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视频由 Munday Scientific 和 Microscope Marketplace 拍摄,重点展示 CKX41 的结构组成、用途定位以及主要功能特点。该显微镜适用于细胞培养、GFP/荧光、相差观察,符合实验室中生物安全罩空间限制的安装要求。接下来逐步解析视频内容与实际操作指南。
视频首先展示棱镜头筒的倾斜式(约 30–60°)设计,便于用户在站立状态下观察,尤其适合超净台环境内部安装,提高工作效率。随后镜体光路、物镜接口、相衬环板、光源调节机构等核心部件逐一展示,讲述其相互作用与装配位置。
特别强调 CKX41 所采用的 UIS2 无限远校正系统,结合 PHC 型物镜显著改善视野边缘清晰度,对液面折射影响最小,从而实现平整均一成像
打开主电源开关后,调节亮度旋钮选择适合的电压,一般配套 6V 30W 卤素灯泡。
如频繁切换亮度,可使用预设亮度开关(preset),校准后光照稳定适合多人共享环境
使用标准五孔或六孔转盘鼻轮选择所需物镜(常见配置为 4×、10×、20×、40×PHC)、轻松点击定位。
通过内置拉杆控制相衬环板实现明场与相差之间切换,无需重新对中,提升效率和便捷性
带锁定功能预聚焦杆辅助快速切换样本,不接触玻片情况下实现粗调,然后通过精调旋钮微调清晰成像。
视频演示如何避免目标器头撞击样本或镜头,实现集中聚焦并节省操作时间。
展示加载普通 26×76 mm 载玻片、使用载物台夹持片加载玻片或培养板。
相衬环板垂直布局,避免机械臂干扰,同时调节造影效果适配厚度变化。
视频演示在明场下观察贴壁细胞形态、聚集结构及胞质对比;切换相衬环后,胞核轮廓、活性伪足等细节更加清晰,对透明样本具有高金对比能力。
CKX41 支持 GFP、RFP、DAPI 等荧光通道。视频演示滤色片模块如何安装、转换观察方式,使在低背景下获得高质量荧光图像。说明滤片的选择与光路匹配如何影响最终成像效果。
视频提及可配合 U-SPT 或 U-TV 系列中继系统连接数码单反或 CMOS/CCD 摄像头,实现直接摄像/自动捕捉分析。建议使用投影方式替代投影目镜以减少色差偏差并提升解析
定期使用镜头纸或纯酒精洁净物镜与目镜。
拆卸后光学接口需避免灰尘入侵与镜筒内部污染。
灯泡为 6V 30W 卤素灯型号,若灯泡失效或亮度异常需及时更换。操作前务必关闭电源,待灯座冷却后再进行更换
使用原装电源线与接地端,避免因地线断开造成安全隐患。
显微镜应放置平稳、避震桌面上,远离气流或震动源,防止成像时细节模糊。
熟练使用预聚焦杆可节省连续观察任务中的聚焦时间。
配置 PHC 型物镜与 DSL 散射缓解液观察模块组合,适合高密度培养板与液体表面张力变化情况下使用。
掌握滤光片切换技巧并配合正确相机适配器,实现快速多通道成像流程。
这期视频全面系统地展示了 CKX41 的结构、启动设置、观察方式切换、焦距调节、相衬转化以及摄像扩展能力。CKX41 操作简便、响应迅速,尤其适合处于超净台环境下的细胞培养观察任务。通过适配相衬与荧光模块,配合高光学一致性 UIS2 系统,该设备在常规与荧光成像场景中表现出高可靠性和清晰度。
此外,其紧凑设计与倒置结构提供安全、高效的安装选项,节省实验室空间同时方便用户站立操作。反复使用视频中展示的流程,用户可快速掌握日常操作与高级配置技巧,从而充分发挥 CKX41 的潜力。
杭州实了个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