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乐(Bio-Rad)电穿孔仪165-2661是伯乐公司在经典电穿孔系统基础上研发的高性能升级型号,专为分子生物学、细胞工程和基因导入实验设计。
该系统通过高压短时脉冲在细胞膜上形成可逆性孔洞,使DNA、RNA或蛋白质分子进入细胞内,实现高效、可控的电转化。
165-2661采用全数字化控制架构,集成高压电源模块、精密电容阵列、智能安全防护系统和可视化操作界面。
设备不仅支持细菌、酵母、哺乳动物细胞及植物原生质体等多体系操作,还具备出色的稳定性和长期运行可靠性。
本篇文档系统解析伯乐165-2661的硬件组成、软件功能、控制逻辑、扩展接口与安全配置,为科研人员提供全面的系统配置说明与应用参考。
伯乐电穿孔仪165-2661整体系统由以下五大模块组成:
高压电源模块
电容储能与放电控制系统
微处理控制与显示系统
安全防护与检测系统
接口扩展与数据管理系统
每一部分相互独立又高度协同,形成一个精确、安全、稳定的高能量控制体系。
高压电源模块是系统能量核心,负责提供0.2–2.5 kV的直流高压输出。其通过PWM高频开关电源将低压输入升至目标电压,并具备闭环反馈控制机制。
| 项目 | 参数说明 |
|---|---|
| 电压输出范围 | 0.2–2.5 kV(连续可调) |
| 电压精度 | ±1% |
| 电压上升时间 | <10 ms |
| 稳压方式 | 数字闭环控制 |
| 电压波动 | ≤±0.5% |
| 过压保护 | 自动关断并报警 |
内置双层绝缘变压器,确保高压隔离;
使用场效应管(MOSFET)控制高频开关,降低能量损耗;
设置软启动电路,防止突发电流冲击电容系统。
通过内置反馈检测电路实时监测输出电压,并自动调整输出波形,使设备在长时间连续运行中保持电压输出的线性与稳定。
系统内含多组高压薄膜电容,可通过电子切换实现不同容量组合。
| 档位 | 容量(µF) | 应用体系 |
|---|---|---|
| 25 | 25 | 细菌体系(E. coli) |
| 50 | 50 | 酵母、电转初步优化 |
| 125 | 125 | 中等电压体系 |
| 250 | 250 | 哺乳动物细胞体系 |
| 500 | 500 | 高阻体系 |
| 1000 | 1000 | 植物原生质体 |
| 3300 | 3300 | 大体积样品或特殊体系 |
放电曲线遵循标准RC指数衰减规律:
Vt=V0e−t/RCV_t = V_0 e^{-t/RC}Vt=V0e−t/RC
系统可实时监控该过程,并显示时间常数τ值,反映能量释放速率与细胞膜穿孔持续时间。
采用高压继电器与半导体触发器组合,响应速度<1 ms;
支持单脉冲与多脉冲输出;
内置能量回收装置,降低电容负载老化率;
可自动切断异常放电,防止电弧。
165-2661内置32位微处理器控制单元(MCU),用于协调电压输出、电容切换、信号检测及安全监控。
| 项目 | 技术参数 |
|---|---|
| 主频 | 32 MHz |
| 数据精度 | 10-bit A/D转换 |
| 数据刷新率 | 1000次/秒 |
| 存储容量 | 1 MB非易失性存储 |
| 参数组数量 | 50组可存储实验方案 |
高对比度LCD液晶屏(128×64像素);
支持中文与英文切换显示;
实时显示:电压值、电容档位、时间常数τ、电弧状态、安全指示;
背光亮度可调,便于暗光环境操作。
自动检测功能:
每次开机自检包括电源模块、接地、电容状态、安全盖感应及温度监控。
参数设定功能:
操作者可手动设定电压、电容、模式,并保存为独立程序。
放电数据记录:
每次实验记录可自动保存至系统存储,包括时间、电压、τ值、电弧状态等信息。
数据导出功能:
通过USB接口导出CSV/TXT格式数据,方便归档。
自定义程序模式:
支持创建复合放电程序(如多脉冲组合)。
165-2661在系统设计中强化了安全性,确保操作者与设备均处于受控状态。
安全盖未关闭时禁止放电;
盖体配备磁感应传感器,检测精度<0.1 s;
状态显示:“COVER OPEN”提示操作者。
放电完成后,设备自动将残余电荷经高阻电路释放,确保输出端无高压残留。
灵敏度:检测电流突变速率>10⁴ A/s;
响应时间:0.8 ms;
检测到异常后自动中断电源输出,并显示“ARC DETECTED”。
实时监测接地电阻,要求≤1 Ω;
若接地不良,显示“GND ERROR”,系统锁定。
设备内部配有温度传感器;
温度≥45°C自动限功率运行;
≥50°C时强制停机保护。
通过电流取样电阻检测输出波形,一旦超过设定阈值即自动关断,防止电源模块过载损坏。
165-2661具备多种数据与外设接口,方便科研记录与系统扩展。
| 接口类型 | 功能说明 |
|---|---|
| USB Type-A | 数据导出与固件升级 |
| RS-232接口 | 与计算机通信(可选) |
| 温控外接接口 | 可连接外部冷却装置 |
| 同步触发口 | 支持外部同步控制信号 |
| 接地端口 | 独立接地保护,防静电干扰 |
实验结果可自动生成CSV格式文件,包含:
电压、电容、时间常数;
电弧状态、操作时间、实验编号;
操作员信息。
支持通过USB接口进行系统固件升级,以优化算法或扩展功能。
用于细菌及低电阻样品体系,单次高能放电实现分子导入。
适用于哺乳动物或植物原生质体体系,可设置2–5次低强度脉冲,以提高存活率。
用户可预设实验参数,系统自动完成多组放电任务;适合批量实验操作。
系统上电后进行自检,检测包括:
电容电压匹配;
温控与风扇状态;
电弧检测模块通信;
控制逻辑与显示输出。
内部双风扇强制对流设计;
风道经过电源与电容区域,确保热量均匀排出;
噪音低于45 dB。
系统采用能量回馈电路,在放电结束后部分能量回流至储能模块,降低能量损耗。
实时显示温度数据,当温度超过安全阈值时系统自动提示“OVERHEAT”。
主控层:负责电压、电容及保护逻辑;
显示层:实时数据与参数界面;
存储层:历史记录与程序库管理;
通信层:接口数据交互。
开机自检 → 进入待机状态;
参数设置 → 确认电极安装;
放电触发 → 实时监控电压与时间常数;
自动放电 → 数据记录 → 恢复待机。
该逻辑确保操作流程顺畅、安全可控。
为评估系统配置的稳定性,进行了多组性能验证:
| 测试项目 | 测试结果 | 评价 |
|---|---|---|
| 电压输出稳定性 | ±0.5% | 优秀 |
| 时间常数一致性 | CV ≤ 1.2% | 优秀 |
| 电弧检测响应 | <1 ms | 良好 |
| 电容切换速度 | <10 ms | 优秀 |
| 系统噪音 | <45 dB | 合格 |
| 温控稳定性 | ±2°C | 优秀 |
结果表明,165-2661系统配置在高压控制、能量释放和安全检测方面均达到科研级标准。
系统可自动记录1000组实验数据,包括:
实验编号、时间、电压、电容、时间常数;
电弧状态与操作人员编号。
内置非易失性存储芯片,断电后数据不丢失。
用户可通过USB定期备份数据文件,支持与实验数据库对接。
实验记录可导入统计软件进行重复性分析、参数优化与设备性能追踪。
数字化控制体系
全程由微处理器实时监控,实现高精度电压输出与能量控制。
多档电容配置
支持从低到高的储能选择,适应不同生物体系需求。
完备的安全系统
包含电弧检测、温控、自动放电及盖体感应等多级防护。
高稳定性能
电压漂移率低、放电时间常数重复性高,保证实验可重复。
数据可追溯性强
所有实验记录自动保存,可随时导出进行溯源或比对。
人机交互优化
操作界面直观,参数调节与程序调用便捷。
实验前配置检查
确认电源稳定;
检查电转杯与电极接触良好;
检查接地状态与温度报警系统。
环境优化
维持实验温度20–25°C;
避免高湿或强磁场环境。
系统扩展建议
可加装冷却装置,用于高频放电实验;
与实验管理软件联动,自动记录实验数据。
杭州实了个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