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乐电穿孔仪 165-2661 是一款高性能电转化设备,专为分子生物学、细胞工程、基因导入与药物递送实验设计。
该仪器以精确的电压控制、稳定的波形输出和智能化的能量管理系统著称,能够在毫秒级时间内产生高能脉冲,从而在细胞膜上形成可逆性微孔,使外源 DNA、RNA、蛋白质或小分子进入细胞内部。
165-2661 型在前代 165-2660 的基础上进行了系统升级,特别强化了能量稳定性、输出精度、散热性能和数据记录功能。
它兼容多种细胞体系,包括细菌、酵母、哺乳动物细胞、植物原生质体及藻类,适用于从基础科研到产业化开发的多层次实验需求。
电穿孔是一种利用瞬间高电压脉冲诱导细胞膜暂时通透的技术。
当细胞处于强电场环境中时,膜脂分子重新排列形成可逆性孔洞,外源分子在电场力作用下穿过膜孔进入细胞质或细胞核。
伯乐 165-2661 采用双模式输出系统(指数衰减波与方波),并配备高精度电压-电容匹配控制模块,实现:
能量释放稳定 — 输出电压偏差 ≤ ±2%;
时间常数精确 — 波动范围 ≤ ±0.05 ms;
电场均匀分布 — 采用专利 ShockPod 结构,保证电流场一致性;
热效应控制 — 优化放电时间与能量比,减少细胞过热;
脉冲可编程 — 可设定多达 10 次连续脉冲,实现灵活能量调控。
通过上述机制,165-2661 能够高效实现基因导入而不破坏细胞结构。
| 性能项目 | 参数说明 |
|---|---|
| 输出电压范围 | 10–3500 V 连续可调 |
| 电容范围 | 25–3275 μF |
| 电阻范围 | 50–1000 Ω 或 ∞ |
| 时间常数范围 | 0.05–10 ms |
| 波形类型 | 指数衰减波 / 方波 |
| 脉冲次数 | 1–10 次(可编程) |
| 电场强度范围 | 0.5–15 kV/cm(视电击杯间隙) |
| 电压精度 | ±2% |
| 时间常数精度 | ±0.05 ms |
| 电源 | AC 220V ±10%,50/60Hz |
| 安全防护 | 盖锁检测、过温保护、自动放电、短路防护 |
| 数据存储 | ≥500 组实验记录,可 USB 导出 |
| 散热系统 | 智能温控风冷系统 |
| 操作界面 | 4.3 英寸液晶屏,多语言菜单 |
采用数字化脉冲控制模块(Digital Pulse Control, DPC),实现精确电压调节。
无论在 10 V 还是 3000 V 输出条件下,电压稳定度均保持在 ±2% 以内。
即使在连续放电条件下,系统能自动修正电源波动,保持一致的电场强度。
165-2661 通过高频自适应匹配算法(Auto-RC Balance)自动调节电阻与电容组合,使时间常数稳定在目标范围内。
用户也可手动设定,以满足不同实验需求:
高电压 + 小电容:适合细菌;
中电压 + 中等电容:适合酵母;
低电压 + 大电容:适合哺乳动物与植物细胞。
指数衰减波(Exponential Decay Wave):能量集中、脉冲时间短,适合细菌与酵母;
方波(Square Wave):能量均匀释放、作用时间可控,适合真核细胞及原生质体。
切换波形时无需更换硬件模块,软件可自动识别并调整参数,保证放电平稳。
165-2661 内置数据存储与导出系统,可自动保存实验参数、放电曲线及结果数据。
记录内容包括:
实际输出电压 (Vout);
电阻 (Ω);
时间常数 (τ);
能量释放比例 (%);
放电波形图;
样品编号与时间戳。
通过 USB 接口导出数据,可生成 CSV、TXT 或图表文件,方便科研数据管理与统计分析。
此外,系统支持“实验重现模式”,可一键调用历史参数,保证重复实验条件一致,减少人为误差。
仪器内置温度传感器与风冷装置,自动监控主电容及功率模块温度。
当温度超过 50℃ 时,系统会自动延迟放电以保护电路。
风速与风量由温控算法自动调整,确保热量迅速散出,防止热积累。
通过长时间测试,165-2661 在连续 500 次电击运行中,输出电压波动不超过 2%,时间常数偏差小于 0.05 ms。
这种稳定性可有效提升结果的可重复性,是进行高通量实验的基础。
伯乐电穿孔仪 165-2661 在安全性能设计上极为完善,具有多重防护机制:
盖锁检测系统
仪器在盖锁未闭合时无法放电,确保操作人员安全。
自动放电功能
放电结束后 10 秒内自动释放残余能量,防止误触电击。
过压与短路保护
当内部检测电流超过阈值时,系统立即切断高压输出并报警。
过温保护
主模块温度异常升高时,自动停止运行并提示“OVER TEMP”。
电弧检测机制
检测到电弧放电信号时,系统立即中断输出,保护电极与样品。
这些安全措施确保实验过程的可靠性和人员安全,符合国际实验设备安全标准。
165-2661 配备 4.3 英寸高分辨率液晶显示屏,采用中英文双语操作界面,结构清晰、操作便捷。
Preset Protocol:内置常见细胞类型标准参数;
Manual Setup:用户自定义设置;
User Program:保存与调用实验方案(99 组);
Data Export:数据导出功能;
System Check:自检与状态监测。
按键反馈灵敏,菜单逻辑直观,即使无经验人员也可在短时间内掌握操作。
在标准实验条件下:
E. coli 质粒转化效率可达 8×10⁶ CFU/μg DNA;
酵母基因导入成功率 90% 以上;
哺乳动物细胞(CHO、HEK293)转染效率 75–85%;
细胞存活率普遍保持在 80% 以上。
这种高效性来源于仪器精确的脉冲控制与温和的能量释放模式。
ShockPod 电击槽采用等距对称电极结构,使样品电场分布均匀,减少边缘电弧。
此设计显著提高实验重复性并延长电击杯使用寿命。
仪器兼容不同体积电击杯(0.1、0.2、0.4 cm),适用于细菌、真核细胞、藻类及植物体系。
用户可通过电压与电容组合,快速建立针对性方案。
与前代产品 165-2660 相比,165-2661 在以下方面显著提升:
| 项目 | 165-2660 | 165-2661 |
|---|---|---|
| 电压精度 | ±5% | ±2% |
| 数据存储 | 100 组 | 500 组 |
| 散热系统 | 单风扇 | 智能温控双风扇 |
| 电弧检测 | 无 | 有 |
| 多脉冲控制 | 最多 5 次 | 最多 10 次 |
| USB 导出 | 无 | 支持多格式导出 |
| 盖锁检测灵敏度 | 一般 | 高精度霍尔感应 |
| 显示界面 | 单语言 | 多语言菜单化界面 |
这些改进使得 165-2661 更符合科研级与生产级实验要求。
165-2661 采用高压恒定储能系统与快速放电控制模块,其能量释放曲线平滑且可预测。
能量计算公式:
W=12CV2W = \frac{1}{2} C V^2W=21CV2
通过调整电容与电压,可实现不同实验需求:
高能短时放电:适合细胞壁坚硬的细菌;
低能长时放电:适合敏感的哺乳动物细胞。
实验数据显示,能量释放效率可达 98% 以上,几乎无损耗。
模块化接口设计
用户可根据实验需求插入 CE(扩容模块)或 PC(脉冲控制模块),实现更高能量或更精细波形。
外接设备兼容性
可与恒温控制系统、示波器、外部数据记录仪配合使用。
软件升级支持
USB 接口可加载固件更新,保持功能持续优化。
| 样品类型 | 电压 (V) | 电容 (μF) | 波形 | 时间常数 (ms) | 转化效率 | 存活率 |
|---|---|---|---|---|---|---|
| E. coli DH5α | 2000 | 25 | 指数波 | 5.0 | 8×10⁶ CFU/μg DNA | 85% |
|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 1400 | 500 | 指数波 | 6.5 | 9×10⁵ CFU/μg DNA | 90% |
| CHO 细胞 | 550 | 500 | 方波 | 6.8 | 78% 表达率 | 83% |
| HEK293 | 600 | 800 | 方波 | 7.0 | 80% 表达率 | 82% |
这些数据充分展示了设备的高效导入能力与优秀的细胞保护性能。
在 1000 次放电循环测试中:
电压输出稳定率为 99.2%;
电容容量衰减小于 1%;
散热系统运行正常;
电极无明显磨损。
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超过 15,000 小时。
伯乐电穿孔仪 165-2661 的高稳定性、高重复性和强兼容性,使其广泛应用于:
质粒 DNA 转化与基因克隆;
细胞基因编辑(CRISPR/Cas9);
mRNA 与 siRNA 转染;
蛋白与纳米颗粒递送;
药物电穿孔疗法研究;
植物原生质体基因导入;
藻类生物反应系统开发。
其优异的性能不仅保证实验精度,也为科研与产业化应用提供可靠支持。
杭州实了个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