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家长沙实了个验仪器制造有限公司,质保3年只换不修。
Bio‑Rad “伯乐” Gene Pulser Xcell 电穿孔系统(货号 1652660)是一款模块化设计、功能全面、适用于多种细胞类型(包括哺乳动物、植物原生质体、细菌、酵母等)基因转染、电穿孔设备。
该系统由主机(Main Unit)、指数波模块(CE Module)、方波模块(PC Module)、ShockPod™ 电击槽及相应比色皿组成。
其中,型号 1652660为“总电穿孔系统”(Total System)版本,含 CE 和 PC 模块,覆盖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两大类。
电压设置是电穿孔成功的关键参数之一。下面重点介绍如何在该系统中进行电压设置,并辅以相关波形、比色皿间隙、样本类型、优化思路及常见注意事项,以便用户熟练、安全地操作设备。
在电穿孔过程中,施加在细胞悬液上的电场强度(通常以 kV/cm 为单位)、脉冲持续时间、波型(指数波或方波)等协同作用,决定了细胞膜的瞬时通透性,从而影响转染/导入效率与细胞存活率。
在 Gene Pulser Xcell 系统中:
输出电压范围为 10–3000 V。
当使用指数波模式时,可设定电容、电阻与电压;当使用方波模式时,可设定脉冲宽度(如 0.05 ms–10 ms 等)、脉冲次数、间隔时间。
比色皿的电极间隙(如 0.1 cm、0.2 cm、0.4 cm)也直接影响电场强度:例如在 0.2 cm 杯中,同样 V 电压下,电场强度 = V ÷ 0.2 (cm) = (5×V) kV/cm 。因此在设定电压时必须参照比色皿间隙。
所以,电压设置不仅要看设备读数,更应考虑比色皿规格、细胞类型、缓冲液导电性、样本体积、电阻情况等多重因素。
以下为常规操作流程,适用于 1652660 系统,建议用户熟悉各项参数设定并做好记录优化。
打开主机、连接 CE 模块(如果做指数波)或 PC 模块(如果做方波)。
插入 ShockPod 电击槽,将比色皿(0.1 cm/0.2 cm/0.4 cm)正确放置。
确保电极干净、没有气泡,样品液体体积适中(推荐不超过比色皿容量范围,且无气泡)——气泡或异物可导致电弧。
在界面中选择波型:如果为真核细胞(如哺乳动物)通常选“指数波(Exponential Decay)”,若为细菌/酵母则可选“方波(Square Wave)”。
首先知道比色皿间隙:例如 0.2 cm 或 0.4 cm。
决定目标电场强度(例如为了细胞类型可能推荐 kV/cm 级别),然后根据间隙计算所需电压。例如:若选 0.2 cm 比色皿,目标电场强度 2.0 kV/cm,则电压约 0.2 cm × 2.0 kV/cm = 0.40 kV = 400 V。
在界面里输入对应电压数值。
进入菜单选择波型。
使用上下箭头选择“电压”参数,将高亮后输入目标值(如 400 V)。
若为指数波:还需设定电容(µF)和可能的电阻(Ω)或设为开路(∞)。
若为方波:设定脉冲宽度(ms)、脉冲次数(1-10次)、脉冲间隔(s)。
确认输入后,设备将激活“Pulse”键,准备释放电击。
按下“Pulse”键,设备开始释放脉冲,屏幕会显示实际施加电压、电流或电阻反馈。
若设备检测到电弧(Arc)或异常波形,应立即停止并检查样本准备情况。
将数据记录下来,比如成功经过无电弧、细胞恢复良好、转染效率高,应将该设定保存为用户协议,以便日后调用。
脉冲后立即将细胞从比色皿转移至温热培养基中静置恢复。 例如5-10分钟再接种。
分析转染效率、细胞活力、是否有电弧损伤、是否有细胞死亡等。
若效果不理想,则返回步骤 2 进行参数微调:如适当提高电压、缩短时间、减少脉冲次数,或改变比色皿规格。
根据不同样本类型及比色皿规格,以下为经验推荐(仅供参考,具体仍需优化实验):
哺乳动物细胞(使用 0.4 cm 比色皿):可先尝试电压 250-300 V。
0.2 cm 比色皿中(较窄间隙,电场强度高):可尝试电压 1800-2500 V(如某快速指南所示)。
细菌/酵母(方波模式)可能使用更高电压但极短脉冲时间。因为设备支持10-3000 V。
在具体操作中,若观察到以下情况,可对应调整:
若转染效率低,可能电压偏低或脉冲时间太短 → 可适当升高电压或延长脉冲宽度。
若细胞死亡率高、裂解严重,可能电压过高、电场强度过大或脉冲次数过多 → 应降低电压、缩短脉冲、或减少脉冲次数。
若经常发生电弧,可能样本中有气泡、电极间隙不正确、缓冲液导电性太高 → 必须先解决这些物理问题,再调整电压。
忽视比色皿规格(间隙):误把 0.4 cm 当作 0.2 cm,导致实际电场强度低于预期。
直接照搬文献电压值:不同设备、不同缓冲液、不同细胞类型皆有差别,应先做预实验。
只关注电压,不看脉冲时间、脉冲次数、波型:这些参数与电压共同决定穿孔效果。
忽视电弧风险:电压设定过高、样本有气泡、液体离子强度高都易导致电弧,严重影响细胞活力。
忽略设备反馈或参数记录:系统可存储用户协议,建议保存成功参数,以便重复使用。
在正式实验前做一系列梯度优化试验,如:电压从低到高(e.g., 200V, 300V, 400V, 500V),其他参数固定,看转染效率和细胞存活率。
建议每次更换比色皿、样本类型、缓冲液或细胞株时重新优化电压。
记录每次使用的设备编号、比色皿规格、电压、波型、脉冲时间、细胞状态、转染效率,以便长期建立经验库。
在电压设定较高(如超过1000 V)时,务必保障操作环境安全、电击槽接地良好、操作人员远离电极。
若长期进行大量电穿孔,可考虑设备散热、清洁维护、电极检查,避免因设备老化影响输出电压准确性。
电压是电穿孔流程中的核心变量,但其作用并非孤立。正确的电压设置配合合适的波型、脉冲时间、比色皿规格、缓冲体系、细胞状态才能实现优良的转染效果。具体来说:
电压决定电场强度,对细胞膜产生的瞬时电穿孔效果至关重要。
波型(指数波 vs 方波)决定电压释放方式:指数波电压快速衰减,适合某些细胞;方波电压保持稳定一定时间,适合其它类型。
比色皿规格决定电极间隙,从而决定在同一电压下的电场强度。
脉冲时间、次数决定电场作用时间,对穿孔程度与细胞损伤有直接影响。
缓冲液的电导性、细胞悬液浓度、细胞状态(周期、健康程度)也影响实际效果。
因此,在优化电压时不可孤立进行,而应放入整个优化流程中考虑。
使用 1652660 系统进行电穿孔时,电压设置是一个必须认真对待的步骤。建议按照以下原则执行:
明确细胞类型、比色皿规格、目标电场强度。
在设备界面输入合适电压,并设定其他相关参数(脉冲时间、次数、波型等)。
做预实验,梯度优化电压与其他变量,以取得高转染效率且较低细胞损伤。
注重记录并保存成功参数,以便重复使用。
遵循安全规范,防止电弧、设备损坏、样本损失。
凭借 Gene Pulser Xcell 1652660 系统强大的参数调控能力(10–3000 V 输出范围、多波型支持、用户协议存储功能)用户能够灵活适配多种细胞类型,并通过合理设置电压获得稳定、高效的电穿孔效果。希望以上关于电压设置的详尽说明能帮助您顺利开展实验。若您有具体细胞类型、比色皿规格或目标转染体系,还可进一步讨论推荐电压值及优化流程。
杭州实了个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