜转盘切换放大倍率。
每次切换物镜后需重新微调焦距。
可配合数字摄像头、电脑图像采集软件进行拍照或录像。
三目镜筒可同时连接观察与记录装置。
确保标本厚度适中。
使用盖玻片保持样本表面平整。
高倍物镜下尽量使用油镜(100X)并正确滴加镜油。
光源不宜过强以免样本褪色或造成视疲劳。
显微镜镜头应避光存放,避免光学涂层老化。
观察时双眼始终保持平衡位置,避免疲劳。
微调焦时注意缓慢转动,避免机械冲击。
BX43显微镜支持多种模块与配件组合,可实现以下拓展功能:
用于观察未染色透明样品,如活细胞、微生物。
用于观察经荧光标记的样本,如免疫组化、基因标记样本。
支持数码成像、图像分析、实时录像及测量记录。
可选电动载物台,提高重复性与自动化观察能力。
用于分析晶体结构、纤维方向等特定材料性质。
为保证BX43长期稳定运行,需定期对显微镜进行清洁与保养。
使用镜头纸或棉签蘸取少量镜头清洁液擦拭目镜与物镜。
不可使用酒精或普通纸巾清洁镜头表面。
定期检查聚光镜、旋钮、物镜转盘是否灵活。
若有阻滞或松动应联系专业维修人员处理。
LED灯寿命长但仍需定期检查亮度是否衰减。
更换灯泡前必须断电,并等待灯泡冷却。
显微镜应存放在干燥、通风、无尘环境。
长期不用时盖上防尘罩,避免光学部件受潮发霉。
问题 | 可能原因 | 处理方法 |
---|---|---|
图像模糊 | 聚焦未准确 | 微调聚焦旋钮 |
光照不均 | 聚光镜未调好或光阑未打开 | 重新调节聚光镜高度与光阑大小 |
图像偏暗 | 光源亮度不足 | 检查灯泡状态或调高亮度 |
切换物镜后图像消失 | 聚焦面未调整 | 重新调整焦距 |
目镜视野有黑影 | 光阑过小或物镜有污点 | 放大光阑或清洁物镜 |
BX43广泛应用于:
病理分析:辅助诊断病变组织形态。
细胞研究:观察细胞周期、染色体及细胞器。
微生物学:观察细菌、真菌及病毒感染模型。
材料科学:研究材料表面微结构与缺陷。
高校教学:用于显微观察训练及实验课教学。
操作过程中注意避免高温光源烫伤。
不得使用非原厂物镜或镜头以免损坏光学系统。
使用油镜后务必清除镜油,防止腐蚀镜头表面。
定期培训操作人员,确保仪器使用规范。
奥林巴斯BX43显微镜以其高质量光学成像、灵活的模块组合、简便的操作方式和丰富的功能拓展,成为现代实验室和教学场所的常规显微观察设备。正确理解其结构组成和操作步骤,科学调节聚光系统与光源,合理使用各类附件,将大大提升实验效率与成像质量。通过日常维护与故障预防,BX43将保持长期高性能运行,为科研与教学提供可靠支撑。
杭州实了个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