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X-70作为一款倒置显微镜,特别适合活细胞培养条件下的长时间成像。其超长工作距离物镜与恒温载物台系统相结合,为细胞在体外生长提供稳定环境。研究人员可实时观察细胞分裂、迁移、凋亡、细胞间连接等动态过程,记录细胞在不同处理条件下的响应行为。
结合时间序列图像采集功能与荧光标记技术,IX-70能够对细胞周期各阶段进行荧光追踪。例如,研究人员可使用GFP、RFP等荧光蛋白标记特定周期调控因子,并通过IX-70的多通道观察能力记录信号随时间变化的空间分布,实现对细胞同步分裂过程的动态监测。
借助DIC(差分干涉对比)或荧光成像技术,IX-70可以实现对细胞内部结构的清晰分辨,如细胞核、线粒体、内质网、溶酶体等。荧光通道切换迅速,可满足多色荧光染色实验需求。
研究人员在转染细胞后,通过荧光成像技术观察荧光蛋白(如GFP、YFP)表达水平及定位,从而判断基因表达是否成功,蛋白是否靶向至预定的亚细胞区域。IX-70具备优异的图像对比度和光源稳定性,保证信号捕捉清晰、可靠。
CRISPR/Cas9等基因编辑工具广泛用于功能基因研究。IX-70可协助识别编辑后细胞群体中阳性克隆,通过荧光信号或形态学观察初筛目标细胞,有效提高实验效率。
使用荧光探针标记特定RNA后,可借助IX-70观察其在细胞中的定位与相对表达量。这一方法对于mRNA表达分析、细胞分型等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IX-70适配多孔板格式(如96孔、384孔),结合自动化扫描装置与图像采集软件,可实现药物对细胞影响的高通量筛选。研究人员可以设定不同浓度梯度、作用时间,比较细胞形态、活力、凋亡等变化参数。
在药物毒理研究中,IX-70常用于实时监测药物作用后的细胞状态,包括形态学改变、荧光染色变化(如Annexin V/PI检测)、线粒体膜电位评估等。
通过追踪分子信号通路(如MAPK、PI3K/Akt)、钙离子流动、转录因子进入核内等过程,IX-70在药效机制研究中提供了重要可视化支持。
在干细胞分化或肿瘤球培养实验中,IX-70的倒置结构非常适合观察细胞团块、细胞球和微载体上的细胞附着生长过程,特别适合用于类器官研究。
材料表面附着细胞状态能反映其生物相容性。IX-70可用于观察材料表面细胞的伸展、增殖、凋亡等行为,对组织工程支架的优化设计具有参考价值。
配合组织免疫染色(如CD系列标记、胶原蛋白、整合素等),IX-70可用于评估组织再生情况、细胞分布与分化状态。
IX-70支持在玻片、培养皿等不同载体上对神经元形态、轴突延伸、突触形成等进行长时间追踪。结合神经特异性标记(如MAP2、NeuN)可分析神经发育过程。
神经活动常伴随钙离子内流。通过加载荧光钙指标(如Fluo-4),并使用IX-70进行高帧率拍摄,可以实时记录神经细胞的激活反应,为电生理信号提供辅助图像依据。
配合荧光蛋白表达和激发光源,IX-70可应用于光遗传实验,观察特定神经元群体在光刺激下的行为响应,为神经调控机制研究提供平台基础。
IX-70常用于观察肿瘤细胞穿膜迁移、划痕愈合实验等动态过程,借助图像分析软件可量化细胞迁移速度与方向性。
在肿瘤异质性研究中,IX-70可支持多荧光标记的细胞识别,如同时标记肿瘤干细胞标志(如CD44、CD133)、增殖标记(Ki67)与血管生成因子(如VEGF),揭示肿瘤微环境复杂结构。
通过成像分析药物处理后肿瘤细胞的生长状态,可评估抗癌药物敏感性,发现潜在耐药机制。
IX-70用于IVF(体外受精)实验中卵子形态观察、精子活性评估与受精监测,确保胚胎质量。
结合时间序列拍摄功能,可对胚胎从受精到早期分裂各阶段进行图像记录,用于胚胎评分与发育潜能预测。
在高校生物、医学、药学、农学等学科教学中,IX-70凭借操作直观、成像稳定、观察方式丰富的特点,常作为实验课程或研究训练平台。教学应用包括:
荧光染色细胞观察
相差观察对比教学
实时图像拍摄与展示
模拟科研实验操作流程
通过与投影设备或屏幕连接,可进行多人同步观察,极大提升教学互动与效率。
虽然IX-70以生物应用为主,但其精密的光学系统也被应用于以下工业领域:
生物传感器检测:通过成像检测传感器表面细胞反应。
微流控芯片检测:观察芯片通道中的微粒流动与细胞行为。
高分子表面成像:评估材料涂层均匀性与表面细胞吸附性能。
奥林巴斯IX-70显微镜是一款功能强大、应用广泛的高端显微成像平台。其优异的光学系统、灵活的模块配置、多样的成像方式和良好的人机工程设计,使其不仅在基础科研中发挥巨大作用,也为转化医学、药物筛选、工业质控等提供了坚实支撑。无论是观察单个细胞的形态变化,还是追踪复杂的分子信号通路,IX-70都能为研究人员提供高分辨率、高对比度的清晰图像,是实验室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设备之一。
杭州实了个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