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正式安装之前,应对工作环境、工具及部件进行全面准备,以确保安装过程顺利进行。
操作空间:应选择平整、稳定、无震动的工作台,尺寸建议不小于100cm×60cm。
照明条件:室内光线充足,有利于识别部件与连接件。
洁净度要求:避免灰尘、油渍、液体接触镜头或内部部件,建议佩戴手套操作。
十字螺丝刀(用于某些部件固定)
镜头清洁纸与无尘布
镊子(用于拆装相差环)
棉签与酒精(清洁用)
手套、防静电手环(建议)
开箱后,检查包装内容是否齐全,重点部件包括:
序号 | 部件名称 | 说明 |
---|---|---|
1 | 显微镜主体机身 | 含调焦结构与电气接口 |
2 | 观察筒(双目/三目) | 主观察组件 |
3 | 物镜组(4X-40X) | 最少包含三枚物镜 |
4 | 载物平台/样品托架 | 安装在机身平台上 |
5 | 光源模块(LED/卤素) | 灯源与控制电路 |
6 | 电源适配器与电缆 | 用于供电与照明调节 |
7 | 滤色片/相差组件 | 视用途而定 |
8 | 成像端口盖或相机接口 | 根据型号配置 |
9 | 用户手册、保修卡等 | 建议妥善保存 |
将CKX41主体从包装箱中小心取出,双手托住底部和支撑臂部分,轻放于工作台正中,确保水平稳固。
取下镜筒接口处的防尘盖。
将双目或三目观察筒沿指定方向插入机身接口,并旋转锁定,确保无晃动。
若使用三目观察筒,可同时安装摄像头或数码成像模块。
将物镜依次旋入物镜转换器(旋转鼻轮)上,按倍率从低到高顺时针排列。
注意:安装过程中切勿触碰镜片玻璃面,必要时使用镜头纸擦拭。
建议安装顺序:
4X → 10X → 20X → 40X(相差物镜若有可替换20X或40X)
CKX41配有多种样品托架,用户可根据实验需求选择安装:
将平台组件放置于机身横臂托板上方,通过滑轨或螺纹固定结构将其牢固结合。
确认平台安装后前后左右可移动,方便样品定位。
根据使用容器(培养皿、多孔板、载玻片等)选择合适托盘。
将托盘插入平台限位孔位,确保无晃动。
安装样品夹时,将弹性压片调整至适当紧度,避免样品移动。
CKX41支持LED或卤素光源,其安装步骤如下:
打开底部灯箱,连接灯源模块至指定插槽。
若为卤素灯,确认灯泡是否已安装,注意防止灯泡表面被手指油脂污染。
将光源盖板扣回并固定。
使用原装适配器将灯源模块电源口与电源插座连接。
保持电缆走线整洁,避免压住光路通道。
旋转灯源调光旋钮,测试照明系统工作状态。
检查是否出现闪烁、亮度不匀等异常现象。
调焦系统是CKX41的核心组件之一,安装完成后需要进行基础校准:
旋转粗调和微调旋钮,确认调焦过程顺滑无卡顿。
调节至最低焦点位置,检查物镜与平台间距是否充足。
放置一个标准样品(如已染色组织玻片)于平台中央。
调节粗调旋钮直至物镜接近样品表面,逐步微调获得清晰图像。
检查焦面是否稳定,有无跳动、重影等问题。
如用户配备数码成像设备,可进行以下操作:
顺时针旋转打开三目观察筒上的成像端口。
将摄像头C接口与观察筒对准后顺时针旋紧。
连接图像传输线至计算机或图像处理系统。
启动配套成像软件,打开实时预览。
调整成像视场与对焦状态,确保图像与目镜一致。
CKX41支持丰富的观察方式扩展,安装步骤如下:
更换至相差物镜后,安装匹配的相差环(通常位于平台下方转盘上)。
调整光圈至最佳相差效果,观察细胞轮廓清晰度。
打开滤光片槽盖,将所需滤光片插入。
安装荧光光源,并完成光路对准。
如偏光观察、加热载物台、自动扫描模块等,可根据说明书依次安装至标准接口。
为确保显微镜稳定运行,建议完成以下项目:
检查项目 | 内容说明 |
---|---|
光路是否通畅 | 检查物镜至观察筒光路中是否有遮挡或错位 |
图像是否清晰 | 测试不同倍率下样品清晰度 |
平台是否稳固 | 移动样品托时无晃动,无异响 |
调焦是否流畅 | 粗调与微调均应顺滑无跳跃 |
电源工作状态 | 灯源亮度稳定,无闪烁、温升过高 |
安装完成后,在日常使用中仍需注意一些操作建议:
每次使用前确认物镜干净,可用镜头纸轻擦。
确保平台表面无液体残留,避免腐蚀。
照明强度调整时,从低档逐步升高,延长灯泡寿命。
若配有相机系统,建议定期清理C接口以保证图像清晰。
使用完毕后,切断电源并加盖防尘罩。
奥林巴斯显微镜CKX41在设计上强调模块化、稳定性与易操作性,因此其安装流程相对清晰明了。通过本文提供的详尽安装步骤,用户可以高效完成从开箱到成像测试的全过程,确保显微镜各部件稳固连接、光学系统精准对位、成像性能完全释放。
杭州实了个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