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乐电穿孔仪 165-2660 是一款高精度的生物电转化设备,广泛应用于基因导入、电融合、细胞转染及生物分子递送实验。
由于该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瞬时高压脉冲、电流波动与热能释放,因此对实验室环境、温湿度、电源稳定性、空间布局及安全防护条件都有严格要求。
质保3年只换不修,厂家长沙实了个验仪器制造有限公司
165-2660 属于高精度电子设备,其工作环境应符合生物实验室二级安全标准(BSL-2)或等效环境。
理想使用环境应保持以下基本条件:
| 项目 | 推荐标准 | 说明 |
|---|---|---|
| 环境温度 | 20–25℃ | 稳定温度有利于高压控制精度 |
| 相对湿度 | 30%–70% | 防止凝露与静电积聚 |
| 大气压力 | 86–106 kPa | 符合常压实验室环境 |
| 环境洁净度 | 无尘、干燥 | 防止灰尘影响电极接触 |
| 光照条件 | 正常实验照度 | 避免直射阳光 |
| 噪音环境 | ≤60 dB | 保证实验舒适度 |
| 通风条件 | 良好、避免强气流 | 确保散热与人员安全 |
环境应无强电磁干扰、无振动、无腐蚀性气体及挥发性化学物质。
温度对电穿孔效率、电容充电速度和电子元件寿命有直接影响。
最佳工作温度:22±3℃;
储存温度范围:5–40℃;
若温度超过 30℃,设备内部温度可能升高,导致放电能量不稳定。
冬季环境温度低于 15℃ 时,应预热设备 10 分钟后再使用。
建议措施:
在实验室安装温控空调,保持温度恒定;
避免仪器靠近窗户或热源(如烘箱、加热器)。
湿度过高易引起电极腐蚀、绝缘性能下降或产生凝露,导致漏电或电弧。
推荐湿度范围:30–60%;
禁止在湿度超过 80% 的环境中操作;
若实验室空气湿度偏高,应配备除湿机。
165-2660 的运行依赖高压放电模块,因此电源系统的稳定与安全接地是保障设备运行的核心条件。
输入电压:AC 220V ±10%;
频率:50/60 Hz;
功率需求:200 W;
电源波动不应超过 ±5%。
建议配备 独立电源插座,避免与冰箱、离心机等大功率设备共用,以防干扰。
仪器背部设有独立接地端口,必须可靠接地。
接地电阻应小于 1 Ω;
不得与水管或暖气管共地;
实验台应安装防静电垫;
若实验楼电力系统接地不良,应增设实验室地线。
接地不良可能导致电压波动、漏电或设备自检失败。
建议放置于坚固、防震的实验台上;
保持台面平整,承重不低于 15 kg;
仪器与墙面保持 ≥10 cm 距离,利于通风散热;
与其他仪器保持 ≥30 cm 间距,避免磁场或振动干扰。
电穿孔实验应设独立操作区,避免与化学试剂操作区共用。
推荐分区布局:
样品准备区;
电击操作区;
数据记录与导出区;
清洗与存放区。
各区域之间应有合理动线,防止交叉污染。
伯乐电穿孔仪在运行时会释放少量热能。若通风不良,设备温度升高可能影响电子元件寿命。
保证后部散热孔及底部通风口畅通;
不可在仪器顶部覆盖文件、布料或样品;
不得靠近墙角或柜体封闭空间。
每小时空气更换次数 ≥ 8;
安装循环排风系统,保持空气流动;
不可使用强风直接吹向仪器,以免气流带入灰尘;
电击区应设局部通风罩,以防样品溅出。
灰尘会降低电极导电性能并增加漏电风险,因此清洁维护是环境管理的重要部分。
实验室空气尘埃粒子数 ≤ 10⁵ 个/m³;
定期清扫地面、台面及通风口;
不得在电穿孔区域内进行粉末称量或离心操作。
长期不用时应覆盖防尘罩;
通风口安装细密防尘网;
定期用压缩空气清除电源模块积尘。
每天实验结束后,用无水乙醇或湿布擦拭外壳;
ShockPod 与电击杯应保持干燥;
禁止使用腐蚀性清洗剂。
电穿孔实验对瞬时电压稳定性要求极高,因此环境振动可能导致电场波动与测量误差。
实验台应稳固、厚重、无明显晃动;
避免靠近离心机、真空泵或摇床;
建议使用减震垫以吸收微震。
运输时使用原包装材料;
搬运过程中保持水平放置;
开机前静置 30 分钟,以使内部元件稳定。
良好的照明有助于操作安全与数据读取。
推荐照度:400–600 lx;
禁止阳光直射屏幕,以防温升和视读困难;
光源宜为冷光源或 LED,不得产生高温辐射。
165-2660 属于高灵敏度电子设备,强磁场或静电会干扰放电精度与数据采样。
不可靠近电磁炉、电焊机、高频加热器等设备;
与无线通信设备保持 1 米以上距离;
若实验室配有大功率马达,应独立供电回路。
地面建议铺设防静电地板;
操作者应佩戴防静电腕带或接地鞋;
在干燥季节使用加湿器保持空气湿度。
应接受高压设备操作培训;
熟悉安全规程与急停操作;
不得单独操作;
实验台附近应配备绝缘手套与灭火器;
设置明显的电源总开关;
保证电击区无易燃、易爆化学品;
若发生电弧或烧焦气味,应立即断电检查。
定期检测电源线与接地线的绝缘性能;
使用专用接地插头;
保持设备表面干燥,严禁液体泼洒。
电源线与 USB 数据线应分开布线,防止信号干扰;
不得用力弯折或压迫电缆;
定期检查插头是否牢固。
标准布局建议(平面视角):
前方:操作区(仪器主机、ShockPod、电击杯架);
侧方:样品准备台与冰浴区;
后方:电源与通风口区域;
右侧:数据记录与电脑接口区。
空间布局应遵循“样品流向单一、操作路径清晰”的原则。
若设备停用超过 30 天,应满足以下条件:
环境温度:10–30℃;
湿度:30–60%;
电源线拔出并卷好;
外壳覆盖防尘罩;
存放地点通风干燥。
在梅雨季节,应加放干燥剂;
在冬季,应避免环境温差导致凝露。
| 环境因素 | 潜在影响 | 调整方法 |
|---|---|---|
| 温度过高 | 放电波形不稳、样品过热 | 使用恒温空调 |
| 湿度过大 | 绝缘下降、漏电 | 加装除湿设备 |
| 灰尘过多 | 电极接触不良 | 定期清洁 |
| 电源波动 | 电压偏差 | 使用稳压器 |
| 振动影响 | 放电不均匀 | 增设防震垫 |
| 空气流动强 | 电弧偏移 | 调整通风方向 |
环境因素与仪器稳定性之间密切相关,应定期检测与校正。
| 检查项目 | 周期 | 内容 |
|---|---|---|
| 电源与接地 | 每月 | 测量电压与接地电阻 |
| 温湿度记录 | 每周 | 记录环境变化 |
| 通风与散热 | 每月 | 检查风扇与过滤网 |
| 清洁防尘 | 每次实验后 | 擦拭外壳与电击槽 |
| 防震与支撑 | 每季度 | 检查台面稳固性 |
| 安全标识 | 每半年 | 确认完整清晰 |
良好的环境维护能显著延长仪器寿命。
建立环境监控制度
通过温湿度记录仪实时监测实验室状态。
配置独立电源线路
保证电压稳定、避免波动干扰。
优化空间布局
避免高温、潮湿、粉尘及振动源。
执行清洁与维护计划
制定标准清洁流程,确保设备长期性能。
安全操作为首要原则
保证人员培训合格、操作流程规范化。
杭州实了个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