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焦系统是光学显微镜的核心机械结构之一,其性能直接影响成像的清晰度、细节识别能力和成像稳定性。调焦精度不仅决定了样本在焦平面上的定位能力,也关系到图像对比度、光轴一致性以及图像采集的重复性。
奥林巴斯IX-70作为高端倒置研究型显微镜,其调焦系统采用高精度机械加工与模块化结构组合,确保在各种倍率条件下实现毫微米级的Z轴调控,为荧光成像、活细胞观察、三维扫描等高要求应用场景提供坚实保障。
IX-70的聚焦机构位于镜架前下方,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同轴粗调/微调旋钮;
垂直移动支撑轨道;
高精度齿轮滑块结构;
升降载物平台或样本托架支撑臂;
选配电动Z轴模块接口。
聚焦机构直接控制物镜或样品平台在垂直方向(Z轴)上的位置移动。
粗调移动范围:≥20mm;
微调移动精度:约1μm/刻度以下;
最小可识别调节单位:0.2–0.5μm;
重复调焦误差:小于±1μm(取决于加载重量和操作方式);
这种设计确保了在进行高倍(如40×、60×、100×)物镜观察时,也能精准定位焦点,维持长时间图像稳定性。
IX-70调焦系统采用微齿高密度齿轮系统,配合精密研磨的斜齿滑块导轨,实现低阻尼、高线性度的垂直移动。
有效避免调焦跳动与偏移;
可保持多次来回调节中光轴与焦点一致性。
旋钮设计采用外圈粗调+内圈微调的同轴布局:
粗调用于快速拉近样品焦面,适合大幅度定位;
微调支持连续低阻尼调节,特别适合高倍观察和拍照定位。
旋钮表面为防滑纹理,确保操作者精确操控,长期操作不疲劳。
镜架内部设计有弹簧平衡机构或配重支架,使得在样品承重较重(如带液培养皿或灌流系统)时也能维持良好垂直稳定性,避免重力造成下滑或聚焦漂移。
IX-70提供电动Z轴聚焦模组接口,兼容多种电控显微操作系统,可实现:
Z轴自动扫描:用于3D重建、多层成像;
自动对焦:实时聚焦调整,适合时间序列成像;
远程控制聚焦:通过软件或程序脚本实现无人值守实验;
微米级步进控制:最小移动单位可达0.05μm,支持纳米级对焦控制。
适配软件如Olympus CellSens、MetaMorph等可直接调用聚焦模块完成图像叠加、扫描、追踪。
物镜倍率 | 聚焦景深(DOF)估算 | 对调焦精度要求 |
---|---|---|
4× | >10μm | 低 |
10× | 6–8μm | 中 |
20× | 2–4μm | 较高 |
40× | 0.8–1.5μm | 高 |
60×油 | <0.5μm | 极高 |
100×油 | <0.3μm | 极高(需微调或电动) |
IX-70聚焦系统的微调响应精度已完全覆盖从4×到100×各倍率对焦需求,配合机械微调或电动模组使用可实现纳米级图像调焦。
IX-70全系列兼容奥林巴斯UIS/UIS2无限远物镜系统,其结构允许焦距微调同时不影响物镜对光路径的传输效率,成像更加锐利无像差漂移。
聚焦系统的稳定性确保长时程实验中图像不漂移;
即便样本液面上下波动,也能实时微调至最佳聚焦层。
配合电动聚焦系统进行Z轴扫描;
利用软件重构完整样本体积数据;
无明显焦面错位,Z轴间隔控制精确,图像过渡自然。
在低光强条件下对焦极为困难,IX-70提供高灵敏度微调机制,即便信号微弱,也能捕捉荧光图像焦点。
多种染色标记可能对应不同组织层级或结构,调焦精度决定能否分层准确识别目标区域。
旋钮阻尼控制适中,回弹顺畅,连续调节时无跳档或停顿,适合长时间精密操作。
调焦旋钮设置在两侧,方便左右手用户操作,特别适合多位操作者轮流使用场景。
操作者在目视状态下,手掌无需移动出自然范围即可完成调焦,保持良好坐姿与操作节奏。
使用显微镜专用润滑脂为聚焦滑轨加脂;
每6-12个月检查旋钮阻尼与回弹情况。
调焦时切勿快速旋转至极限;
防止滑块撞击造成轨道损伤。
搭载重型附件(如荧光模块)时应校正重心;
确保重物不会导致平台不均匀下沉。
使用前应进行Z轴归零与定位;
软件中设定最小步进单位与移动范围上限。
实验类型 | 推荐物镜 | 调焦模式 | 精度要求 |
---|---|---|---|
细胞形态观察 | 10×/20× | 手动微调 | 中等 |
荧光显微成像 | 40×/60×油 | 电动微调 | 高 |
活细胞灌流实验 | 20×/40× | 微调+电动 | 高 |
3D成像堆叠 | 60×/100×油 | 全电动Z轴 | 极高(<0.5μm) |
多孔板扫描 | 4×/10× | 手动粗调 | 低 |
奥林巴斯IX-70显微镜在调焦系统方面展现出极高的精密度与稳定性,其粗微调机制、电动调焦扩展接口、机械结构稳定性共同构建了一个可支持多场景、高通量、高重复精度的显微观察平台。从常规细胞观察到复杂的时间序列荧光分析,再到三维体积扫描重建,IX-70在每一个聚焦层级上都保持优异表现,是科研与成像领域极具代表性的高端设备之一。
杭州实了个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